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湖北襄樊日报去年的校对工作创造了两个新纪录。一是在1981年以来见报差错率稳定在二十万分之一的基础上,去年第四季度连续三个月降到了四十万分之一。就是说,见报四十万字只有一字差错被漏校正。二是二十三岁的孙勇同志,全年(除有三个月担任文字检查兼画版样外,实际干校对工作的时间为九个月)校对九十万字无差错。该报校对组现有七人,其中一人担负组版画样任务,二人负责文字检查,四人担任校对。他们制订了新的校对工作制度,规定严格的岗  相似文献   

2.
张莉 《现代出版》2014,(4):37-38
正在和同行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出版社都实行编校合一,没有设立专门的校对机构,也没有配备专门的校对人员,编辑和校对的任务都压在编辑的肩上。按规定,要保证图书编校质量,必须安排不同的校对人员完成三校;而仅仅依靠本部门或本社内部的编辑力量,不可能每本书都能顺利完成三个校次。为解决这个难题,建立一支有效的、适合本社需要的外校队伍显得十分必要。一、外校队伍的优势分析外校源于补充专业校对的不足,但并非是专业校对的暂时替代,而是出版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校对主体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其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听了吕叔湘先生和曾彦修同志关于编辑工作的讲座(两次讲话记录分别发表在本刊今年第三、四期),很受教益,想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如何提高编辑业务水平的问题。吕先生指出编辑既应是个通才,又应是个专家;彦修同志提倡编辑应成为杂家。有些同志也确实称编辑是“从事精神劳动的  相似文献   

4.
连续统计26期刊物第二次校对和第三次校对过程中万分之差错数据.分析并整理该数据建立一个编辑校对质量控制模型,即X-R校审质量控制图,利用该模型对以后编辑校对差错进行检验,判定编校过程是否处在控制之中,随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编辑媒体质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近一个时期以来,随着编辑手段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校对软件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专业校对在出版过程中的地位提出了质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编校合一”和“校对主体社会化”,其核心是取消专业校对。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危险的偏见,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深入的探讨。1重新认识校对规律,适应校对角色功能的转变传统的校对模式为“三校一核红”。一般来说,前两个校次重点是校异同,校对者不加入自己的观点,称为“死校”;第三个校次重点是校是非,着眼于发现作者和编辑可能出现的疏漏或知识性差错,这一过程包含着校对者的主观意识…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新闻知识》杂志可称为是刊院学员和新闻爱好者逐渐通向编辑记者水平彼岸的渡船。受到了很大的欢迎。但是,我们在读完去年第六期和今年第一期、第四期后,发现在文字方面有些错别字和语法欠妥等现象。如第一期的图片说明,把华山冶金汽车修造厂的“冶”字错成“治”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字错成“斯”字;第四期“形迹可疑”的“形”应为“行”字;去年第六期“这样以来”的“以”字应为“一”  相似文献   

7.
编后寄语     
本刊自1992年6月创刊以来,已进入第三个年头了。在广大读者与作者的支持帮助下,本刊已出刊7期,受到读者的好评与鼓励,在新的一年的第一期编辑工作结束之际,我们谨向广大读者与本刊作者致以新春的问候。 去年是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成立十周年。古委会于12月下旬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校古委会三届二次委员扩大会议,总结十年工作经验,展望并探讨今后十年的工作,同时,举办了一个“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十年成就展”。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郑必坚同志、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参观了展览会;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同志抱病到会看望了与会人员;在京的许多教育、文化、宣传、出版部门的同志也参观了成就展。本期封二、封三的图片,便是有关这次会议和展览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自1991年刊出《再论何谓编辑》以后,我有幸得到姚福申等几位先生的批评。去年以来,又见到王耀先先生的《关于编辑、出版的概念和范畴的一点建议》(《出版科学,1993年第2期)、李长声先生的《漫说一个三角锥,出版的》(《读书,1993年第9期),特别是林穗芳先生的《“编辑”和“著作”概念及有关问题》(《编辑学刊,1994年第1期),受益甚多。深感编辑概念这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已日趋深入,不同观点的佳作并起,美不胜收,它或许可望成为出版科学中收获最大的一次学术讨论。而近两年来,为这讨论而询问和关心我的人颇多。于是,想到联系自己的读书心得,写这《三论何谓编辑》。  相似文献   

