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07,(6S):17-17
新书能不能慢评?网络盗版正在榨干传统出版业的血汗;对“不对路”免费书说“不”;课本争议是一种进步;放“漂”的图书能“漂”多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报刊上很容易看到"备受争议的经济学家"这样的标题.争议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经济学家之间的争议,也就是学术上的争议;二是经济学家和公众之间的争议,多发生在大众媒体上.近年来的争议主要是后者,这使得一些被称为"精英"的经济学家非常沮丧,可以想象他们那种对牛弹琴的心情.的确,这些争议不过是经济学界的"社会新闻",甚至是被"黄色小报化"的争吵.  相似文献   

3.
前段时间,一些媒体之间发生了关于一篇评论的争议,这方面的争议,我一时说不清,干脆不说,我想说的是一些媒体对于其他媒体表达不同观点的反应. 对于一篇评论的观点和论证逻辑,有媒体提出商榷或批评,甚至针锋相对,这是正常的事情.就在人们期待通过更加深入的探讨明辨是非的时候,发表引发争议的评论的报社总编辑却通过微博表示对争议文章不予回应,并称“这样不好,背离了报纸不相互攻击的行业道德.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放管服”改革不断推进,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转变,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给了职能部门的权力、监管和服务新的定位。在此背景下,档案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结合高密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档案管理实践,以档案工作“放管服”改革的必要性为出发点,分析了“放管服”背景下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5.
1994年初,我参加了一次地区优秀电视新闻评选活动,很开眼界,很受启发。当然,也遇到了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过后反复思之,引出一些新的思考。 这些问题就出在一条有争议的电视新闻上,争论的结果是这条新闻评定为地区一等奖,并决定推荐到省参加全省优秀电视新闻评选。 为了说明问题,现将这条电视新闻的文字稿抄录如下: “永吉县两家子满族乡温泉村种田大户宋成财,不见利忘义,以国家利益为重,宁可少收入六千元,也将上百吨玉米全都卖给国家。 今年,粮食实行了稳购放销政策,我省出现了国家以玉米为原料的企业,粮食经销单位等多家同时  相似文献   

6.
劳氏病魔缠身下笔惊世情人一波三折终放异彩王清戴维·赫伯特·劳伦斯。20世纪英国最独特、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深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作品中充满色情与变态心理描写,反映腐朽、没落的资产阶级的精神状态,因而,劳伦斯被视为20世纪英国颓废派...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有哪些职能?这在图书馆界是颇有争议的.这个争议因牵涉到图书馆存在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作用,因此得到很多人的关心.  相似文献   

8.
本书是对《世说新语》的解读。提到魏晋时期,我们随即想到的关键词是"魏晋风度",或称之为"魏晋精神"、"魏晋情怀"。与汉朝的敦实厚重、三国的慷慨悲歌、唐朝的盛大开放、宋朝的清丽内向完全不同,魏晋时期以率性洒脱、玄远放旷著称,这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时尚和审美追求。在这种背景下,魏晋终成中国历史上最另类最奇异的绝版时代,当然也成为最受争议的一个时代。本文摘自该书序言,有删节。  相似文献   

9.
网络新闻的把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作为新兴媒介,是否符合把关人这一大众传播理论,在业界与学界一直存在争议.笔者认为网络既然拥有媒体属性,必然存在把关,但其把关机制与传统媒体时代的经典把关人理论有很大差异.因此,本文将绕开这一争议,从把关主体、流程、效果三方面人手,分析网络新闻把关机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2017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将主题设置为"博物馆与有争议的历史:博物馆讲述难以言说的历史(Museums and contested histories:Saying the Unspeakable in Museums)"。在其官方解说中提到:历史是一项工具,而那些有争议的历史常常不为人知或被人误解,但它们却与我们是那么息息相关。本刊组织了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委会部分委员的笔谈,从不同角度理解和阐释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1.
《抛弃一种僵化的思维方式》获1987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之后,报社理论处有位同志感慨地说:“愈是有争议的作品,愈是有可能成为获奖的作品。”这旬戏言启发我思考:评论写作中应当怎样对待“争议”?回顾1984年“新华论坛”开辟以来,曾连续4年获全国好  相似文献   

12.
《抛弃一种僵化的思维方式》获1987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之后,我们报社理论处有位同志感慨地说:“愈是有争议的作品,愈是有可能成为获奖的作品。”这句话启发我思考:评论写作中应当怎样对待“争议”? 回顾1984年《新华日报》开辟“新华论坛”以来,曾连续4年(84年—87年)获全国好新闻奖。几乎每一篇或在发表之后,或在评选过程中,都曾发生过争议,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争议。1984年6月,《关于立“军令状”的异议》发表以后,马上受到一些来稿,表示不同意见。《人民日报》的吴昊同志写来题  相似文献   

13.
文件与档案是个什么关系?这在档案界颇有争议,归结起来是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同一事物,另一种认为是不同事物.  相似文献   

14.
《人物》杂志《厉害女士》一文激起的争议,从新闻伦理和操作流程,都众说纷纭。但是,我认为至少有一点却不应该有争议:袁厉害收养弃婴的真相只能有一个。先从《厉害女士》这篇稿件本身来说,我认为是不合格的。在客观证据缺失的情况下,该稿件对所谓"袁厉害真相"的阐述,只能通  相似文献   

15.
这篇文章主要考察地方上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冲突与争议。本文的个案是研究山西省洪洞县几个村子对于远古时代圣王尧和舜的活态信仰。这一民俗事象的官方名称是"洪洞走亲习俗",其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论文重点讨论的是地方上有关非遗保护的冲突与争议以及变迁中的主体和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16.
体育争议是公共争议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伦敦奥运会"羽毛球消极比赛"事件和"刘翔伤退"事件为例,分析这两大争议中媒体的不同报道偏向,探讨媒体对争议性议题的标签式呈现,指出体育价值观的矛盾冲突是体育争议的核心所在,争议的目的在于建构一种超越金牌、符合公共利益要求的体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张进 《新闻前哨》2013,(4):23-23
微言大义,以振心声。 这是“东湖放评”栏目开办之初。湖北日报社社长邹贤启、总编辑蔡华东亲自拟定的宗旨和要求。作为“东湖放评”的作者之一。我和同事们一起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创新出新,作品和栏目得到了许多读者的认可。一年来。我对这句话也有了更深的感悟,收获良多。  相似文献   

18.
王安石变法是北宋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历史上对王安石变法有很多争议,这与其时代变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需要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溯源进一步探究,以演绎出其变法的成效及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9.
自今年年初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下发,针对这一问题的争议便持续不断.许多人担忧,按照新的改革方案,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可能会出现大幅下滑.在两会期间,政协社科界与新闻出版界、教育界各有超过60名政协委员提出议案要求暂缓实施这一改革.  相似文献   

20.
何瑶 《新闻传播》2010,(1):68-70
隐性采访是近年来新闻报道中争议点最多的一种采访方式,有人赞成,有人反对,有些持中立态度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为什么褒贬不一,这是因为隐性采访中存在着几对矛盾,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矛盾解决不了,争议自然会存在。本文的重点,并不是探讨隐性采访这种形式本身有没有存在的必要,而是直接关注隐性采访存在的争议焦点到底是什么。文章将对近年来隐性采访存在的争议焦点进行总结归纳,从法律角度、新闻角度和道德角度三个方面来分析,在争议和压力中,在利弊的权衡中,隐性采访应该何去何从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