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8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书策划是近十年才时兴起来的.记得在20世纪60年代初,我刚开始当编辑那个时候,出版社的领导特别是通过言传身教把我"领进门"的"师父",给我们讲的最多的是如何把好关.因此,在我的脑海里,编辑的主要使命便是"改错"、"把关".所谓的"补漏拾遗,锦上添花",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引申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图文并茂"是对出版物,特别是科普读物和少儿读物等一类通俗性读物所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按词典里的解释,"茂"是"丰富精美"的意思。顾名思义,"图文并茂"的出版物不仅要文字精彩、内容丰富,而且要求配有一定数量精美的图片,在整体上形成一个图文呼应、珠联璧合的效果。这里,我想以个人创作和编辑实践为基础,就科普读物的"图文并茂"阐述自己的一些浅见。图的功用在科普图书里,图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主要起以下三方面作用。(1)诠释科学原理、科学概念。一些科学的原理、概  相似文献   
3.
主业与副业     
最近,我参加了一次有14家科技出版社的社长、总编出席的研讨会。研讨会中谈及如何处理好主业与副业的关系时,很多出版社都有一些共同的感受。其可贵之处是,这些感受都是在总结了各自的一段实践的经验教训后才取得的,听后颇有点启发。这里想谈一点自己的认识,与同行切磋。一.“主业”是出版社存在的基础所谓“主业”,是指一个出版社从国家批准成立之日起,便已明确规定了的与该社办社宗旨相适应的业务范围。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  相似文献   
4.
我的“剪刀加浆糊”陈芳烈过去,听得有人说编辑的工作不过是“剪刀加浆糊”,我很是不平。心想,这些人真是太不了解编辑了。编辑的辛苦,编辑劳动的创造性,哪能是“剪刀加浆糊”所能涵盖得了的呢!我虽不赞成把编辑的工作说成是“剪刀加浆糊”,但对“剪刀加浆糊”却无...  相似文献   
5.
传书佳话     
陈芳烈 《百科知识》2014,(10):45-46
中国的文字大约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有了文字后,人与人之间又多了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文字曾被刻在龟壳、竹简上,又被书写在织物、纸片上,借此可以将信息传送到很远的地方去。可是,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要将信息进行远距离传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人们只好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令人陶醉的神话、传说之中。  相似文献   
6.
编辑的隐性舞台演艺界有句话,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编辑工作何尝不是如此。所不同的只是编辑的舞台是建在他所造就的书刊之中的,是个隐性舞台;编辑的功夫也隐藏在经他催生的  相似文献   
7.
审稿的尴尬     
虽说已经退休多年,但我对于干了30多年的编辑出版工作终究还是情未了、意未尽,有着难以割合的情结.  相似文献   
8.
现在,人们在谈及科普创作和科普出版存在的问题时,都有一种同样的感觉,那就是科普原创的缺乏、创作队伍的老龄化以及创作观念和创作手法的陈旧。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科普图书的“叫好不叫座”,以及科普图书市场的低迷。这里,我想仅就科普原创发表一点浅见,就教于科普界和出版界同行。我想,原创作品应该是相对于翻译(引进)、改编以及编著作品而言的,它强调了作品的“创新”元素。一些科学家、发明家和实践家把自己的研究、发明成果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加以梳理、总结,演绎成文字,这类作品无疑具有原创的性质。如果他们的上述作品是以普通大…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在编辑技术职称评定中,对编辑出版论文有了较明确的要求,因此,在客观上,也引起了人们对写作编辑出版论文的进一步重视. 但是,我个人认为,重视编辑出版论文的写作,首先应该把编辑出版作为一门学问加以认识.编辑的学问就是编辑学.它是一门研究编辑工作对象,任务以及规律的学问.同钻研其他学问一样,一个有造诣的编辑,也应该精通编辑的理论,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升华自己的经验,掌握编辑工作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在不断变革的年代里,应对自如,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10.
正自从有了人类,也便有了信息传递的需要。人类为了生存下去,就需要共同抵御洪水、野兽等灾害和天敌,这时就少不了彼此沟通和协作。在远古时期,由于没有文字,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是靠声音和肢体语言,后来又出现了在绳子上打结(称为"结绳记事")或在木头上刻道等记事方式。在我国的殷商时期,出现了"击鼓传声"的通信方式;在西周时期,人们开始兴建烽火台,兴起了用火光和烟雾传递信息的办法。这种用烽火报警的通信方式一直延续了多个朝代,直至清末才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