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前,在全国各大城市,都市类报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都市报发展进入后成熟期,同质化现象已从不同报纸之间扩大到报纸内部,处于困局中的都市报人开始探寻解决办法.向主流媒体转型成为众多都市报的新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展开了各种努力和尝试.  相似文献   

2.
整体销量下降都市报仍居首位 世纪华文是对全国报纸进行全方位监测研究的第三方机构,目前监测全国五大区域60城市都市报零售发行和部分报纸的订阅发行,所监测的城市既包含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一线城市,也包含省会城市、各省中心城市,以及一些三、四线城市. 纵观我国都市报发行市场,呈现如下几个鲜明特征: 1.都市报销量排名仍居首位 都市报一直是我国报业市场的重头戏.世纪华文所监测的2012年全国60城市备类报纸销量指数排名显示(如图1),都市报销售指数为71.93%,排在首位,远高于时政类、生活服务类、财经类、IT类报纸等.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全国各大城市,都市类报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都市报发展进入后成熟期,同质化现象已从不同报纸之间扩大到报纸内部,处于困局中的都市报人开始探寻解决办法。向主流媒体转型成为众多都市报的新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展开了各种努力和尝试。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集中度、市场进入壁垒和产品差别化等指标,分析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都市报发行市场结构。研究表明,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都市报发行市场结构呈现"三高"和"三缺乏"特征,即都市报发行市场集中度很高,缺乏跨区域竞争优势;市场进入壁垒很高,缺乏市场退出机制;报纸趋同程度较高,缺乏差别化竞争。上述发现对于优化都市报发行市场结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外部原因和发行、广告、营销、人才以及内容等内部原因两方面分析了<半岛都市报>崛起的原因,并且将其与同一市场上的主要同类报纸进行了各方面对比,以期总结<半岛都市报>成功的经验,并希望能对新兴报纸进入陌生市场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靳波 《青年记者》2008,(13):66-67
本文中的"都市报",是指以城镇居民为主要发行对象的生活服务类报纸,如晚报、晨报、便民报等.目前我国都市报运营中存在一个突出的特点:市场化运作程度较高,报纸发行价格普遍远低于印刷成本,报社主要依赖广告收益来弥补发行环节的亏损.显然,广告运营在都市报的经济效益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就此方面业内普遍关注的几个问题,与大家一起讨论,旨在抛砖引玉,共同探求破题良方.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华西都市报》为代表的都市报在中国大地兴起,各地纷纷创办都市类报纸或对报纸进行改版使其向市场靠拢,从而使中国的都市报进入到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都市报的兴起,不仅仅是办报理念上的转变,而且在发行方式和经营模式上都引发了新的改革,尤其是全新的市场化自办发行模式对原有邮发模式的巨大冲击,更加剧了报业市场的震荡。回顾90年代的大连报业,不能不让人感觉到与南方改革开放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8.
姜进章 《新闻界》2006,(6):19-20
都市类报纸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围绕中心城市发行,依靠广告收入维持再生产,内容反应城市读者综合新闻需求,运营体系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这一类报纸。他们的发展代表了我国报纸产业化的过程,从晚报开始进入市场化发行,到都市报发展成所有报纸要素的全面市场竞争;从广告经营的客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地市报队伍中,有一类非常特殊的报纸——重庆成为直辖市后由原地级涪陵市、万州市和黔江地区党报转型而来的《巴渝都市报》、《三峡都市报》、《武陵都市报》。它们都属于在夹缝中生存的报纸:报纸定性为区域性综合类都市报,而所在地方党委政府仍然要求报纸发挥党报职能,然而报纸不是区委机关报了,发行不能靠行政命令,闯市场的难度很大。《巴渝都市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发行的,  相似文献   

10.
往昔的大连从6月开始,报业市场便展开了发行大战,愈演愈烈.如今,大连各都市报总编辑的手互相握在一起,"化干戈为玉帛",有奖订报不搞了,各社区报纸促销的广播喧嚣声没有了,停止了一些低价促销活动,各报都在办报质量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互相促进,使大连报业走向了公平、有序竞争的繁荣之路.这是大连各都市报吃尽报纸发行恶性竞争苦头、经过充分协商、共同签署<规范大连地区报纸发行秩序合作协议书>后,带来的喜人变化.  相似文献   

11.
都市报纸如何构筑深层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报纸发展的前景虽然广阔,但由于其定位趋同导致同质化竞争,进入门槛较低,必然引发激烈竞争。目前我国的许多城市都是好几家都市报纸并存,如武汉就有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今日快报、武汉晨报等五六家,长沙有三湘都市报、长沙晚报、消费导报、南方财经导报等几家。都市报纸只有经历一个“洗牌”的过程,那些克服了种种弊端、并具有独特魅力的报纸才能生存发展。那么目前都市报纸有哪些问题?在积累了报纸的品牌、人才和发行网络后,都市报纸如何增强生命力,构筑自己的深层魅力?目前都市报纸存在的问题1.缺乏原创性,内容重复,…  相似文献   

