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C3、C4植物叶片结构的差别例1图1是两类不同植物叶片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合理的是A.甲植物可能是小麦,乙植物可能是甘蔗B.甲、乙两种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都是结构完整的叶绿体C.甲、乙两种植物细胞中的光反应都可以为暗反应提供NADPH与ATPD.对于甲植物,CO2不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对于乙植物,叶绿体只存在于叶肉细胞中解析C3、C4植物叶片结构的差别有:C3植物叶片中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维管束鞘细胞以外的叶肉细胞含结构完整的叶绿体,且排列疏松,不呈“花环型”;C4植物叶片中维管束鞘细胞含叶绿体(但无基粒),维管束鞘…  相似文献   

2.
解析 由“甲 乙→丙 H2O”知,甲、乙中必有一种物质为酸,另一种物质为碱,丙则为盐.由“乙 丁→丙 H2O CO2↑”知,丁为碳酸盐,乙为酸.综上可断定甲为NaOH,乙为H2SO4,丙为Na2SO4,丁为Na2CO3。  相似文献   

3.
不少同学对数学命题的逻辑关系一直比较模糊,常常将充分性与必要性混为一谈,弄不清充分、必要条件的逻辑关系而出现错误在同学们的学习中也经常发生.如“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与“甲的充分条件是乙”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逻辑关系;“甲是乙的充要条件”与“甲的充要条件是乙”都表示甲与乙是等价关系,但从充分性的角度来看,前者的充分性是指“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后者的充分性是指“甲的充分条件是乙”.初学的同学特别易出现差错.例1α+β>4,αβ>4,是α>2,β>2,的什么条件?  相似文献   

4.
最近的一次高三数学综合测试卷中 ,有这样一道选择题 :三人互相传球 ,由甲开始发球 ,并作为第一次传球 ,经过 5次传球后 ,球仍回到甲手中 ,则不同的传球方式共有 (    ) .(A) 6种   (B) 8种(C) 10种  (D) 16种该题叙述通俗 ,源自生活 ,背景公平 ,能够反映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是一道好题 .本文从三个不同角度探究其解法 .解法 1 画树形图图 1约定 :在图 1中用“甲→乙”表示“甲”把球传给“乙”;“甲→乙→丙”表示“甲”把球传给“乙”后又传给“丙”,等等 .从图中可以清晰地发现 ,球由“甲”手中发出经过…  相似文献   

5.
一、填空题1.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以相同的速度沿同一水平面向前滚动时.已知甲的动能大于乙的动能,刚乙的密度甲的密度.2.体积相同的钢球和铝球具有相同的速度,吉它们的动能相同,则球一定是空心的.若将它们举高相同的高度,则铜球具有的重力势能一定铝球具有的重力势能.3.直升飞机在空中匀速上升时,它的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总量.(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4甲、乙两物体在距地面同一高度时具有相同的重力势能.若让它们沿同一水平面运动,设甲的速度为36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10米/秒,则甲具有的动…  相似文献   

6.
“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初探阳新县一中明廷尧(435200)“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是现行高中生物课本的重要实验之一。我对该实验教学进行部分改进,效果良好。方法如下:将每个教学班分为甲、乙、丙、丁四组。计16小组。1.色素提取甲、乙、...  相似文献   

7.
例题 图1为对某家族中甲、乙两种遗传病调查后得到的系谱图。Ⅰ4的家庭中没有乙病史,若Ⅲ2与Ⅲ3婚配,则其后代“U”患病的概率为( )  相似文献   

8.
例1甲灯和乙灯的额定电压相同,把两灯串联在同一电路中时,甲灯比乙灯亮,那么因为:()A.通过甲灯的电流强度比乙灯大;B.甲灯两端的电压比乙灯高;C.甲灯的实际功率比已灯大;D.甲灯的额定功率比已灯小.E.甲灯的灯丝电阻比乙灯小解析因为甲灯比已灯亮,说明甲灯的实际功率P实甲大于乙灯的实际功率P实乙,即P实甲>P实乙Pt甲一Uql甲,P$L一U乙人,由于甲灯与乙灯串联,则有:I。一人一I,UMMUL.。、。。。。。。。。:.Hn;Rn;根据串联电路特点有:并一子,l。。,、、。。’、“。、””“UR。”而U.m一*0。,”…  相似文献   

