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着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就读于起始年级的小学生和初中生,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3个科目将统一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以最受关注的语文教材为例,教师强烈意识到,语文教学承载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获得新知识、启发学生思维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主题检索"教材统编"获得期刊774篇,获得博硕文献79篇,其中20篇文献将视角聚焦到"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文本内容、教材编排等方面进行细化分析研究,统编教材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在内容、教材编排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以期为小学一线语文教师合理运用"部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进行有效教学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李雪洁 《教育学报》2002,(11):20-25
新世纪版历史教科书紧扣课程标准精神 ,改变了传统教材“难、繁、偏、旧”的弊端 ,在体系、体例、内容等方面均具有鲜明特色 ,是符合时代要求 ,适应学生发展的教材。  相似文献   

3.
李娟 《中学教育》2009,(7):55-57,54
清末新学制的颁布促进了中学教科书的编译,形成官、私分编教科书的局面。以商务印书馆为代表的民间出版机构编译的中学教科书,注重编写的科学性、体例的创新性、内容的进步性,成为新式中学教科书的范本,并受到清政府的审定。我国当今的基础教育改革,改革教材单一渠道发行的体制,实行国家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和对中小学教材审定制,这与清末民间教科书的编译与审定形成了一种历史的回响与印证。  相似文献   

4.
<正>一、概述:自读课文与阅读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摆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之首位,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适应实际生活所需要的四大基本能力: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根据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体例和特点分析,不难发现阅读和写作俨然构成了教材的主体,特别是其"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设计更加稳固了阅读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科教材统编统用、三年实现全覆盖的要求,2017年秋季学期,全国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使用以上三科"教育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即统编教材。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必须要更换使用了十几年的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以下简称北师大版教材),开始教授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教材(以下简称部编教材,且本文只就两版教材七年级上册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
李雪洁 《学科教育》2002,(11):20-25
新世纪版历史教科书紧扣课程标准精神,改变了传统教材“难、繁、偏、旧”的弊端,在体系、体例、内容等方面均具有鲜明特色,是符合时代要求,适应学生发展的教材。  相似文献   

7.
正统编版教材不同于传统的语文教材,它以单元为载体,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排的编排体例,将"工具性语文"与"人文性语文"融于一体。这样的编排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如何实施统编版语文教材的教学,落实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排旨趣?笔者认为,引入"项目化学习"的概念,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潜质,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从浅表走向深度,从零碎走向融通。  相似文献   

8.
由国家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的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教科书,主要叙述我国境内从人类的产生,到鸦片战争爆发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中国古代历史。新教科书的编排体例及选取的学习内容与传统教材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用此教科书时,应该认真研读和正确理解《历史课程标准》,以课标指导教学,在教学中落实课标规定的课程目标。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参考以下五点进行教学:一、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中体验和感知历史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综合性的特点,教学中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学习历史。历…  相似文献   

9.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所编的北师大版的《历史》教科书是教育部规定的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正式使用以来得到广泛的好评。本文联系新课程教学及学生学习实际,对本套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普及程度及作为中考依据提出两点反思:一是目前普及程度不高,二是不适合作考试教材。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给人的总体感觉是紧扣新课标(2011年版课标),便于学生学习,内容生活化,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课程的基本理念.新教材继承了原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编写体例,但内容的呈现方式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历史教科书是以青少年学生为阅读对象,它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依据,是教师施教的主要凭借。因此,历史教科书的编纂要更多地考虑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和历史教学法的理论因素。人教社新编历史教材在体例结构上作了大胆的创新,创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体”。  相似文献   

12.
一、冀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体例结构 让小学生一入学就喜欢语文,打好语文的基础,培养初步学语文习惯,这是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努力追求的最佳境界.为此,冀教版语文一上教材以学生认知需求和素养形成为线,努力通过教科书中"我学语文真快乐"、"认字与学拼音"、"课文"、"综合学习"、"口语交际"五个版块的内容设计,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亮丽的底色.  相似文献   

13.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以下简称实验教材)的教学内容、编写体例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修订而成了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修订后的教材,优化了知识结构,既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形成必要的数学技能,又...  相似文献   

14.
教材是"教"之本,更是"学"之本.教材的体例、结构及呈现方式是教科书的外显标志,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上、设计上的问题,而且集中、突出地反映了教材编写的指导理念.我国传统的语文教材或为选文型,或以主题、文体、技能组元:从组合方式来说,或分编,或混编,都没有真正体现语文科的性质.为贯彻新课标理念,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考虑,建议高中语文教材按语体编写.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历史"模块-专题"式课程结构的重大变革在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个层面体现了全新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这是高中历史课程内容体系的大破大立,是对传统课程设置模式与教科书编写"系统性"的挑战。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和大象版等各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呈现出"模块-专题"体例的鲜明特点,在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领域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体例的争鸣。  相似文献   

16.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以单元的形式出现,作为每个单元学习的总结。它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本单元的概括和主要学习任务的讲解。文章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19年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小学五年级下册为研究对象,在仔细研读和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总结了部编版高年级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学习教材的特点。现行部编版高年级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学习教材在内容上具有紧扣单元主题、密切联系生活、跨越中外文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文章尝试着提出了一些口语交际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7.
部编版教材已经启用三年了,这三年间教材也有调整与完善。部编版历史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最明显的改变就是注重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应聚焦教材变化,挖掘其中深意,提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高强  黄莉婷 《文教资料》2021,(2):229-231
随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出台,教育部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将历史课程结构的构建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紧密结合,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与内容,精心设计与之相匹配的高中历史统编版教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构成,承载着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为例,分析编写体例的特点,阐释统编版教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困难与挑战,理清教材的基本体例和结构,以便创造性地使用该教材。  相似文献   

19.
兰尧 《辽宁教育》2018,(1):36-38
目前,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教材的更换带来了扑面而来的清新气息,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留足了广阔的空间,但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教育教学提出了巨大挑战。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采取"显隐结合、多维展开、螺旋上升式"的编写体例,更加贴近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20.
郑晶晶 《教师》2020,(12):20-21
部编版教材的推行打开了教学的新思路,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要立足部编版教材的各项改变,来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向,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夯实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发挥语文科目"以文化人"的作用,进而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奠定基础。因此,文章以此为出发点,对当前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分析了语文教师所要具有的相应素养和教学策略,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部编版教材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