12.
正品牌建设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经历了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之后,品牌还需要继续注入新活力,以巩固、维持和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在报纸内容同质化问题日益普遍的今天,内容差异化竞争越来越激烈,走品牌建设之路,已经成为都市报发展的根本途径。《燕赵都市报》是河北省唯一一份在全省发行的都市报,其下属的两个专版"体育天下"和"体育重磅",凭借视觉冲击力强的重大赛事的专题报道、立足于本土联赛的连续报道,以及强大的体育新闻采编能力  相似文献   

13.
也谈自办发行谭军波近两年,都市报的出现给报业带来的冲击,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发行。所有的都市报都采取了自办发行,且不乏成功的例子。通过考察一些都市报成功的自办发行经验,可以找到一些自办发行的新思路。一流人才搞发行这是个观念问题。以往国内的报纸多是由邮局...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农村报刊发行现状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锋  曹英群 《今传媒》2007,(11):22-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报纸发行曾取得了辉煌业绩,上世纪80年代,全国各省(市)委机关报纷纷创办农村类报,大多数报纸发行量达到50万份,不少农村报纸发行量超过百万份,并成立了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农村报纸发行量快速滑坡,近半数农民报停办或改办其他报纸,与城市都市报一派繁荣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15.
宋法刚  毛家武 《传媒》2010,(11):70-71
在都市报迅速发展的今天,都市报在提高新闻报道和发行服务质量的同时,通过周刊吸引了大量读者,有效提高了报纸的发行量和竞争力.报纸扩版、改版成为一种风潮,各种周刊,如汽车周刊、教育周刊、时尚周刊、房产周刊、读书周刊、家居周刊纷纷亮相,每一种周刊与其说对准的是细分读者,不如说对准的是细分广告商.周刊不同于普通新闻版面的生产方式,使广告新闻化依靠都市报周刊风行起来.  相似文献   

16.
报业自办发行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期以报纸为导向的发行手段转变为市场经济时期以订户为导向的发行营销手段,这种观念和策略的转变,使得报业发行真正地进入了市场化运作的轨道。从《南方都市报》为标志开始,到《新快报》、《信息时报》相继出现,新兴报纸发行使“有效发行”理念深入人心。所谓新兴报纸,即以根据市场形势确立自我价值核心,内容专一为某种或某几种分类领域,采用窄幅排版,通过有效发行打破传统报业发行市场格局,赢取自身发展空间的报纸产品。  相似文献   

17.
靳波 《青年记者》2008,(9):66-67
本文中的“都市报”,是指以城镇居民为主要发行对象的生活服务类报纸,如晚报、晨报、便民报等。目前我国都市报运营中存在一个突出的特点:市场化运作程度较高,报纸发行价格普遍远低于印刷成本,报社主要依赖广告收益来弥补发行环节的亏损。显然,广告运营在都市报的经济效益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就此方面业内普遍关注的几个问题,与大家一起讨论,旨在抛砖引玉,共同探求破题良方。  相似文献   

18.
曹海峰 《新闻世界》2008,(9):103-103
众所周知,一张报纸办得好不好,关键看三个指标:采编、广告和发行。就都市报而言,在采编、广告和发行三个环节中,采编无疑是要付出成本的,发行也基本上是烧钱甚至巨亏的,都市报的赢利指标主要是依靠广告实现。也就是说,看上去,只有广告在“挣钱”,这是都市报常态的但未必科学的赢利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都市报内部,渐渐形成一种“广告挂帅”、“广告压倒一切”的观念,采编和发行似乎成了广告这个大佬的可有可无的跟班。  相似文献   

19.
都市报的兴起是中国报业市场化的结果,也是中国报业市场化的标志。在当今的都市报市场上,竞争的气氛空前浓烈,从价格战、人才战、发行数字战到全方位的质量战、时间战、服务战,国内报纸之间的竞争向纵深发展;正值此时,西方几大报业集团的并购、香港创刊了四十多年的《天天日报》因经营不善成为当地第五家停刊的报纸,已预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都市报纸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报业必须在西方传媒大举进入中国前的有限时间内,增强竞争优势,在未来的市场对弈中立于不败之地。 京城都市报竞争空前激烈 北京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  相似文献   

20.
我国以省级晚报、都市报为主的区域性报纸正在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这种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都市报创办子报--城市地方版.近两年来,省级都市类报纸中先后有<燕赵都市报>、<海峡都市报>、<南国早报>、<楚天都市报>等多家创办了地方版.这些地方版的创办,使都市报由大转强,进入了一个运作理念和操作方式不断创新,竞争日趋充分,品牌价值不断提升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