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制约校对质量的主客观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三审制: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审制:现状及思考崔庆喜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一从1950年公布并实施三审制以来,已有40余年时间。从实际情况看,这项制度的实行,在图书出版工作中发挥的很大的作用,通过三审把关也一直是人们共识。担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在一些出版社,三审制的实行...  相似文献   
3.
时下的图书质量差已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而图书的编校质量则首当其冲;翻开书刊,差错随处可见。作为图书质量的重要方面,编校质量缘何如此让人失望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与编校质量有关的基本管理环节没有落到实处,而其中  相似文献   
4.
校对工作是出版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校对人员的基本职责是“忠于原稿”即“对原稿负责”。1980年国家出版局公布的《出版工作暂行条例》对此作了明确规定:“校对工作应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发现原稿有错漏和不妥之处,应及时提交编辑部门解决。”这既是对校对工作职责的界定,也是每个校对人员应该严格遵循的原则。 校对人员在校对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对原稿  相似文献   
5.
校对人员提高文化素质的途径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边干边学。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目前各出版单位的校对人员普遍不足,即使人手不缺,任务也常常满负荷。在这种情况下,安排校对人员离职培训或进修显然不太现实。因此,校对人员在工作中及工作之余,自我安排文化知识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1.向书本学习。校对人员应该根据工作的需要,结合自身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阅读和学习一些书籍,使自己的文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质量是图书的生命,校对作为图书出版过程中的一道工序,处于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中最后防线的位置,其质量高低对图书质量尤其是编校质量将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出版实践表明,一字之差可能引起读者对原意的误解,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政治性错误,产生不可挽回的政治影响和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对处于保证图书质量最后防线位置的校对人员,出版单位除了教育校对人员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校对工作,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外,还必须重视提高校对人员的文化素质.笔者以为应以如下几种手段来提高校对人员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7.
“三审制”,是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反复强调的,1997年发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规定:初审、复审、终审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同时由一人担任。但规定是一回事,实际执行情况却是另一回事。笔者最近对某出版社的编辑审稿情况做了个抽样调查,大致了解现阶段他们编辑审稿的现状:初审编辑  相似文献   
8.
编辑读校——一个不可忽视的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工作过程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读校(或称编辑者校对)是其重要一环。近年来,图书质量尤其是编校质量严重滑坡,其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编辑对读校工作不予重视或者说忽视读校工作,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所谓编辑读校,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读改校样,参与校对,主要任务是检查校对人员的校对情况,并解决他们在校对过程中提出的质疑;二是校读清样,即对付印前的清样从形式到内容作一次全面检查。尽管对这项工作的具体提法在目前的出版界不尽一致,也丝毫不影响“读校”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在编辑工作中的客观必要性。为此,国家出版  相似文献   
9.
面对众多的编辑“自画像”,一向不甘落伍又充满自信的我,也想凑凑热闹,画画自己——一个图书校对员。 算起来,1989年从社财务室调入校对室至今,已有六个年头。比起多数校对同行来,我或许应该算个新兵,但新兵自有新兵的感触。在此,一则画画自己,同时也就教于同行的专家们。 做校对工作,首要的就是认真细致。“认真细致”看起来似乎并不难,但做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校对  相似文献   
10.
校对“把关”浅议崔庆喜校对是出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图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如果把书稿付印比作“关口”的话,那么校对人员则无异是一个“把关者”。我认为,校对人员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发挥“把关”作用。其一,校对质量关。校对工作职责是:对原稿负责,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