9.
编辑读校——一个不可忽视的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工作过程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读校(或称编辑者校对)是其重要一环。近年来,图书质量尤其是编校质量严重滑坡,其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编辑对读校工作不予重视或者说忽视读校工作,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所谓编辑读校,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读改校样,参与校对,主要任务是检查校对人员的校对情况,并解决他们在校对过程中提出的质疑;二是校读清样,即对付印前的清样从形式到内容作一次全面检查。尽管对这项工作的具体提法在目前的出版界不尽一致,也丝毫不影响“读校”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在编辑工作中的客观必要性。为此,国家出版  相似文献   

10.
陈昌发同志在《校对的职责》(本刊第10期)中谈到,校对不能单纯服从原稿,而应成为驾驭文字、鉴别真伪的行家,这意见是对的。但他举出的几例,却都只能说是校对人员最起码的职责,仍然未离“服从原稿”的范围。且不说编辑、作者写字潦草,校对要尽力辨别;就是编辑、作者用简化字不规则,写了错别字,校对也要随手改正。这在校对术语上叫“明显的、无可争议的差错”。这类差错的改正,正象校正排字差错一样,不必“给责任编辑打招呼”。比如编辑或作者把“茅盾同志”写成“矛盾同志”、“立竿见影”写成“立干见  相似文献   

11.
消灭报刊图书差错的议论已经不少了,但总成效不大,不信请找一份无错报或无错书刊试试,就很困难.出差错的原因很多,但不重视校对不能说不是首要因素。轻视校对工作和校对人员的例子,在某些编辑出版部门几乎是俯拾皆是的. 其实,真正懂得编辑的人,真正的文章大家并非如此.列宁在编辑《火星报》期间,常常亲自校对,对每篇文章的语言、音节、标点都要反复核实。他在关于出版《俄国资本主义底发展》一书的一封信中说:“最重要的出版条件是:保证校对得很好。做不到这一点,根本用不着出版.”——在他看来,校对是出版的第一条件。鲁迅一生化在校对上的精力几乎不亚于编著,许广平先生回忆道:“每一种译著的最初出版,往往多是经过鲁迅先生和我共同校对。……有时甚至六七校,平时的所谓初校,在我们已经是二校、四校了。”《鲁迅日记》中就有不少“通夜校《奔流》  相似文献   

12.
目前校对应着重做好文字技术整理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校对的产生 ,其直接原因是发生了复制 ,需要比照原件来审核复制件 ,以发现两者之异同。此即为编辑和校对耳熟能详的“校异同”。这在 1986年 12月出版的科技出版专业人员培训试用教材《校对工作》中 ,称之为校对的基本职责或本职工作 ;在同年同月出版的《编辑工作二十讲》中 ,称之为校对的主要任务。校对所发现的差错 ,主要因排字工人对汉字形、音、义发生误解进而误排所致。在以铅排为复制手段的年代 ,如果没有校对尽职尽责的工作 ,书稿的差错率将会居高不下。“校异同”是校对的主要职责 ,而“校是非”只是少数高级校对显示其能力的次要职…  相似文献   

13.
《金华日报》于去年建立了每周一次评报制度,通过办报实践学习新闻知识,对提高干部的业务水平和报纸的质量,起了很好的作用。《金华日报》是浙江省金华地委的机关报,于一九四九年创刊,中间经过了四办四停,于一九八二年七月第五次复刊。现有采编人员四十四人,都是复刊时从机关单位里调来的干部和一九八三年从社会上招考进来的大学生。这些同志虽然热爱新闻  相似文献   

