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2 毫秒
1.
本文主要通过批评性话语分析电视化妆品广告和减肥品广告语篇的语言形式,运用Fairclough的三维话语分析模式和Halliday元功能理论相结合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具体从电视广告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的统一体进行分析来揭示语言与意识形态和权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梵·迪克话语分析理论填补了新闻学中对新闻话语本身研究的空缺,为新闻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闻话语分析理论在国内对还处于推介阶段,少有人对话语分析理论在新闻研究中的适用性有着批判性的探讨。要深入新闻话语分析,学者要有语言学和新闻学的跨学科背景或采取多领域学者合作研究的方式,并且不只是停留在新闻文本分析,更要深入新闻实践过程,以运用话语分析理论这一新视角将新闻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推向更高层次。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近二十年期间引起较大争议的跨文化广告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爱德华·霍尔的高低语境模型作为理论框架探究其争议原因;通过分析品牌与目标国的语境,结果发现存在图腾文化的消极使用、女性形象的贬低和民族中心主义的强势三大争议点;最后提出在广告制作中应提前了解且尊重文化差异,避免图腾文化消极使用、避免物化女性、消除民族中心主义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也带来了社会文化的变革,弹幕视频作为一种新型交互视频,为企业的营销推广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以弹幕视频广告为研究对象,借助费尔克拉夫的三维话语和韩礼德元功能理论相结合的话语分析框架对弹幕视频广告的广告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阐释弹幕视频广告话语及其背后的权力关系、社会结构及文化因素,厘清弹幕视频广告的话语组织规则,以期对弹幕视频广告在产品营销上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为企业利用网络平台创新广告形式,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网络营销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郑奕 《东南传播》2012,(3):97-99
在西方学术界,文体学作为广告话语研究的一种视角已被广泛运用。这种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对广告"语言"本身的分析,通过对广告文本的语音、语法及修辞等细微层面的分析,探讨广告话语修辞与传播功能之间的关系;其二是对广告"语域"的分析,也就是将广告文本置于更为广泛的社会语境中进行分析,从而寻找最为有效的传播方式。文体学作为广告研究的一种范式,不仅能够从微观的语言层面进行广告文本的话语分析,也能够从宏观的社会语境层面进行探讨。这种双重的阐释功能,为广告学研究中指出了一种新的理论路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2004-2018年CSSCI数据库八本新闻传媒类期刊的相关论文,以点带面,从媒介类型、研究题材、借用理论、研究方法等四个方面,描述话语分析在国内新闻传播领域运用的概况。并在此基础上,探求话语分析对国内新闻传播领域学术研究的促进和提升,并对传媒话语分析的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互文性是广告话语分析的一个重要维度.本文认为,在广告话语传播过程中,媒体促进了广告话语、新闻话语和群体话语等话语类型的相互借用与转换,加剧了话语类型转换过程中的权力和话语权博弈.受众对广告话语的理解具有认知性,受互文性影响,这种理解可以是一致型的,也可能是偏离型的.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6,(12):9-14
借助话语分析和质化内容分析的方法,研究发现,从2008北京奥运会到2012伦敦奥运会,企业奥运广告的话语特征发生了四个转向:广告主角从奥运明星转向普通人,广告主题从彰显拼搏与梦想转向突出热爱、行动与坚持,广告视角从强调比赛结果转向关注运动过程,广告价值观从为国家荣誉而战转向个人价值实现。广告话语特征的转变意味着中国社会体育理念的变迁—从以竞技为核心、以结果为导向转向以实际参与和过程享受为重心,体育不再只是实现国家梦想的手段,开始回归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功能语言学基础、认知转向和批评转向,构建了多模态认知批评话语分析模型,以模型为基础,对河北红色旅游宣传片进行了话语分析,并结合话语分析结果,依据互动传播模式和系统传播模式,从传播学的视角探讨河北红色文化对外传播的策略,拓宽了新时代红色文化研究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10.
田丽 《青年记者》2024,(1):80-86
“何为新媒体”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厘清概念是深化认知的前提。本文摒弃本质主义的定义方式,用话语分析的方法考察中西方文献中的新媒体语境,提炼新媒体作为介质工具、媒介产品、传播方式、表达方式、产业组织和文化权力等六种话语,并从媒体演化的实践中总结演化规律和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11.
话语分析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主要关注语言或是符号在社会语境中的使用过程。话语分析不但是关注话语或是文本中的语言特征,话语生产、流转和消费过程中所体现的权力实践也是话语分析关注的重点。话语分析的中的理论以及话语分析的方法无疑为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从语境的角度探析软文的特征——以直邮杂志广告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特殊的广告文案,软文的定义颇具争议。但是谁也无法抹煞软文的重要作用。本文以直邮杂志广告为例,从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的角度对软文的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大众传媒话语分析的理论、对象与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众传媒话语分析具有语言符号学和文化符号学两个理论向度。前者涉及到对传媒话语的表层结构、言语行为、会话含义和修辞策略等方面内容的分析,后者涉及到对传媒话语的意识形态及文本“深层结构”的探讨。可以使用的研究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认知分析法、社会文化分析法、批评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等。传媒话语分析是将普通话语分析理论应用于大众传播研究的一个新领域,随着与此相关的研究在我国逐步展开,这一研究领域将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话语分析是一种语用研究方法,赋予了理解新闻的新路径。本文以《南方人物周刊》的新闻语篇为研究对象,结合话语分析的经典理论范畴,通过详细的文本分析来探讨《南方人物周刊》人物类新闻写作的一般规律,探求其话语制作的基本特征以及事实建构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5.
田建国 《新闻传播》2009,(10):131-131
话语分析理论是符号学方法论在大众传播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对大众传播研究有着深刻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特别是以梵·迪克为代表的话语分析理论.对大众传播中的新闻媒介进行了从文本到语境的深入研究.对整个新闻传播学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争议广告 争议广告是因在其广告内容、表现形式或传播形式上存在与法律法规、社会道德、公众审美等不和谐而引起广泛争议的一类广告。  相似文献   

17.
积极话语分析(PDA)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J.R.Martin教授于1999年在英国伯明翰批评话语分析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的命题,积极话语分析的视角强调我们要弱化冲突、强化和解,使话语理解者对于话语生成者观点的接受度有自由选择权.在话语分析的目的上,相比于批评话语分析(CDA),积极话语分析主张建构性或建设性的分析活动,而不是消极的批评,主张设计或建构,而不是批评话语分析的解构,①从而建设一个和谐友善的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8.
邢勇 《新闻界》2009,(2):143-145
纪录片话语研究是媒介话语研究中的一个分支,主要是运用话语理论和话语分析的方法来揭示纪录片发展背后的权力与控制问题.现阶段相关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纪录片的研究,另一个是关于话语与话语分析的研究.这两个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出现了相互融合和渗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自概念隐喻理论被提出以来,在语言学界激起强烈反响。通过梳理众多学者对概念隐喻理论的研究案例,探讨其与话语分析结合后的诸多研究路径,包括对政治、经济、文学、宗教、教育等不同领域的语料研究,指出概念隐喻理论在话语分析中的广泛应用,为其他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在输送过程中其自身也不断得到调整。  相似文献   

20.
基于语料库对《中国日报》中关于“双碳”的新闻报道进行话语分析,采用语料库与话语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主题词、主题词搭配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其次,结合态度和资源角度分析中国国家形象的特征。最后构建出对外报道“双碳”话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