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中小学教材出版体制正在进行大 规模的改革。而我国台湾地区的出版业也正在经历着一场类似的变化。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出版科研访台团在去年元旦前后对台湾地区出版业进行了一次访问。在访台期间,为了解台湾地区教材出版改革的有关情况及其发展趋势,我们特地对台湾康轩文教事业、五南图书公司、三民书局等专业教育出版单位进行了访问考察。他们的教材出版改革情况及其影响,对我们的教材出版改革应当有相当多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日前,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关于加快出版传媒集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新闻出版总署首次针对出版传媒集团的改革发展出台专门的指导意见。在大力推动新闻出版行业改革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的时刻,在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发布加快出版传媒集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对进一步促进出版传媒集团科学健康发展,指导出版传媒集团不断做强做大,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马庆生近日到广西人民出版社、广西民族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广西区新华书店就出版工作进行调研。在上述单位,马庆生分别与社店领导、部分编辑、策划营销人员座谈,听取出版工作情况介绍,畅谈广西出版改革与发展。马庆生充分肯定了广西出版工作在“九五”期间取得的优异成绩。同时强调,广西出版业不能躺在过去的成绩上停滞不前,必须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意识,把广西出版业做大、做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行出版改革。不改革,出版无出路;不改革,出版不发展;不改革,广西出版在全国无地位。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中国出版业战略性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刚刚跨入新世纪之际,许多出版人都在思考着一个共同的大问题:周世纪的中国出版业究竟向何处走,又会面临什么形势呢?对这个问题可能有见仁见智的不同看法,本文着重从出版体制、经营策略、科技进步、人才培养四个方面,谈一点不成熟的见解,以就教于出版界同仁。一、中国出版体制的改革走势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的出版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与全国其他行业体制改革的进度和国际出版界的竞争态势相比,中国出版体制的改革相对滞后,与国内、国际的大形势不相适应,必须加快改革进度,以免在国际竞争中陷于被动。笔者认为,Z…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我国出版行业围绕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目标,坚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理念,加强数字出版,全面深化出版改革。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说,"改革是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已进入第二轮改革的重要时期,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2013年,我国出版行业呈现出发展、变化、融合、上升的趋势,我国出版行业在融合中大发展,大部制、大数据、版权保护、集团化发展、数字出版基地建设、出版高端人才培养、全民阅读、书香社会等都成为重要的出版景观,值得我们一一盘点。  相似文献   

6.
作为"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中国出版走过了看似平淡的一年。改革与发展:推动出版强国建设2010年1月的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提出"要把做大主体、做强主业作为出版企业的发展方向""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建设出版强国,成为  相似文献   

7.
最近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各方面正在大调研,研究各行各业需要在改革发展中解决的问题.我也参加了相关调研,主要关心出版方面的重要问题,包括建设小康、文化建设、全民阅读、书香中国建设、出版产业政策、新闻舆论工作、国际出版竞争、公共文化保障、出版体制改革、出版融合发展、两个效益的统一问题、出版市场管理、出版国际合作等重要问题.从出版机构和出版企业的角度讲,主要是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解放文化生产力,重点解决好机制问题、投融资问题、新业态问题,以及人才政策、管理规范、职工利益等问题.应该说,全行业都在谋划新时代新闻出版业的大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召开这个会,体现出了对民营书业发展的关心.面对新的形势,大家集聚一堂,探讨民营书业在新时代发展的路子,非常必要.希望大家抓住改革发展这个主题,聚焦民营书业发展中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帮助国家作决策,引导民营书业谋发展.  相似文献   

8.
根据十三大的精神,加快和深化出版改革,确实是当前应当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思考问题,我想回顾一下四川出版社改革的情况。四川出版工作较为重大的改革有四次: 一次是突破了“文革”前规定的地方出版社的“三化”方针,试行了“立足本省、面向全国”的新方针,使四川出版事业异军突起,获得了大解放。可以说,川版图书能有今天的繁荣局面,靠的就是这个方针。这是地方出版方针的一次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9.
中央颁布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科学地分析和阐明了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及方针原则、目标任务。至此,包括出版改革在内的文化体制改革已进入到一个关键阶段。在此大背景下,新疆的出版改革,尤其是民文出版改革,与全国的出版改革一样正面临着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有利于加快出版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安全,关系到先进文化的传播和出版业的繁荣与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包括出版改革在内的一系列指导方针和决策部署,为出版改革指…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提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这为我国出版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出版业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坚持正确出版导向的同时,积极推进出版改革,将出版产业做大做强。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改革坚持以邓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作为改革成败的标准,不断探索,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这些经验为我国出版业改革提供了许多可资借  相似文献   

