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从叔本华区分逻辑理性与审美感性所采用的根据律理论入手,指出他一方面在理论上洞见了审美感性的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从而张扬了文艺中的感性生命和解放了读者的感性生命;另一方面作为哲学家,叔本华又陷入了强调审美感性与哲人求真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李琳 《文教资料》2010,(20):115-116
审美教育最基本最深刻意义是感性教育。倡导审美教育是力图在理性占主导的文化教育中解放和发展人的感性,以达到感性和理性协调。在此前提下,人才能成为既充满活力又有自主性的理性化的感性生命,成就和谐完整的生命实体。  相似文献   

3.
人首先是感性的生命存在,感性活动是人与世界的原初接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感性教育,能够丰富学生的感性生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感性的方式,融感性与理性于一体,促进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发展,进而从实质上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全面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辨味审美基源于食味,必然体现生命感性,遵循肉体思维原则.女人是感性的动物,较之于男人更贴近生命的本真,更能触摸生命感性的运动.顺应生命的本真,其内在地就表现为和谐与优美,是为中和之美,其外显就是富于虚灵的幻想和性情的阴柔.女人的这些特性恰与审美之味相通,从而使辨味审美颇具女人味.  相似文献   

5.
逻各斯理性主义是古典西方美学发展史上的一条清晰的脉动,如果说在叔本华、尼采那儿它开始遭到了非理性的生命意志的拒斥,那么在这它则遭受了沉重的一击,由是解构主义美学让人们转向世界的另一层面,感受到关学那充满感性的生命之光的烛照。  相似文献   

6.
在美学史上,马尔库塞最鲜明地提出新感性的本体价值;强调作为感性核心因素的想象的超越功能;赋予艺术塑造新感性、构想生存能力和变革潜能的特性;针对西方工业社会唯理论对人的生存自由的压抑,呼吁以新感性救赎世俗,倡导非压抑性生存方式。马尔库塞有关生命本然及审美存在之思,对于人的审美的感性解放以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7.
叔本华是在对康德哲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的,其中尤以认识论的批判至为重要。该主要是从两方面进行的;第一,叔本华对康德的感性、知性和理性学说进行了改造,以进一步限制理性的作用;第二,他以直觉主要认识论克服了康德物自体不可知论叔本华的这种批判对西方哲学的发展有着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论美育的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育是一种偏重于感性的教育,它弥补了理性教育的局限性,对于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具有独特的功效;能使人的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从而培养健全的人格;能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美育引导人们以审美的态度去对待生活、社会和人生,愉快地生活,享受生命的快乐,从而提升了生活的质量和生命的价值。审美能力是一种创造能力,审美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相似文献   

9.
自由作为人的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从根本上体现了人的审美享受和审美创造的本质要求,具有最高意义上的审美价值。哪里存在人的自由的生命活动,哪里就存在孕育美的情感和想象的土壤,就一定会结出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丰硕的物质之果和精神之果。审美反映旨在从现实中发现一种与人的自由本质发生某种联系的特殊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构成审美反映的起点,经主体的诗性直觉和精神生命的自由创造,最终完成美的感性升华  相似文献   

