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根据《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冒号的基本用法有以下几种:1.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2,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3.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4.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5.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然而,主谓式标题中的冒号大多不属于以上用法。从语义上分析,  相似文献   

2.
标点和层次     
标点的使用,一般跟句子的层次有关。我们在分析句子的层次时,切勿忽视标点的作用。从此角度讲,标点的大小顺序为:句号、冒号、分号、逗号。请看下面的例句。 1.歌风中学分二个部:一个是高中部,另一个是初中部。 这句是总说和分说关系。总说之后用冒号提引下文,分说之间因为内容简单,用逗号表示层次就够了。 2.歌风中学分二个部:一个是高中部,这些学生主要来自全县各乡、镇中心中学;另一个是初中部,这些学生都来自城里。 这句话冒号前后仍是总分说关系,但分说的内容比1  相似文献   

3.
在平时学习和考试中,有些同学容易将破折号表示说明或注释的用法和冒号中总说与分说的用法相混淆。请看下面四例:①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②胡适的学术活动的终极目的,就是在替中国人民的敌人——帝国主  相似文献   

4.
冒号是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起下文的。冒号提示下文是有一定的范围的,正确理解冒号提示的范围,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说起冒号的提示范围,最易掌握的,莫过于提示  相似文献   

5.
冒号的主要用法是提示下文或小结上文,或用在称呼和需要说明的词语后。如“我们的复习分为两个阶段:一为专项复习阶段;二为综合复习阶段。”又如“同志们:现在开会了。……”引号的主要用法是表示内容为引用的部分、表示特殊称谓或需要特殊强调的部分。如“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又如“这种做法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终于平息。”具体应用时,我们常常遇到冒号与引号连用的情况,冒号与引号经常“携手”,却容易出错,中考也常考到这类知识,我们必须掌握正确辨别和运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一、认识标点从标点符号角度审思2014年高考四川政治试卷非选择题,是一种全新的视角。考生通过关注冒号和分号的方式,抓住材料的层次,预示答案的要点数量,可以有效提高答案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冒号一般情况下用在提示语的后面,表示提示下文。其用法之一是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有分项说明。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分号是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一种符号。有的复句,用句号会把完整的意思分割,用逗号又不能显示各分句之间相对独立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用分号比较适当。在两个以上并列分句的复句中,各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如果有N个分号,那么就有"N+1"个并列句或层次,暗示其思考的答案可能就有"N+1"个角度。  相似文献   

7.
张祖喻 《考试》2004,(9):13-13
标点符号纳入了今年高考范围。冒号和破折号是高考关于标点符号使用测试的重点。冒号和破折号使用时,大的方面不易混淆,而在总说和分说之间似乎界限就不清了,有时用冒号,有时用破折号,容易混淆。现辨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标点符号的使用是语言能力的基本功之一。考试说明对此有明确的要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易,然而仔细琢磨研究还是有技巧和规律可寻的。现仅就破折号和冒号的相近用法,做一点探讨。我们在阅读和写作时,很容易将破折号表示说明或注释的用法同冒号中...  相似文献   

9.
读了《小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4期郭老师的《自然段的结尾可以是冒号》之见解,感觉很有新意,但笔者的观点大不相同。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要清楚“冒号”的作用。“冒号”是表示提示话语之后的停顿,以提示(引起)下文;也用于总结性词语的前面,以总结上文。再看什么是“自然  相似文献   

10.
8 一、首先要搞懂每个标点的作用。逗号(,)表示。问号(?)表示疑问。感叹号(!)表示。冒号(:)表示提示下文。分号(;)表示分句的并列关系。引号(“”)表示引用。省略号(……)表示语句的省略。书名号(《》)表示。二、加标点时要联系上下文。不能读一句加一句,而应读上句再读下句,看上下文有没有意义上的联系;还要整体看一遍,看是否有并列分句或其他句式。做到上面两点不难,但还不够,还要多读,深入领会句子的意思、句子间的关系和文章的思想感情。这是件十分奇妙的事,各人领会的意义不同,所加的标点也不一样。请看下面的例子。1.猴子、山羊、兔…  相似文献   