14.
去年10月底,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承办的第11届全国新闻校检工作研讨会在郑州举行。会议期间,中国新闻出版报副总编辑张秀平针对当前党报校对工作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校对是一门大学问”,大在哪里?有何为证?这是个需要多方论证的问题。 一、名人如是说,我辈意如何 我国自元代以来,有不少学者提出“通儒校勘”的问题,认为只有“通儒”才堪当“校勘”大任。近代学者陈垣先生提出,“校是非”的理校法,“须通识者为之”。他认为,能够完全胜任校对任务的人,必须是通才,有大学问。 梁厚甫(美籍华人学者):“我向来佩服校对出身的报人。我每进报馆,先和校对点头,然后及于编辑,因为他们是‘文章司命’也。”把校对工作者看成是掌管文章寿天生死的文运星官。确认校对职责大。 郭沫若:“《青铜器时代》和《十批判书》都由我自己校了几遍,但终究不免仍有错字,深感校对之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读了《新闻知识》去年第11期李践同志写的《文责自负何必盖章》和今年第2期张源正同志写的《还是文责自负好》后,我发表一点个人的看法,我认为:既要重视加盖公章,还要注重文责自负。  相似文献   

17.
错字小议     
天天看书看报, 天天看见错字。错字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作者的笔误,或者由于原稿字迹潦草,排字同志误认;但是也有原稿清楚而排校失误的。还有原稿不误而被编辑同志或校对同志改错了的,例如我的稿子里的“利害”常常印出来是“厉害”。错字造成阅读上的困难,程度不同。有一种错字,一望而知,例如:  相似文献   

18.
羚子 《出版视野》2004,(4):44-44
列宁把校对看成是出版最重要的条件。他说:出版“最重要的条件是:保证校对得很好。做不到这一点,根本谈不上出版”。毛泽东对新闻出版工作的要求是“不出”错字。毛泽东同志是十分重视校对工作的,他在编辑《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时,就亲自做读校工作,一一改正校样上的差错。1938年6月,在《论持久战》发表时,他曾不止一次地亲自校对,在退校样时,还亲自写信给有关同志,说:“都校了,第三部分请再送来看一次,第一  相似文献   

19.
调度,从字面上来讲,就是管理并安排好生产任务和人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科学地、合理地完成单位的总体任务。校对调度既有一般调度的共性,也有它的个性。它确实是一门艺术。 一、校对调度要做优秀的“二传手” “二传手”是排球比赛中贯彻教练意图的灵魂人物,他在整个球赛中发挥得好或坏,直接影响比赛的胜负。校对调度也要像“二传手”那样,做到:1.贯彻领导意图;2.了解书稿的性质、难易;3.了解每位校对人员的心理素质、文化修养、思想情绪以及他们的各自风格和特点。其中第三点尤为重要。我们上海科技出版社校对科共有二十几位校对人员,到底哪些校对属于理校型;哪些校对属于机械校型;哪些校对属于两者混合型?需要到实践中去摸索和了解清楚,才能合理地调配人员,保证校对质量。通过十几年实践的摸索和了解,我发现,我社的校对人员大致可分五种类型:(1)文化水平较高,知识面广,善于提出原稿疑问,理解力和“校是非”能力较强;(2)工作作风严谨,一丝不苟,善于扣住原稿,“校异同”比较出色;(3)外语水平较高,对外文抄写识别有特长,善于发现原稿外语方面的错漏;(4)虽能扣住文字、  相似文献   

20.
吴丽 《报刊之友》2014,(2):135-136
对于刚加入出版行业的年轻生力军担任校对一职后,如何入手校对一期报纸?本文旨在告诉新入行的校对同行如何运用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以及如何综合运用这几种方法校对一期报纸。文中以《英语周报》2013~2014学年高一外研第6期报纸为例,对如何具体运用这四种方法进行校对进行了说明,以期对新入行的校对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