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量词与名词相搭配组合时,一般地来说,要求在数值关系上能够大体一致,相互协调,用个体量词表示个体名词,用集合量词表示集合名词,是这种数值关系大体一致的具体表现之一。量名数值关系不相当,所用量词前后不统一,或者违背某些特殊用法,都同样会造成量名搭配不当的错误。这类错误,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误用个体量词表示集合名词 用表示个体名词的个体量词,去表示集合名词,这在数值关系上自然是不相一致,结果是往往造成量名搭配不当的错误。例如:  相似文献   

2.
在汉语中,有的量词一般只表示一种事物名词,如“羽”,只用于鸽子,如说“一羽信鸽”;有的则可以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名词,如“张”,可以说“一张床”、“一张纸”、“一张桌子”、“一张地图”、“一张画”、“一张脸”、“一张网”等。这就是说,每个量词可表示一定范围内的诸多事物名词,在这个“一定范围”内,量词可以自由地与其中任何名词协  相似文献   

3.
曾懿 《大观周刊》2012,(26):9-10
在洞口方言中,个体量词与其它词类的组合使用与普通话里的基本一致,它一般不能单独存在于句子之中,常与数词、名词、形容词等词类组合充当句子成分。虽然在洞口方言里,其个体量词在语法功能上和普通话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它也有着其自身独特的语法特点,其中最能体现洞口方言个体量词语法功能特色的是其丰富的重叠形式,这些量词在重叠后大多表示“每一”或“多”的意思,在句中作主语、谓语、定语、状语。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的量词很丰富,有专用量词和借用量词两种。不管哪一种,在使用时都有一定的常规,即什么样的量词配合什么样的名词、动词,这种配合都要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例如: 这幅以《金山》命名的艺术作品,生动地描绘了朝鲜北部水果丰收的喜人情景:清晨,山间的薄雾渐渐散开,果园里一片繁忙景象。人们欢快地搬运着一筐筐鲜果,一串串笑声中绽开了一张张笑脸。两位妇女手捧着又大  相似文献   

5.
标题作为一种特殊的语体,有许多与通常语句不同的特点。本文从动名、名动搭配入手,通过与通常语句的对比,全面观察描写汉语标题中特殊的动名、名动搭配,从而解释汉语标题的特点。一、标题中特殊的动——名搭配标题中特殊的动——名搭配主要包括特殊的动宾结构以及并列结构。(一)动宾结构标题标题中动宾结构与通常语句相比,很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在通常语句中一般不带宾语的词语在标题中往往带宾语。另外,名词、形容词带了  相似文献   

6.
王思思 《大观周刊》2012,(29):35-36
邵武方言中的“誾”尾与北方方言中的“儿”尾相比.相同点在都可作名词词尾表示小义和亲昵义。不同点在:“褂’尾可以重叠形式附于名词后.表极极小和更亲昵的意味 部分单音节的形容词重叠后带上“誾”尾可在句子中作状语,表示程度的加深。少数单音节量词重叠后也可带上“誾”尾而副词化,表示“每一”、‘许多”的意思;大部分量词加上“誾”尾,表示用这个量词计量的事物形体上的小或数量上的少。  相似文献   

7.
数字“一”与“1”的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一”与“1”的用法●李喜婷【郑州数字“一”与“1”是编辑工作中遇到最多而又最难使用的数字。“一”的用法比较普遍,不仅能与量词连用,而且还能与形容词、名词、动词、代词等连用。“1”的用法则较局限,仅能与量词、计量单位连用或表示时间时使用。尽管国家...  相似文献   

8.
数词和量词连用的时候合称数量词。它常常在句中作定语或补语,表示物量或动量。数量词一定要用得恰当,与名词或动词搭配合适。否则,就会出现病旬。例如: ①“中扬乡二十三、二十四两日组织五千多劳力挖沟四万多亩……”(《泗阳不失时机转入秋熟超产活动》,《新华日报》一九八三年七月二十六日第一版) 这里如果照字断的话,“四万多亩”应是“沟”的面积。  相似文献   

9.
温婕 《大观周刊》2012,(41):50-50,49
自古以来,日语都是受汉语影响较多的语言,日语中很多词的用法及意义与汉语存在着诸多共性。日语中的很多量词源于汉语,但随着长期的语言发展,日语的量词在用法和意义上又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体系。由此可见,中日两语中的量词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本文从汉日对比的角度出发,对两语量词的用法和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一般说来,作为表示计量单位的量词与数词组合后,在使用中只有与被修饰对象是否搭配得当的问题。而量词本身并不具有褒贬色彩,只要我们按照习惯或约定俗成的说法,不将“一把尺子”说成“一间尺子”,“一间房子”说成“一斤房子”就行了。房子论“间”,尺子论“把”、水果论“斤”、机枪论“挺”,任何时  相似文献   