10.
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建立在人本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是在后工业时代面对人的危机、情怀的危机和艺术的危机而提出的.马尔库塞强调建立以个体意识为核心的艺术自律体系,从而为艺术在当下的建设中寻求理论支撑和生命源泉.他的“新感性”与艺术的关系在后现代艺术的大背景下从审美的维度上达成了一致性,其意义在于重建个体及其所生活的世界,特别是人的艺术世界.艺术的审美态度是人类另一种生存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感性”的建构为实现个人自由和幸福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1.
生态美育的根本目的是对人与自然的新感性塑造,以此重建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彻底改变以往二者间的功利感性关系,建构双方之间非功利的审美感性关系。在人与自然双向生成的审美关系中,一方面,自然因去功利化而复魅,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审美形象;另一方面,人的物欲感官升华为审美感官,人因此而成为免于物化的审美人。在此意义上,美学与审美才真正回归其作为感性学的本位,人也因其新感性的塑造而成为人本质上所应是的自由之人。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审关活动中,"美人"一直是审美对象的主体,蕴含了丰富的审美内涵,折射出不同的时代对女性不同的审美要求,"美人"不仅作为审美对象,还作为一种审美条件,形成一种审美境界,并成为艺术家的一种审美理想,寄托了艺术家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13.
王杰从研究西方现代美学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到全面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美学的关系,后又转向审美幻象与审美人类学,可以说,他在精心构建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美学理论研究的桥梁。在近年来的研究中,王杰有意识地将其美学理论和民族审美、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4.
论路遥小说创作的心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路遥的小说创作中,现实激情与理性智慧之间两极共构的张力和平衡是其小说创作审美心理机制的核心所在.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路遥把文学创作、生命体验和人生哲学三元并立的意义单元经审美心理机制转换为三位一体的神奇遇合,从而使其外在社会行为和内在心灵活动在文学创作中既表现出高度和谐的平衡,又产生出与众不同的张力即一方面个体生命体验在文学创作中的投入程度和对人生哲学(信仰)的终极追求是成正比的,生命投入越大、体验越真、对人生哲学(信仰)所关涉的伦理道德即对善的要求就越能可靠地获得,从而越能获得美感上的人性共鸣;另一方面,在现实人生中充分体验浪漫情怀,在文学创作中却表现出一种冷静超脱;在现实生活的心灵世界里,他是一位诗人,而在文学创作的人生实践中,却是一位最清醒的现实主义者.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路遥的悲剧是其个体自然生命的悲剧,却是作家个体精神生命一次真正的凯旋.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都市文化高度繁荣。面对“都市的漩流”,茅盾进行了全景式描绘和理性阶级分析。他一方面鞭挞了现代都市文明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灾难性冲击,一方面又对其进行了热情的讴歌。以《子夜》为中心,可以开掘出茅盾都市小说创作的诸多审美新质。  相似文献   

16.
庐隐为现代文坛奉献了一系列颇具"现代性"的小说。一方面,受"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的影响,其小说革旧鼎新,敢于批判封建思想,揭露社会弊病,具有启蒙现代性;另一方面,受到西方悲观主义哲学、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其小说反思启蒙理性,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忧郁感伤,具有审美现代性。庐隐小说的二重现代性既是她个人思想与个性矛盾、情感与理智纠葛的体现,也是现代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期复杂的精神体验和多元的思想倾向的写照,对当下未完成的现代化建设仍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现代性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先后断裂为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而后者是对前者在美学上的反思和超越.作为美学范畴之一,审美现代性的建立自然离不开审美距离这一理论.德国社会学家和美学家的西美尔正是在审美距离的基础上,从生活距离和艺术距离两个维度丰富了前人的“距离说”,并将其运用到时尚理论,他详细深入地分析了时尚如何同过拉开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而实现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救赎的.这对我们今天的时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德国现象学美学家盖格尔在美学研究方法上,超越"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方法之争;在美学学科定位上,将"审美价值"作为美学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标志;在艺术本质问题上,主张艺术是一种存在体验;在艺术功能的理解上,认为艺术能够提升我们至生命的顶点。盖格尔的美学兼有主观论美学和客观论美学之长,却又超越了二者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9.
日常生活与审芙的五渗趋势已成为当代社会愈发普遍的现象.这在当代的艺术、传媒的实践中尤为显著。日常生活的审芙呈现在于我们赋予日常生活以形式.使其存在进入无蔽之状态,成为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存在。审美活动只有在对日常生活的直观中才能这到其本质.植根于日常生活也就是回到其自身的本真生活方式。审美的活动建立在日常生活的时间中,并且使日常生活成为一种观看活动而被赋予形式。  相似文献   

20.
诗歌本位和世俗化、商品化是新时期以来诗歌发展的两个向度。在前一向度上,诗歌表现出极端的文体自觉,追求不可能的纯粹的审美体验,割断了与物质现象界应有的现实联系;在后一向度上,诗歌表现出对世俗化、商品化的盲目认同,放弃诗歌天然的人文本性,造成审美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失落。唯有道德直觉因素的加入,才能激活诗歌在这两个向度上皆已枯萎的精神气象,使诗歌处于较理想的生存状态,并最终实现诗歌的超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