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谢新洲  杜娟 《现代传播》2008,28(2):122-125
本文从我国当前手机电视监管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手机电视的融合业务与产业分立监管的矛盾,制约手机电视产业顺利发展的政策因素及广电和电信部门在手机电视监管上的博弈.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解决我国手机电视于现行监管问题的具体思路:立足我国手机电视发展的现实需要,打破行业壁垒,制定合理监管政策;适应技术发展,加强动态监管;转变监管理念,体现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2.
卢迪 《视听界》2013,(6):36-39
CMMB是ChinaMobileMultimediaBroadcasting(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的简称,主要面向手机、Pad等小屏幕便携手持终端以及车载电视等终端提供广播电视服务。作为手机电视的行业标准,CMMB是广电行业重要的新媒体形态,也是我国移动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其独特的优势和行业特色。本文在网络融合和业务融合的视角下,对CMMB的广告经营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随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博客、播客等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广电行业依靠广告收入和有线电视收视费的单一盈利模式正在改变。其中手机电视能够随身携带,自动接受、自动点播,手机电视正在成为广电部门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对于传统的传媒行业来说,广播和电视是其最具有代表性的行业,因其用户量庞大、行业优势明显,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行业领导者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大数据以及融媒体技术作为时代新兴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中,这也使得传统广播、电视行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从广电的发展角度看,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应对大数据及融媒体技术进行不断的探索,并将其与传统的广播、电视行业相结合,以使其符合当下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5.
试析当前手机电视发展的盈利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当前手机电视业所采取的运营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该产业运营的分阶段发展策略,指出手机电视的盈利模式只有结合行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积极、灵活地把握受众需求和自身盈利二者的侧重,才能正确应对各类市场问题,确保整个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融媒体能够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各自优势,变单一媒体竞争力为多媒体共同竞争优势。应对媒体融合,广电行业要积极引用智能化技术,以进一步增强市场的活力。本文分析智能化技术给广电行业带来的变化,提出了融媒体时代下智能化技术在广电行业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7.
我国手机电视从诞生伊始便受到了业界与理论界的普遍关注,然而其发展现状却并不尽如人意.论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手机电视业务目前所具备的优势、存在的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SO、ST、WO与WT策略,以期进一步厘清发展我国手机电视业务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采用迈克尔·波特提出的“驱动产业竞争力的五种作用力模型”,对我国手机电视产业竞争状况进行分析,试从一个横断面反映目前我国手机电视产业的发展现状、竞争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我国手机电视媒体行业竞争趋势。  相似文献   

9.
上海地处我国手机电视产业发展的核心地带,其发展速度和规模都将对国家相关产业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手机电视跨越广电、电信、电子通信、设备制造等诸多领域,高度复合性的人才需求使得能够满足该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捉襟见肘,人才专业素养的缺失成为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制约手机电视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针对这一问题,本课题选取国内第一家全网运营的手机电视运营商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发放问卷和深度访谈的方式,重点调查上海市手机电视人才的职业环境和各岗位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以期在手机电视专业人才培养和行业用人需求之间寻找契合点,创新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上海乃至全国的新媒体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非常发达,信息流通的量以及速度飞快,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日益紧密,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大数据就是当代产物,广电行业在运行过程中同样会产生大量数据,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合理挖掘,进而充分发挥其商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结合传统广电行业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将大数据应用到广电网络中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广电网络转型策略,以期能够促进广电行业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1.
岳宏远 《传媒》2008,(10):47
手机电视在广电与电信双方共同推动下,围绕奥运做出了很多文章。但奥运过后,手机电视会如何发展?广电与电信在融合进程中谁将占据主动?  相似文献   

12.
缪剑波 《视听界》2009,(6):100-101
近年来,网络电视、网络广播、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快速崛起,广电媒体悉心经营的版图正一点点被蚕食。如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重塑优势,尤其是在舆论引导上保持强势话语权,成为广电媒体不可回避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我国广电有线网络行业的未来发展。【方法】文章在充分研究广电有线网络行业的现状基础上,分析了算力、广电5G、高清超高清电视技术、文化数字化战略、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等给我国广电有线网络行业带来的重要发展机遇,以及广电有线网络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结果】【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力度夯实基础设施、完善5G网络服务配套体系、打造智能融合网络、加快推进国产化替代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萱 《采.写.编》2022,(6):133-135
随着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手机及其他媒介,正在以各种方式相互渗透、融合,比如网络小说、影视同期书等。本文将通过对影视同期书的类别分析,探求其发展的特点和优势,针对市场上影视同期书的现状,提出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应对策略,从而梳理影视同期书的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15.
彭若男 《视听界》2011,(6):33-35
面对网络、手机、微博等新兴媒体的渗透,城市台如何增强新闻传播力,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是我们必须直面的课题。近年来,苏州广电总台充分发挥电视的优势,主动融合新媒体,不断强化电视新闻的创新能力,沉着应对,奋力突围。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的媒体融合趋势之下,广电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程度不断提升,不仅为广电事业发展提供了方向,也对广电媒体机构的工作提出新要求。而广电媒体在媒体融合中的发展还存在行业监管不足、行业机制与环境不相适应、融合发展理念滞后以及核心资源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本文将重点针对广电媒体在媒体融合中的创新发展策略展开分析,旨在助推传统广电媒体迎合时代发展趋势,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饶小燕  郭玲 《今传媒》2012,(8):81-82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手机电视发展中广电模式和电信模式的概况,在予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手机电视发展中的挑战:市场需求小、资费水平高、内容缺乏吸引力,最后提出了分析了目前我国已建成的手机电视播控平台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金妍 《青年记者》2016,(24):76-77
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渗透和改造已成为常态,“广电+”这个说法来源于2015年的热词“互联网+”.何谓“广电+”?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在2015年广电改革发展高层论坛上比较清晰、明确地阐述了“电视+”或“广电+”的概念,他认为可用“电视+”或“广电+”来概括广电的全面转型升级,其中最迫切的意思就是“+互联网”,就是要拥抱互联网、占领主阵地.要通过“+互联网”,尽快实现广电技术、内容、业务、形态、功能等各方面的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广电的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①事实上,电视早就开始了与互联网的融合之旅,互联网发展初期,电视提出“内容+渠道”的发展战略;国家“三网融合”政策推动下,又提出“内容+服务+平台”的发展战略,电视加快了与互联网的全面融合;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电视提出了“全媒体”战略,终端融合更多样,手机电视、微信、微博、客户端等纷纷登场,电视内容的接收由电视机转向更为自由方便的电脑、手机等,“广电+”成为电视转型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版权是广播电视的战略资产,是广电行业发展壮大、基业常青的基础与核心。在美国,文化产业被称为版权产业,版权对于广电媒体的基本配置作用可见一斑。与发达国家媒体相比,我国的版权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水平亟待提高。从本期开始,我刊将刊载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版权委员会及中央电视台版权管理部同仁们撰写的系列文章,这些文章以版权管理与电视事业产业发展的关系为切入点,在文化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尝试对我国电视行业版权管理中的一系列问题,如电视版权技术化管理的现状、电视台音乐使用付酬、电视版权管理信息化建设、电视版权合同管理体系建设、电视节目版式的版权保护等问题进行探索,在推动我国电视行业版权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规范化的过程中,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路,以供广电行业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0.
(接上期) (三)技术标准的冲突 对于新媒体行业来说,标准可谓是行业发展的命脉和基础,掌握了标准也就掌握了行业发展的主动权,因此在新媒体领域,标准争执一直异常激烈.无论是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长达10年之久的博弈,还是手机电视标准领域广电和电信的争夺,其背后的问题是利益之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