11.
《专科知识大辞典》是按学科内容分类的专科知识辞典的总汇。可以全套备查,也可分册使用。湖北人民出版社在1985年——1990年内,将分批出版五部《专科知识大辞典》。 (一)《汉语专科大词典》。本辞典计划分为十三卷:《汉语古今字形对照字典》、《汉语古今字音对照字典》、《汉语异体字字典》、《汉语同义词辨异词典》、《汉语反义词解析词典》、《汉语语词搭配词典》、《汉语多音多义词词典》、《汉语通假字词典》、《汉语联绵词词典》、《汉语  相似文献   

12.
新闻文摘     
让新闻中的数字“跳”起来新闻经常跟数字打交道,有时要引用许多数字。用得好,会使新闻生色,用得不好则会让读者头疼。用以下办法可让数字“跳”起来,吸引读者。搭配法。将数词量词和具体形象的名词搭配或组合,会给人以生动鲜明之感D如“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比较法。分纵比和横比。纵比如某厂今天一天的产量是四十年前建厂时全年产量的10倍。横比,如说某企业的效益居全国行业之首。精炼法。数字在精不在多,要以一项十,不要以十项一。比喻法。如写乐山大佛,讲它多高多宽多大,读者不易想象。有位作者把它形容为“耳朵有4个人高,…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与同事言及电视新闻节目,对方说,他很赞成我的新闻不应该不是东西的观点,并将不是东西的报道归结为伪新闻。伪新闻,这倒是颇有些新鲜的名词概念。细揣摩,对这一名词概念确实很有些认同。何谓伪,自然与真南辕北辙,倒是与假颇有些同义。但是它与新闻搭配成词  相似文献   

14.
胡雪婵 《出版广角》2021,(16):80-82
语料库是数字出版知识服务领域常见的产品形态.汉语成语在汉语语料库中传递信息并具有时代性,汉语成语的词项搭配具有语义趋向,影响用户对汉语语言的认知.当前,汉语语料库中的成语语义韵相对稳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进行局部语义韵扩展,形成新的语义韵,具有可开发性.成语文化内涵体现了文化精神,具有时代性,在汉语语料库建设蓬勃发展的当下,需关注成语在现代汉语语境中的使用,提升汉语语料库的引导力,服务广大用户.  相似文献   

15.
关于Internet的汉语定名及相关词的推荐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Internet的汉语定名及相关词的推荐名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信息科学新词审定组最近不仅在有关电脑网络的专业性刊物上,而且在一般报刊和电视、广播等各种传媒体上Internet这个词频繁地出现。与此相对应的汉语名称,如国际互联网、互联网、网际网、...  相似文献   

16.
标题作为一种特殊的语体,有许多与通常语句不同的特点。本文从动名、名动搭配入手,通过与通常语句的对比,全面观察描写汉语标题中特殊的动名、名动搭配,从而解释汉语标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研究五台山胜迹异名的基础上,发现制约汉语地名词演变的因素常见的有四个:1.对地名词音义关系明确性的要求。2.对地名词的审美要求。3.对地名词所指明晰度的要求。4.政治或文化的原因。其中3、4两种因素的影响力最大,它使得新产生的地名词与原有的地名词失去了语音上的联系,变成一个全新的名称,而在前两种因素的作用下,新产生的地名词一般要与原有的地名词在语音上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8.
雷丹妮 《今传媒》2023,(11):145-148
判断句是由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充当谓语,说明主语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用来表示判断[1]。判断句主要有近代汉语判断句,中古汉语判断句和上古汉语判断句三种类型,其中,上古汉语判断句从西周开始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相对更复杂。《孟子》作为战国时期的文学著作,其中的判断句较多,句式也比较丰富多样。本文对《孟子》中判断句的运用以及判断句中的常用字进行了梳理分析,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判断句在我国古代时期文学作品中的使用情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向阳  张亚非 《情报学报》2005,24(1):100-106
简单分析了语法上界定汉语短语的困扰,提出一种利用语义搭配关系界定汉语短语的方法。首先,借助同义词词林实现语义知识的编码,用这种语义编码来表示语义搭配关系;其次,在此基础上,定义短语与已知语义搭配关系的相似性,计算词语搭配的合理性;最后,利用短语内部的语义搭配合理性优于其他搭配这一性质,用算法实现了基于语义的汉语短语界定过程。该方法应用于军事文本,从中界定出描述作战单位等信息的短语,取得较好的效果。此外,经该方法界定出的短语具有较强的语义信息,对信息抽取等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使用代词是为了语言的简洁、明了。但代词的使用必须确当,不确当就要违反语言规范。怎样正确地使用代词呢?使用代词要根据语言环境。在书面语言中,代词要与它所替代的上文出现过的语言单位(词、词组、句子或段落)相搭配。例如: 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经济组织以及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它们的合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