11.
一、“写到”与“写道” “写到”与“写道”两词读音相同,用法、意义却迥异。“写到”,指写文章时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其中的“到”是“用做动词的补语,表示动作有结果。”(《现代汉语词典》)“写到”后面不可以用冒号标示。而“写道”,是表示“写”:“道”在其中只是作为词缀。“写道”如果是直接用来引用别人的话或文章的内容,其后用冒号;如果是间接引用,则多用逗号。例如:  相似文献   

12.
国家技术监督局《标点符号用法》规定了各种标点符号的具体用法并举例说明,但其中仍有一些标点符号的用法易引起歧义,如冒号表示的提示部分、顿号用在次序语后、省略号代替的内容,在各种出版机构及行业组织制定的有关标点符号用法规范中,就有一些不科学之处.  相似文献   

13.
在英语中,must的否定形式之复杂可谓十三个情态助动词之首。归纳如下。同大多数情态助动词一样,must有两种用法:非推测性用法与推测性用法(non-epistemic epistemic usage)。下文就按这两种用法分开进行论述。一、非推测性用法 must的非推测性用法,亦即它的根本意义(root meaning),表示义务(obligation)或强制(compulsion),可以译作”必须”。例如: I feel I must write to thank you for all your help.  相似文献   

14.
“以便”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一个表示目的关系的连词,文章通过分析,指出其语义有两种:一种是表示使下文说的目的容易实现,可替换为“以便于”;另一种是单纯表示目的,不能替换为“以便于”。同时文章在语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便”与“以便于”、“以”用法的区别以及“以便”的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考试频率最高的知识点有:①问号的使用。②引号与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③用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显示文章的层次。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用。命题形式有两种,一是单项选择题,一是语言综合运用题中的改错题。  相似文献   

16.
[考点解读]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被誉为文章中的“无声英雄”。本考点要求学生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位置,着重掌握逗号、句号、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  相似文献   

17.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二册,第25课是《明天,我们毕业》,文中有一句:“一到这个时候,我们便奔向各自喜爱的天地,有的学习电脑,有的排练合唱,有的外出写生,有的制作标本……”,这句中“喜爱的天地”后面用了逗号,笔者颇感不妥,应该改用冒号。请看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新闻出版署1990年3月修订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后的停顿,用来提起下文。同学们“各自喜爱的天地”在哪里,下面一连用了几个“有的……”对活动场所作了具体说明。显然,“各自喜爱的天地”后…  相似文献   

18.
基本用法表示提示性话语后或总括性话语前的停顿,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  相似文献   

19.
一次听高三的复习课,内容是标点符号的用法。学生提出“冒号该管多长”的问题,教者几乎是“未有以应”。同仁们私下讨论,意见颇有分歧。我以为,冒号的管辖范围应以不造成歧义为限。下面从两个角度来谈。第一,冒号的管辖范围是否清晰与文字的长度不存在绝对的比例关系即并非越长越模糊,越短越清晰,而只与内容的逻辑界限相关。假如冒号所管的内容极短,当然无歧义。如“我的回答是:错”,“时间:1938年”,“地点:杭州”,“背景:西湖边”,冒号只管一个单词,不可能产生歧义。但有的所管文字虽长,亦无妨,如普通书信、倡议书或演讲辞、开幕辞等的称…  相似文献   

20.
读罢《小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1期上喻修峰老师的文章《自然段的结尾可不可以是冒号》,笔者想就文中提出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要回答“自然段的结尾可不可以是冒号”这个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自然段”“和冒号”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首先来看什么是“自然段”。“自然段”是作者为了使文章眉目清楚、条理分明,行文时自然形成的基本单位。在文章中,每个段落开头空两个字的位置,这是其形式标志。一般的自然段应只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和内容。其次来看什么是“冒号”“。冒号”是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可以用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