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在新闻出版领域里,关于书报刊的分销服务,我国政府承诺,3年内逐步放开书报刊的分销服务.加入3年内,取消对外资从事书报刊分销服务企业在地域、数量、股权及企业设立形式方面的限制.加入5年内,超过30家分店的书报刊连锁企业不允许外资控股.五年保护期过去了,在政策放开的背景下,外资是如何进入国内的?对出版物分销市场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2.
网络分销渠道已成为数字书报刊销售的主要渠道,主要有数字书报刊生产商网络直销、大型综合性网络零售商分销渠道、网站联盟分销渠道、门户网站分销渠道、运营商分销渠道、移动终端分销渠道和在线分享文档平台;数字书报刊网络分销渠道的激励机制主要有类返利激励、定期对分销商进行培训、渠道促销、销售竞赛、负激励等,这些激励机制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数字书报刊生产商在实际应用时可以结合多种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一正式成为WTO成员国以后,我国将逐步履行对世贸成员国在书报刊分销服务、音像和娱乐软件分销服务、《TRIPS协定》等方面的承诺。新修订的《出版管理条例》和《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允许我国公民从事出版物的批发业务,同时允许设立中外合资、合作和外资企业经营出版物的批发、零售业务。2003年5月1日,由新闻出版总署和原外经贸部联合签署的《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规定,先放开书报刊零售业务;2004年12月1日放开书报刊批发业务。届时,我国图书出版单位将面临包括贝塔斯曼等跨国出版大亨的激烈竞争。在书报刊出版方面,…  相似文献   

4.
2003年5月1日,我国依加入WTO时的承诺,正式实施<外资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书报刊市场的零售业务正式对外开放.包括德国贝塔斯曼、德国图书中心、英国朗文培生集团、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美国麦格劳-希尔、日本白洋舍等十几个世界出版发行巨头都向有关部门提出了"申领执照"的要求①.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国出版发行业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开放书报刊分销市场等挑战,通过深化改革开拓进取,保持了平稳增长。从"九五"末到2005  相似文献   

6.
郑志毅 《青年记者》2003,(10):50-51
市场环境:开放的压力巨大的中国书报刊分销市场已经城门洞开。自2003年5月1日以来,已有7家外资企业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出国内书报刊经营权的申请,书报刊零售业务的对外开放已是板上钉钉,批发业务的放开也已不再遥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入世,报刊发行行业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出台,书报刊分销服务市场已全面开放;已有60余家外资传媒集团在中国大陆开设办事机构,7家外资集团申请在国内投资设立书报刊分销企业;党报机关报发行加快走向市场化,部委厅局办报面临关停并转;发行体制迅速转变,独立运营的股份制专业发行企业不断涌现。目前的发行业已经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新兴产业。由于这些游戏规则的改变,竞争格局的改变,促成报业发行格局也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8.
出版业对外开放新的一年将迈出实质性步伐,但外资不准进入编辑业务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今年一季度,中国将颁布实施有关外资进入中国大陆书报刊分销市场的规定,进一步开放重庆、宁波及所有省会城市书报刊零售市场,中国新闻出版业对外开放将迈出实质性步伐。同时,根据世贸组织只有少数成员承诺有条件开  相似文献   

9.
2003年3月17日,新闻出版总署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联合颁布了《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我国新闻出版业履行入世承诺的重要规章。《办法》出台的一个直接背景是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中对有关逐步开放我国书报刊分销服务的承诺。为履行该承诺,我国必须尽快制定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的管理办法。为此,从2002年4月起就开始了《办法》的起草工作。首先,新闻出版总署同外经贸部有关部门就起草《办法》的有关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形成共识,确立了起草《办法》的基本原…  相似文献   

10.
放开书报刊销售业务,允许外资进入分销领域,表面上是属于经济层面的事情,实质上涉及到意识形态范畴的问题。对于担负着喉舌功能的党报而言,销售渠道的放开必将对其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1.
《传媒》2002,(6):4-6
日前,就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新闻出版业的相关问题,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记者:请您先介绍一下,在加入WTO的谈判中,我国政府在与新闻出版业有关的问题上作出了哪些承诺? 石宗源:我国政府在以下三个与新闻出版业有关的问题上作出了承诺: 1.关于书报刊的分销服务。我国政府承诺,3年内逐步放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我国出版改革试点单位之一的辽宁出版集团已与 新加坡时信公司计划合作成立出版物批发企业,并于2004年12 月1日前向总署提出申请。据悉,新加坡时信出版公司完全符合 外资进入批发领域的准入标准。正式放开批发业务之后,将会有更多的外资企业涉足书报刊批发业务。但批发的书报刊仅限于中国境内的出版物,海外出版物不在经营范围。从2004年12月1日开始,有意涉足中国内地书、报、刊 批发业务的外商就可以按照《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提出申请了。 外商投资批发领域的具体审批程序: 申请人→投…  相似文献   