11.
出版改革需要探索、前行、深化,同时出版改革也需要回顾、总结、反思,因此,稳步推进在当前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出版业随着改革的大潮已经走过30多个年头,出版社启动转企改制也已经10年了,至今,形式上的转企改制工作已经完成。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版业的改革目标将如何设定,改革的思路将如何确定,改革的步子将如何制定,是摆在我们出版人和管理出版的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文化要大发展、大繁荣,发展的标准是什么,繁荣的标志是什么,这更是值得我们出版人去观  相似文献   

12.
从服务到引领:教育出版的双重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出版改革一日千里,市场化的改革取向、教材教辅政策的变化引起了教育出版的一阵阵轩然大波。有人形容如今的教育出版是处于“爱与痛的边缘”,因为它既是令众人馋涎欲滴的一块甜美蛋糕,同时由于太多太滥而备受市场与读者的检验和考验。在这种纷繁复杂的局势下,一些注重长远发展的教育类出版社已经开始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做教育出版?教育出版的使命到底是什么?一、教育出版使命的认识误区对教育出版使命的认识,不同出版社各不相同,大家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但从总体情况来看,这些认识中仍存在两大误区:第一大误区是将…  相似文献   

13.
新年话改革     
最近,从湘西归来,接到滕明道同志来信,说《出版工作》明年将开辟《改革笔谈》专栏,就出版工作各个方面的改革进行探讨,嘱为专栏写一篇文章。《出版工作》在新的一年里开辟这个专栏,为出版界朋友提供一个公开发表对出版改革意见的园地,广开出版改革的言路,百家争鸣,活跃出版改革的思路,对出版改革作有益的探讨,促进出版改革加快步伐,使出版改革真正深化起来,这无疑是件大好的事情。说到改革,谁都不会忘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功绩。1978年12月,粉碎“四人帮”后两年,我们党恢复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恢复了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决定了工作重点的转移,向全党、向全国人民、向全  相似文献   

14.
声音     
<正>8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参观第23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刘云山指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出版战线责任重大。要把建设出版强国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加快改革发展步伐,调结构、补短板、重质量,不断提升我国出版业的整体实力、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坚持内容为王、突出思想内涵,加强出版规划和选题策划,宣传好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传播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深化出版体制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图书价格改革是整个出版改革的组成部分.1984年中央作出<关于加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价格是最有效的调节手段".在国家加快改革的大形势下,出版领域开始了出版社的改革,顺其势又启动了图书价格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一、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出版社是精神产品的生产单位。长期以来,人们都是把出版单纯作为意识形态活动来对待的,包括出版科技图书的科技出版社也不例外。由于属于敏感单位,国家对出版社管理得较死,出版社没有多少自主权,所以,改革的难点较多,改革的风险也大。既然如此,那么,不改革行不行呢?可以肯定地说,不改革是没有出路的。特别是像我们这样没有教材教辅出版任务的出版社,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在改革的初期,我们意识到,继续走计划经济的老路不行了。出版社虽然还戴着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7.
台湾中小出版社占绝大多数,去年底城邦出版集团成立,在台湾出版界有如引爆一枚巨弹,产生相当大的震动。出版单打独斗的时代是否已经结束?出版“大鲸鱼”的出现,难道真的会蚕食和鲸吞其它中小出版业的生存空间?现在是否应检讨和改革出版结构了?虽然出版集团的成立究竟会给台湾出版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许多人还在走着瞧,但大出版和小出版孰优孰劣,作为小出版的“小虾米”又该如何求生存,却在业者中出现热烈的议论。 有人认为,出版业集团化在欧美早已盛行,不可否认大有大的优势和方便。大出版集团资金雄厚,出版资源丰富,在编辑方针及发行量上较无后顾之忧。以  相似文献   

18.
出版改革需要面对的新环境、新挑战、新间题很多,这就要求像《出版广角》这样的业内媒体,不但要跟上出版改革的步伐,更要站得高,看得远,在策划重点栏目的时候,超前量尽可能大一点。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本文结合目前出版业的发展现状和困境,从出版质量、出版创新、出版合作等三个维度论述了出版人应该如何牢记出版初心,践行出版使命,紧跟时代步伐,做好精品出版,以更好地服务人民需求,服务行业和国家需求.  相似文献   

20.
出版供给侧改革的目标在于解决图书市场供需结构不匹配的问题,它对出版伦理在生产、流通与消费诸领域的价值重构提出了要求.当今,互联网成为重要的生存阵地,经济文化“广义虚拟化”,大数据分析成为重要决策机制,出版供给侧改革的良序发展在此基础上能够校准供需关系,化解出版伦理失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