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加强高等学校章程建设是《教育规划纲要》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部分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前不久,教育部以第31号令的形式颁布了《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这对于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推动高校完善自身的内部治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大学依法自主管理的重要依据。依照《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与启示,在建设大学章程、推动大学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学院制的构建也应充分考虑到学院的职能,落实院系管理的自主权,充分  相似文献   

2.
高校办学自主权是高校有效实施内部治理的基础,也是府学关系的核心内容.以历史制度主义理论及其框架分析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制度的历史演进可以发现,在社会结构变迁、经济制度更迭以及现代化不断发展的共同作用下,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并且在政府与高校的权力博弈下不断进行重新组合寻求新的平衡.但是由于规模经济、学习效应、合作效应等因素的存在也产生了一定的路径依赖现象,大学内部治理仍旧保持着集权化形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开放大学的筹建被提上日程,办学自主权是其中关键的一项。从理论和现实看,国家开放大学和省级开放大学在办学自主权上都有自身的诉求,也均有其合理性,科学构建国家开放大学和省级开放大学的办学自主权,明确权利和义务,才能形成系统改革合力,实现共同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正>4月10-12日,由《江苏高教》编辑部主办、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协办的"纪念《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30周年暨《江苏高教》创刊30周年"学术论坛在春意盎然的六朝古都南京举行。论坛的主题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及大学治理与依法治校",具体议题有三:一是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二是大学治理的组织与结构;三是大学章程制定与实施的法治问题。来自全国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的领  相似文献   

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重构高校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解决政府对学校干预过多,以及社会参与学校办学不足的问题。G学院探索法人治理结构,在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同时,构建外部治理结构,为高校、政府、社会联系提供一种协商的制度安排和沟通平台,是重构高校与外部关系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章程是衔接大学内外的桥梁,它将国家法律法规转化为校内自治规范,是实现高校自主办学的基本依据。章程在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过程中具有独特作用,没有章程,就没有高校办学自主权。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难的原因主要是当前人们对高校办学自主权认识存在误区和高校自主办学能力建设不足。高校办学自主权是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统一,具有相对性和层次性,是大学体现个性、彰显特色的原动力。通过大学章程厘清政府干预与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边界,赋予大学章程法律效力,转变政府职能,确立高校独立法人地位,建立科学完善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是高校办学自主权落实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在去行政化改革背景下,完善高校办学自主权法律制度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高等教育法》是保障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基本法律形式,其对高校办学自主权法律制度进行了主要规定,但相关立法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保护高校办学自主权和促进其有效落实,推进高校去行政化改革,《高等教育法》应确立控制政府权力和保护高校权利的法治理念,明确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法律性质,完善办学自主权保护和约束制度,完善政府办学干预权控制制度和构建保障社会中介参与办学制度。  相似文献   

8.
办学自主权既是高校有效实施内部治理的基础,也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三级管理体制的建立,进而到以办学章程为载体的治理体系改革的历史嬗变,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明显扩大。从制度变迁的视角看,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变迁体现了权力与制度的互构关系:权力秩序呈现出从集中管控到分权治理的特点,制度模式从国家本位到多元导向的发展趋势。受路径依赖和高等教育供给制度的影响,我国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在变迁过程中产生了宏观鼓励与微观约束、临时性制度过多与总体性制度欠缺、外部放权和内部集权等多对矛盾关系。在当前我国"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迫切需要加大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力度,实现从行政主导型的制度变革转向发展驱动下的高校自主性治理改革。  相似文献   

9.
在去行政化改革背景下,完善高校办学自主权制度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高等教育法》就高校办学自主权制度进行了基本规范,但相关立法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落实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促进高校去行政化改革,《高等教育法》应以高校自治与政府干预平衡、权力法治、办学民主基本原则为指导,确立控制政府权力和保护高校权利的法治理念,完善办学自主权保护和约束立法,完善政府办学干预权控制立法和制定保障社会中介参与办学立法规范.  相似文献   

