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的隐性舞台演艺界有句话,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编辑工作何尝不是如此。所不同的只是编辑的舞台是建在他所造就的书刊之中的,是个隐性舞台;编辑的功夫也隐藏在经他催生的  相似文献   

2.
封面文章之于杂志的意义相当于头条新闻之于报纸的意义.对于杂志来说,封面文章是主心骨,它明确地告诉受众该期杂志选题的着力点.怎样把封面文章的功夫做足做精是杂志成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接上期) 编辑的"诗外功夫" 常言道:"功夫在诗外."这是说要作好诗,需要丰富的生活体验、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广博的知识积累.  相似文献   

4.
宋晓华 《出版科学》2007,15(5):17-18
编辑的"功夫"直接影响到刊物的质量,做编辑是要练"慢功"的,要做到心静、眼锐、手勤,脑活,如此才能真正做好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5.
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为理发店题过一幅妙联:"虽云毫末技艺,却有顶上功夫."编辑的日常工作也为"毫末技艺","约稿编稿画版面"可谓"雕虫小技"也,但此中更有"顶上功夫".这"顶上功夫"体现在杜甫的名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里,也体现在编辑的"辑"字里.  相似文献   

6.
前些时候,与刘大椿教授联系其他事情时,听他说江西高校出版社最近要出版一套他所主编的《走近新科技丛书》,没想到,不久就见到了这套丛书。 拿到这套丛书时,首先是样式很吸引我,黑色的套封,封面根据每一本书的内容配以不同的图片、照片,其构思很新颖。譬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一套比较畅销的计算机基础类丛书,已上市两年,需要修订改版。但该书编辑担心直接在原书名后加上“修订版”三个字会引起初版图书的大量退货(这种担心是完全必要且正确的),于是就将丛书中改版的图书名与初版图书名称相近,丛书名称不变,让读者看起来是这套丛书中的新书。初版图书照旧销售但不再重印,从而用修订版图书慢慢替换初版图书。修订版图书的策划编辑在内容安排、稿件组织以及版面设计等方面都下了很大功夫,修订版图书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封面设计以及版式设计等方面来看,都十分不错,销售情况应该不逊于初版图书。新书上市两个月后,…  相似文献   

8.
正见到人民文学出版社新出的增订版《思痛录》,我又忍不住重读了一遍出版家、作家韦君宜这本被誉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化石"的反思之书。与此前广为流传的"百年人生丛书"淡灰色的封面相比,增订版封面深黑,和著作孤愤忧思的品格更为契合。这次我才注意到其中有一章节,名叫"编辑的忏悔"。和前后几章节合起来看,可以看出作者在"文革"中对编辑角色、编辑价值的思考与反省。1973年,韦君宜从流放地咸宁  相似文献   

9.
张朝萌 《视听》2022,(2):9-11
为了实现传统媒体转型,重构与用户之间的关系,重塑媒体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封面新闻"在打造智媒体生态圈上下足功夫,率先在全国提出建设"智能+智慧+智库"的智媒体.以内容为支撑,用大数据、AI、音视频、区块链等技术加持拉动收入,推动媒体电商融合拓宽产业边界.未来,封面新闻可从区块链加密经济的应用、打造智能文化产业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选用古籍丛书,可根据不同丛书的编辑年代、编辑宗旨、编辑者和版本流传诸方面的差异选择合适版本。  相似文献   

11.
论编辑三功     
以业务而论,怎样的编辑才算好编辑呢?我以为,要做一个好编辑。业务上必须具备三方面的功夫,即硬功夫、活功夫及精细功夫。  相似文献   

12.
郑晓 《出版广角》2015,(14):84-86
本文以笔者参与编辑设计的"第二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作品集"系列图书为例,结合实践总结方法,尤其是在封面主题图像的精准定位和优质呈现上,对纯粹的封面设计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宋代大诗人陆游在谈论作诗时曾有一句名言:“功夫在诗外”。意思是说要作好诗,丰富的生活体验,深厚的文学修养,广博的知识积累,这些是必不可少的,这要比作一首诗本身所花费的功夫多得多。作诗需要广博的知识,工具书的编辑亦是如此,也是“功夫在诗外”。工具书的编辑比某些专业的编辑更需要有广博的知识。某些专业编辑所需的知识主要是本专业的知识,但工具书的编辑不能只有某一专业的知识,因为工具书的品种日趋多样化,不同职业、  相似文献   

14.
西南地区大学出版社精心备战订货会 每年一届的大学订货会如期召开,西南地区大学出版社对本次订货会都很重视。各个社几乎都是社长亲自带队,参加的不仅有发行人员,而且还有编辑人员。为开好本届订货会,各社精心策划推出了立足自己特色的新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在15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两大特色:第一是艺术图书,第二是文教图书。他们出版的“21世纪设计家”丛书,封面采用罕见的黑色主基调,在众多图书中独树一帜。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经过认真策划推出近百种封面以黄色基调为主的图书,更是引人注目。CI设计的引进,独特的策划…  相似文献   

15.
为推动新闻学术研究,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决定编辑出版一套《新闻学研究丛书》。这套丛书由该会新闻学著作编辑委员会负责编辑工作,胡绩伟同志主持。丛书广泛收集并精选我国新闻界多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在新闻研究方面的论文,也有一些历史论著。这套丛书的第一部是《马列主义新闻学经典论著》(陈力丹编)将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全书以介绍马列主义新闻思想为主旨,共收  相似文献   

16.
凝聚集体力量抓住时代脉搏──“长江三峡工程技术丛书”策划、编辑体会周景云国家“九五”重点图书“长江三峡工程技术丛书”经*过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近三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长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之际出版了。这套丛书圆*了中国人七十年的梦想...  相似文献   

17.
研究问题有不同的方法,编辑选题有不同的角度,这两个不同很可能导致同一类作品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社会效果。最近我先后读了两本介绍中国国情的著作,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这样。这愈发使我感到,编辑选题的思想至为重要——而这恰恰是我们目前书评中薄弱环节。《中国国情报告》,封底和封面的底色都为红色,封面是以地球为背景的中国,封底是光彩熠熠五颗金星,与鲜红的地色配起来,俨然像一面五星红旗巍然屹立在世界的  相似文献   

18.
倪花 《现代出版》2006,(1):42-43
在2006年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一套由20位名师撰写的“教育家成长”丛书,以庄重典雅的封面,流行的开本,感人的内容,一下子就吸引了众多读的眼球。很多专家、学不由自主地止步翻阅,引得展台前人头攒动。许多教师、家长当场留下了通讯地址,热切期待能早日得到该书。  相似文献   

19.
这些年来,我国的出版事业欣欣向荣。仅1987年就出版图书60193种。除去课本、图片,仅书籍一项即达45164种。在这4万多种书籍中,冠以各种名义的丛书占据相当多的数量。据粗略估计,目前各类丛书有近千种。这是近年来出版工作中出现的一种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对此应当怎样认识,当前丛书出版的现状怎样,出现“丛书热”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是什么,不同类型的丛书大致上是怎样编辑的,丛书的出版工作中有哪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丛书出版的发展前景将是怎样的?等等,都是人们十分关切的问题。为此,本刊约请了人民出版社编辑方鸣同志和关心丛书出版工作的有关人士陈沙、余亦赤同志进行了座谈。现将他们的发言整理于下,供出版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0.
编纂山版《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禁毁书丛刊》和《续修四库全书》三大四库系列丛书是近年来我国文化出版界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本文对各丛书的特点与学术价值进行了评析,并就收录范围、编辑体例、印刷质量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若干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