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培养创新人才,离不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想象力的体现即是学生把人脑中加工改造而创造的这种新形象,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文章对学生的想象作文的教学提出注重想象的大胆、合理、健康、美好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王新丰 《考试周刊》2012,(85):58-59
在看图作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的想象力,凭借图画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本文对如何发挥学生“看图作文”中的想象力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想象是思维的特殊方式,作为构成智力的五个因素之一的想象力,是智力活动富有创造性的条件。想象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基本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4.
想象是人们在已形成表象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和加工改造,创造出来并未直接感知的事物新形象。想象力越强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想象力是智力结构的翅膀。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一、根据年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又喜欢直观形象。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时,只有注意他们的心理发展和年龄特征,才能收到较佳的效果。现以《小猴子下山》为例试谈如下。   课文《小猴子下山》,叙述的是小猴子下山掰玉米…  相似文献   

5.
冯艳萍 《现代语文》2010,(10):70-70
如今的社会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大量富有创造性的人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条件。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6.
想象是思维的特殊方式,作为构成智力的五个因素之一的想象力,是智力活动富有创造性的条件。想象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基本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7.
想象作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充分放飞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让他们用手中的笔书写心中所思所想,从而实现内在情感表达的愿望。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音乐是一门想象和联想的艺术。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是想象,培养一个人的创造性想象力,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艺术的想象,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启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在核心素养教育的内涵中,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想象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亚里士多德说:"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可见,想象是创新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指导学生写好看图作文、假想作文、幻想作文、童话故事、课文续写等形式多样的想象作文,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拓性、创造性,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引导学生敢想敢说、敢写敢做,让创新思维的火花在头脑中不断闪烁,让各种创新实践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李莹 《江西教育》2001,(6):44-44
修订后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十分重视在习 作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从“总要求”到“各年级要求”再到“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 题”中,四次提到想象力的培养问题。在习作内容上,指出要“写想象”;在习作指导上, 强调“鼓励学生幻想,写想象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它启示我们:要把训练想象 ,培养学生创造力当作作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创新教育赋予 作文教学的重任。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 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孙艾伦 《教育教学论坛》2013,(30):230-231,217
小学生作文写作应要注重积累;要培养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能力;要勤动脑、动手;要抓住一切机会练笔,充分发挥想象力。激励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不仅能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开阔他们的写作思路。  相似文献   

12.
作文要展开想象 ,这是对作文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想象是思维的体操 ,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驱力 ,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凭借各类作文的想象因素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翱翔于想象王国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创造性。一、挖掘看图作文的想象因素。教学看图作文时 ,要把观察与想象结合起来 ,训练学生细致观察、合理想象。看图作文 ,…  相似文献   

13.
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发展学生的再现性思维,运用联想、同化、迁移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注意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联想的基础上发展想象力,多途径、多方案,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逻辑思维和丰富想象以及适当例题,训练正确的思维方式,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创造力的最显明特点就是能根据已知的去探索未知的。在自然教学中,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积极鼓励学生展开创造性想象,注重实际操作,掌握创造性的技能技巧,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下面谈谈我在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一些做法: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积极地组织学生加强想象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开展“假如——会怎样”的讨论。运用假想性推测是培养训练学生想象力的一种好方法。例如教“地球引力”这一课时,可以启发学生想象,如果地球引力消失,大地会是什么样?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通过讨论,可以使  相似文献   

15.
杭海燕 《考试周刊》2011,(55):63-64
想象力是语言的翅膀。写好想象作文,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良好手段。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具有创造能力的潜质。本文从激发情趣,点燃想象的火花;丰富表象,激励想象的热情;放胆练笔,拓展想象的空间;展示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这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想象作文。  相似文献   

16.
想象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在感知客观事实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的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看出,想象力在学生智力因素中具有重要作用,极具创造性。因此,加强想象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想象作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想象力的一种有力手段,因长期之习,只注重中学以上层次的教学与指导。而小学却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略,尤其是乡村小学,孩子们既不能倾听和感悟到老师循序渐进“导”,又怎能独立自主、扎扎实实地把握其“学”呢?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作为发展创造性想象力的想象作文,应不分层次高低,该始于小学足下。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想象是作文灵感的源泉,只有注入了丰富的想象力,作文才能更优美生动、更有诗意和激情。但是,由于应试教育模式,小学作文教学落入了模式化、成人化的误区,教师过于强调作文技巧、方法的传授,不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为了能在试卷上换取一个满意的分数,学生写什么、怎么写都必须按照教材或教师规定的程序进行,作文变得枯燥、乏味,丧失了童真童趣。而想象作文就不同了,它切合儿童富于幻想的天性,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儿童的约束,为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老师应解放思想,大胆放手,首先让学生的思维能够放得开,能够纵横驰骋,然后再  相似文献   

19.
庞然 《广西教育》2011,(17):43-44
想象力是思维的重要方式,学生的写作欲望靠想象来燃烧,观察力靠想象来培养,立意新颖靠想象去创造,思路靠想象去拓展,人物形象靠想象去塑造,语言的色调靠想象去渲染。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想象力的培养是教师对学生在知觉、思维方面的基础能力的培养,也是激活课堂教学的手段之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使学生在想象中自由发挥,获取新的知识,让头脑变得聪明、思维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