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剪影     
学校剪影聊城地区技校开展向孔繁森同志学习活动本刊讯:党和人民的好干部、优秀共产党贝,聊城地区行署副专员、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同志的感人事迹,在聊城地区技工学校引起强烈反响。孔繁森同志是聊城地区技工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并在该校工作多年。1974年...  相似文献   

2.
佚名 《高中生》2009,(17):22-22
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山东聊城。1979年,时任中共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申请到西藏工作。1993年,孔繁森进藏工作期满,但他要求继续留在西藏,担任阿里地委书记。1994年  相似文献   

3.
<正> 孔繁森同志是山东聊城人,共产党员,地市级负责干部。根据组织需要,他服从工作调动,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一九七九、一九八八年他两次进藏,前后历时十载,曾任西藏自治区岗巴县委副书记、拉萨市副市长、阿里地委书记,他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藏族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为西藏的建设发展和稳定做出  相似文献   

4.
孔繁森同志生前系西藏阿里地委书记。他曾先后两次赴藏,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兢兢业业工作了10个春秋。他走到哪里,便把一腔热血洒在那里,把党的温暖送进藏族人民的心坎里。高原上,留下了他深厚而稳健的足迹;风雪中,他把自己的毛衣脱给了一位藏族老阿妈;敬老院里,他为老人擦洗、治疗脚部烫伤;军区总医院里,他用自己900毫升鲜血换钱为三个藏族孤儿买食品和学习用具……孔繁森一生做  相似文献   

5.
~~江北水城(聊城)好风光——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工作人员摄影作品展~~  相似文献   

6.
孔繁森书记因公殉职,离开他魂牵梦绕的西藏高原,离开他日夜牵挂的亲人已经整整4年了。我与孔书记一起在阿里地区工作近两年,曾与他的家人有过相处。在他去世后,我又先后多次到山东聊城看望她们。在与其交往中,我进一步理解了孔繁森,也领悟到了他家人的内心世界。孔...  相似文献   

7.
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崇高、忠诚和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 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绝不会忘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 他,就是中共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西藏高原。  相似文献   

8.
举世同悲     
△西藏党政军领导和千余名藏汉群众聚集在拉萨革命烈士陵固,为孔繁森同志举行简朴而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 △孔繁森同志牺牲后,西藏阿里地区各族各界群众举行追悼会,深切悼念孔繁森同志。 △悲痛欲绝△遵照孔紧森家属的愿望,他的骨灰分别安葬在西藏和山东。在山东聊城革命烈士陵园举行的骨灰安放仪式上,人们痛悼这位党和人民的好干部。 (刘庆民摄影)· 26 · 孔繁森生前抚养的两名藏族孤儿——l o岁的贡桑和8乡的曲印兄妹俩,捧着他的遗像,失声痛哭。举世同悲$《山东画报》  相似文献   

9.
4月20日至21日,阿里地区第九次教育工作会议在狮泉河镇胜利召开。阿里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达娃扎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西藏自治区人大工委副主任、阿里地委书记董明俊出席会议。地区四大班子领导、各县县长、副书记、分管县长、教育局长、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地(中)直各部门负责人、地区科级以上干部共600多人参加了大会。  相似文献   

10.
《科学启蒙》2009,(9):78-79
首次进藏 1944年,孔繁森出生于山东聊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18岁参军,在部队干了7年,196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9年复员后,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  相似文献   

11.
永恒的呼唤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阿里6万人民永远不会忘记1994年11月29日。就在那天,阿里人民的好书记,党的好儿女孔繁森同志永远地离开了  相似文献   

12.
领导干部的楷模、人民的好公仆孔繁森同志的事迹震撼着千千万万群众的心,而他之所以能义无反顾地奔赴西藏,工作长达10年之久,是与一位坚强的女性分不开的。这位女性,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担负起工作和家庭两副重担,全心全力支持丈夫献身边疆。孔繁森生前多次对朋友讲,他这辈子欠一个人的情太多太多,这个人就是他的好妻子王庆芝——聊城地委印刷所的一名普通职工。在丈夫援藏的10年间,她顾全大局,克服困难,默默奉献,受到当地干部群众交口称赞。今天,笔者把采访到的王庆芝的事迹介绍给大家,你会知道,在孔繁森身后有一位平凡而令人肃然起敬的女性。  相似文献   

13.
“七·一”寄语今年,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4周年最实际的行动就是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做孔繁森式的共产党员,做孔繁森式的领导干部。孔繁森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塑造起新时期党的领导干部的崇高形象,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具有时代精...  相似文献   

14.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了孔繁森精神产生的丰厚基础,认为孔繁森精神作为我们时代的精神丰碑,它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党的优良传统的影响以及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的激励等方面的丰厚基础,这些论述较为深刻地提示了孔繁森精神的实质。  相似文献   

15.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了孔繁森精神产生的丰厚基础,认为孔繁森精神作为我们时代的精神丰碑,它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党的优良传统的影响以及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的激励等方面的丰厚基础。这些论述较为深刻地揭示了孔繁森精神的实质。  相似文献   

16.
1995年5月至7月国内外大事记5月从5月1日起,我国实行每周工作40小时,5天工作制。1日至14日,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天津举行,中国队获得全部7项冠军。新华社5月7日电,江泽民、李鹏分别为孔繁森同志题词。江泽民同志的题词是:“向孔繁森同志学...  相似文献   

17.
1994年12月14日,在山东省聊城地区,是一个令人难忘、心灵受到震撼的日子。 这一天,地区在聊城革命烈士纪念堂前,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儿子孔繁森举行骨灰安放仪式。原安排200人参加的仪式,结果来了2000多人。苍松翠柏之间,墙内墙外,站满了落泪的人们。 “繁森不回来了,咱得去看看他。”清晨,五里墩村的村民们,不顾村干部的劝阻,摸着黑,踩着雪,一步一步向堂邑镇走去。300多名村民,挤上了一辆又一辆开往聊城市区的拖拉机,早早地站到了烈士陵园门口。  相似文献   

18.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聊城,这里曾是古运河九大商埠之一,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液,江北一都会。因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湖一体,又被称作江北水城。这里历史底蕴和人文积淀深厚,曾孕育了孙膑、武训、傅斯年、季羡林、孔繁森等无数贤良志士。2000年,聊城市委、市政府作出了聊城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决策,合并三校一所,成立聊城  相似文献   

19.
学习孔繁森不断加强修养《从孔繁森的成长看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修养》(《求是》1995年11期陈延明文)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广大党员干部要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就必须向孔繁森同志学习,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完善自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援藏干部孔繁森同志的英雄业绩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为了更好地向孔繁森同志学习,本报今刊登他的儿子孔杰的署名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