13.
《传媒》2003,(8):28-30
中国报协发行委员会主任李忠这样介绍第三方物流,这是中国报纸发行公司协作联合体在两年前提出的一个分销概念网,希望能通过对客观存在的松散的发行网络进行软串联,最终形成一个在零售方面强于邮局的大型的全国性报刊分销网络。 李忠表示,“第三方物流”其实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架构,它并不仅仅局限于报刊社,还包括社会上独立的零售商。它借鉴的是欧美成熟的书报刊分销产业架构。在欧美,订阅归口到邮政系统,包括私营邮发公司,零售则由国家一级发行商、地区级发行商和零售网点三级发行系统来执行。而目前,我国报刊发行情况基本上是三分天下:邮局、二  相似文献   

14.
从2002年12月11日开始,按照我国加入WTO所作的有限开放我国文化市场的承诺,我国将对外资有限开放五个经济特区和北京、天津、上海、大连、青岛、广州、郑州、武汉8个城市的图书分销市场,允许外资在北京、上海各设立4家,其他城市各设立2家中外合资书报刊零售发行公司,由中方控股;从2003年12月11日开放所有的省会城市的出版物分销市场,允许外资控股;从2004年12月1日将取消外商设立分销商在数量、区域、股权方面的限制等等。外资的进入对我国出版界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相对于中央级出版社、地方出版社和专业出版社而言,高校出版社由于其规模…  相似文献   

15.
李琪 《现代出版》2003,(4):45-47
今年,已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二年,根据我国政府的承诺,关于书报刊的分销服务,在加入WTO的两年内.开放所有的省会城市及重庆市和宁波市,并允许外资对零售企业控股。承诺加大了开放的范围和力度,给我们的出版发行业既带来了发展壮大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笔认为,在这样一个激烈竞争的形势下,  相似文献   

16.
在出版界,有一句行话:得发行者得天下,家电业的竞争也证实,占有了渠道,也就占有了市场。随着入世承诺的逐步兑现,我国的书报刊零售市场这一“围城”将慢慢开启它的大门,会有更多的力量参与角逐,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城内和城外的双方都已厉兵秣马枕戈待旦,以备即将开始的分销市场攻守战。  相似文献   

17.
2001年底,我国正式加入了世贸组织.就出版业来说,我国政府对"入世"的承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逐步开放我国的出版物分销市场,二是开放出版物印刷与复制市场.2003年5月,新闻出版总署和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联合颁布《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对外商设立出版物分销企业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进一步规范包括出版业在内的文化领域引进外资工作,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促进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2005年8月,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5部委联合制定了《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对相关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禁止"事项.就出版领域而言,《意见》明令"禁止"外商投资"书报刊的出版、总发行和进口业务."  相似文献   

18.
《青年记者》2003,(3):8
在出版界,有一句行话:得发行者得天下,家电业的竞争也证实,占有了渠道,也就占有了市场.随着入世承诺的逐步兑现,我国的书报刊零售市场这一"围城"将慢慢开启它的大门,会有更多的力量参与角逐.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城内和城外的双方都已厉兵秣马枕戈待旦,以备即将开始的分销市场攻守战.  相似文献   

19.
天下视听     
A政策·动向非公资本不得投资办台8月4日,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5部委联合制定发布了《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允许外商以独资或合资、合作的方式设立包装装潢印刷、书报刊分销、可录类光盘生产、艺术品经营等企业。在中方控股51%以上或中方占有主导地位的条件下,允许外商以合资、合作的方式设立出版物印刷和只读类光盘复制等企业。在不损害我国审查音像制品内容的权利的情况下,允许外商以合作且中方占有主导地位的方式设立除电影之外的音像制品分销企业。…  相似文献   

20.
2003年的这个5月,中国,让全球各大出版发行商兴奋不已。按照入世承诺,从5月起,外商可以在内地设立书报刊零售企业了!超过600亿元的国内书报刊零售市场正散发着让人不可抗拒的芳香。从新闻出版总署获悉,包括德国贝塔斯曼、德国图书中心、英国朗文培生集团、美国麦格劳希尔、日本白洋舍、剑桥大学出版社等十几个世界级出版发行巨头,都已经提出了“申领执照”的要求。过不了多久,洋书店就有可能出现在沈阳街头,与国有及民营书店一争高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