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三、教学目标要反映学生言语实践的行为和阅读文本时心理的变化教学目标即学生在与教师的相互作用下,通过与教学情境的相互作用,预期达到的学习心理和行为结果。因而,在教学目标中应该反映出学生基于文本阅读的言语实践行为和学习心理有怎样的变化,有怎样的学习表现,应达到怎样的言语发展程度等。要做到这些,须基于文本阅读的言语实践活动,力求通过描述学生言语实践  相似文献   

2.
言语是人的一种行为活动,言语智慧是人在这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表达机智、表现艺术以及丰厚的人文素养、人文底蕴。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言语除通过阅读文本获得外,更多的是来源于教师的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行为获取文章中的内容信息和言语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言语表达的智慧.因此,阅读教学设计要以透彻解读文本为前提.  相似文献   

4.
戴巧玉 《广西教育》2012,(1):40+42-40,42
言语是人的一种行为活动,言语智慧是一种言语表达的灵气,而这种灵气来源于文化的积淀。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和丰富的言语实践,以逐步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人情入境,用心细细地读,慢慢地品,深深地悟,激活他们的言语智慧。  相似文献   

5.
苏仕敏 《考试周刊》2007,(26):84-85
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突破完全依赖于学生的词汇知识和语法结构等言语因素的传统的观点。一些非言语因素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从学生的学习动机、性格特点、文化差异和阅读技巧等非言语因素方面着手,分析这些非言语因素在影响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表达力不仅是儿童言语表现力的体现,而且是儿童阅读、思维等能力和儿童个性的呈现。我们说,有什么样的课程取向,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以表达力为主导策划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不仅能促进儿童的阅读品质提升,还能提高儿童的思维与表达能力,体现儿童的个性。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一种言语行为 ,是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增加生活积累的重要途径。有效的培养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 ,而培养阅读能力要把握好语言、心理、文化三个关键 ,这样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培养出高素质的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8.
邵秋硕 《文教资料》2011,(19):162-165
本文在回顾有关早期阅读集体活动的研究成果和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相关理论基础上,以X市S区幼儿园大班三位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法对其在早期阅读集体活动中的课堂言语行为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旨在了解大班早期阅读集体活动中教师言语行为的特点和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陌生化”这一原理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最先提出来的。近百年来,它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解读文本的重要策略和方法。现代阅读论认为:阅读对象是作者言语行为的成果,阅读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领悟其言语发生的特征和技巧,而不是仅仅让读者沉浸到文本所营造的情意空间中去。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阅读教学的陌生化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方面运用。  相似文献   

10.
言语是人的一种行为活动,言语智慧是人在这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表达机智、表现艺术以及丰厚的人文素养、人文底蕴。对小学生的阅读而言,所谓的言语智慧,就是在阅读教学中"言"与"意"的转换活动中呈现的表达智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在获得课文所传播的信息的同时,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才是"更为本质的行为"。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将培育学生的言语智慧作为一种长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曹旭丰 《作文》2023,(8):35-36
<正>当前,新课标改革的进程逐步加快,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系统内,导读方面增加了预习、研讨与练习。在名著阅读方面,由主题式的标题过渡为阅读方法式的标题,其背后的编写意图引人深思。本文基于言语行为视角,以七年级上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朱自清的代表作《春》作为切入口,探究在初中语文教材的言语行为中,如何构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中有了推想相伴,阅读的过程将变得更有趣,阅读的探索性增强,阅读也就变得更有深度。推想,为学生阅读打开了一扇独特的门,激发学生的阅读探索欲望,增强思维的缜密性,开拓阅读的新视角;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换位体验能力、言语运用能力,等等。推想成为学生探索丰富言语世界的钥匙。  相似文献   

13.
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将促进言语能力的发展,言语能力的发展反过来也能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语感就是一种带有感性性质的言语能力,拥有较好的语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如何让语感与阅读能力互促发展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4.
“过程呈现式阅读”,是在阅读中通过评注呈现出阅读期待、阅读发现、阅读反思的过程,即把阅读过程外化为三个步骤:初评、旁批、总评。这一言语行为包含着两个心理过程,一是内化过程,另一是外化过程,即由内而外的过程。在外化过程中,学生将经过内化产生的言语理解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实现和应证内化过程的结果。内化与外化是一种不断发生的循环的心理建构,在这样一个建构性心理过程中,人的心理能量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从而产生更强的心理效果。一、初评:显示原先的阅读视界一篇新的文章进入视野后,学生首先与自己的阅读经验和接受储备作比…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以意义为中心的一种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意义的过程。它要求读者动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言语处理方式与作者/读物展开积极的交流。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必须首先明确阅读的性质和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可能方式。由此,本文就如何实施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非连续性在形式上的片段性和内容指向上的关联性特点,明确了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已经成为阅读常态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基于构建学生的言语形对促进学生言语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探讨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策略,即提供真实多元的文本阅读信息,基于文本意义统整文本信息,引导学生学会共享阅读信息,运用元认知策略发展言语的思维。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通常具有以下含义:1、个性阅读是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能以教师的阅读分析去代替;2、个性化阅读必须凭借文本,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3、个性化阅读要体验,更要思维,力求思维与情感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对言语信息材料的积累、揣摩到对言语信息材料内化的过程,就是其语文能力生成的过程。尤其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只能通过长期地在个体言语生活与阅读实践的活动中才能逐步形成和发展。建构主义重视学生新旧经验之间的意义建构,重视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给优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以众多重要的启示。一、以阅读主体的回归为前提——变教师静态的语言分析为学生动态的言语生活与阅读实践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至今仍然存在:不少教师热衷于对教…  相似文献   

19.
在对外汉语课堂中,教师综合利用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与学生进行交流,非言语行为起着辅助、甚至代替言语行为的重要作用。因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对外汉语课堂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含义、分类和特点;其次,阐述了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重要性;最后,为对外汉语课堂中教师非言语行为的运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包含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的三种言语行为,分别蕴含于说话者的言语表述行为中。言内行为表达着言语行为的表层文字意义,言外行为传递着说话者的言外之意,言后行为隐含着话者言语行为的真实意图。本文通过典型实例,分析言语行为在言语交流中的具体体现、应用,可促进大学英语四级的四级短篇听力理解教学和学生英语言语行为交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