10.
1993年2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  相似文献   

11.
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上个世纪80年代,高等学校的改革比较活跃,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和优秀的教育家.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以教育体制改革为中心,将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实行校长负责制作为主要任务,取得积极成效.重温这一历史,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需要继续解放思想,优先进行教育体制改革,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实行教育家办学.  相似文献   

12.
当前,受政府高权管制思维和高校治理能力不足的“双重束缚”,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面临着沦为政府规制强化的工具和合法化“外衣”与侵害高校自治权限的风险。与此同时,高等学校自主办学能力的低下则进一步制约了“放管服”改革的实施。《高等教育法》第32条到第38条规定高等学校享有办学自主权。办学自主权的落实呼唤政府监管模式的重塑与高等学校自主办学能力的强化。一方面,破除管制型政府的窠臼,促进高等教育管理领域法治型政府、责任型政府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增强对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监管体系的合法性控制,明确政府的法定责任,提升政府的服务能力,真正实现政府权力“放得下”;将“放管服”改革纳入法治轨道,避免地方政府或某些政府部门以“放管服”为名变相设置新的审批权或其他监管权限。另一方面,强化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内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高校自主办学的风险预防与管理体系及法人治理结构,充分保障高校扩权后能够“接得住”。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以来,我国密集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文件,推动教育治理的现代化进程。政府主体在高职教育外部治理过程中承担着主体责任,各级地方政府应尽快让中央"放管服"精神落地,公布地方政府的权力清单、负面清单、服务清单和资格清单,完善高职教育法制和监督机制;通过构建行业企业参与的激励机制,推进高职院校治理体制改革,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调动市场组织合作办学的积极性;此外,还要规范社会中介组织对高职教育的评价,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价的作用。厘清外部治理三方主体的责任,可以促进各方共同推进高职教育外部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科学完备的大学治理体系是提升大学治理有效性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大学治理体系呈现规制化特征,集中体现在政府与大学、大学与院系、学术与行政的治理关系中。造成我国大学治理体系规制化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深刻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的不完善、集体主义文化的过度张扬、大学组织的学术传统不深厚等。基于院校运行的微观维度,新时代推动我国大学治理体系去规制化改革,需要正确认识大学的组织属性,培育学术文化;扩大院系组织自主权力,激发"学术心脏"活力;改革一元化权力运行模式,增强专业权力的影响力,努力探索其变革之道。  相似文献   

15.
应用型本科是以专业为中心、安于教学中心地位、以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培养综合性应用型人才的高等教育类型,是以学科为中心、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型大学和以技能和职业为中心、以培养基础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的重要补充。但从现实来看,数量比重最大、历史状况复杂的应用型本科处在"985"、"211"高校与高职"211"的夹缝地位,目前尚没有专门的细化分类研究,应用型本科要在理论上获得自治、名称上响亮打出旗号,运行上得到"名正言顺"、"名副其实"的政策与资源支持,尚需要国家、省市级政府以及学校自身在内外部治理各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6.
职业院校升格为职业大学是我国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新路径.新升格职业大学有效治理面临定位新、基础弱、易漂移的挑战.理念层面,新升格职业大学应树立层次要求与类型特征相融的目标,打造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互促的格局,权力分配坚持自治性与开放性并存,建构多维度制度要素互补的组织场域.实践层面,外部治理注重形成政府、行业组织、...  相似文献   

17.
潘海生 《大学教育科学》2020,(1):116-119,127
面对新技术新产业带来的工作任务的复杂化、综合化,推进专业群建设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改革的核心内容。经过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校、骨干校以及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和项目的引领,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完成了从初期的以要素建设提升专业群自身能力为主向以完善动态调整和诊断改进机制提升专业群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颁布,高职教育急需立足新时代进行管理创新。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创新能力现状及创新能力薄弱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以推动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提高高职院校在国内乃至国际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