9.
我县今年小学六年级升学考试中出现一道工程应用题:一项工程,甲做3天,乙做7天,可以完成1/2;甲做7天,乙做3天,可以完成1/3。甲乙合做需几天完成?对于这道题.大多数人认同的解题思路是:“把甲做3天,乙做7天及甲做7天,  相似文献   

10.
在解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经常遇到如“甲的b/a等于乙的d/c”这样的条件,由于两个分率所在的单位“1”不同,一般先应转化为甲是乙的几分之几(或乙是甲的几分之几),这类转化很多学生不知从何处着手,下面以“甲的3/4等于乙的2/3”为例介绍几种转化方法,供参考。一、乘除关系法由“甲的3/4等于乙的2/3”可写成:甲×3/4=乙×2/3这一等式,根据乘除法的关系得:甲=乙×2/3÷3/4,即甲=乙×8/9,也就是甲等于乙的8/9。二、包含思维法  相似文献   

11.
题目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只可能是AlCl3溶液和NaOH溶液.现做如下实验:(1)若取440 mL甲溶液与120 mL乙溶液反应,产生1.56 g沉淀;(2)若取120 mL甲溶液与400 mL乙溶液反应,产生3.12 g沉淀;(3)若取120 mL甲溶液与440 mL乙溶液反应,则产生1.56 g沉淀.试通过计算和推理判断:甲为____溶液,甲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乙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相似文献   

12.
1.甲性状和乙性状为细胞质遗传,下列四种组合中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①早甲又舍乙~F】呈甲性状②早甲义含乙~F:呈乙性状③早乙X含甲~Fl呈甲性状④早乙只含甲~F,呈乙性状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在形成卵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遗传物质的分配特点是().①有规律分配②随机分配③均等分配④不均等分配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3,下面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认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编码区能够转录为相应的信使RNA,经加工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②在非编码区有RNA聚合酶结合点③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完全一样④内含子…  相似文献   

13.
乳酸脱氢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酸脱氢酶是在厌氧条件下能够催化丙酮酸接受NADH上的氢,生成乳酸;当动物体体内缺乏葡萄糖时,还可以氧化乳酸生成丙酮酸并经葡萄糖异生途径转变为葡萄糖的一组同工酶.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是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一种有效手段.现已有大量的关于LDH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的文献报道,本文将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问题有甲、乙、丙三种文具,若购买甲2件、乙1件、丙3件共需23元;若购买甲1件、乙4件、丙5件共需36元.问购买甲1件、乙2件、丙3件共需多少元?  相似文献   

15.
1.根据“p=F/S”分析(或计算)液体的 压强和压力 例1 (2004年长沙 市)容积相同的甲、乙两 圆柱形容器都装满水,放 在水平桌面上.如图1所 示,则水对甲、乙两容器 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大小关系分别是F四____ F乙,p甲____p乙(填“<“>”或“=”). 分析:由题意分析知:甲、乙两个容器的横 截面积和高度都没有其确定的值.故我们要比 较甲、乙两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和压力就不能 直接用求液体内部压强和压力的常规方法 1.根据“p=F/S”分析(或计算)液体的 压强和压力 例1 (2004年长沙 市)容积相同的甲、乙两 圆柱形容器都装满水,放 在水平桌面上.如图1所 示,则水对甲、乙两容器 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大小关系分别是F四____ F乙,p甲____p乙(填“<“>”或“=”). 分析:由题意分析知:甲、乙两个容器的横 截面积和高度都没有其确定的值.故我们要比 较甲、乙两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和压力就不能 直接用求液体内部压强和压力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在教学教学中,常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总结出一些有效学习的办法。如分数应用题教学,可引导学生抓住以下两点:(一)确定标准量。确定标准量有两种方法:1.找题目中的关键词在多数分数应用题中都有“是”、“比”、“相当于”、“等于”、等词语,这些关键性词语的后面的本物多是标准本物,值得充分注意。“甲是50,甲比乙多2/5,多多少?”不难看出甲比乙多,那么乙就是标准量。2.看谁和谁比较在分数应用题中和谁比较,谁就是标准量例如:“甲是50,甲比乙2/5,多多少?”是拿甲和乙进行比较,那么乙就是标准量。(二)确定比较量对应…  相似文献   

17.
教师出示题:工厂生产一批产品,甲工人独做 10小时可以完成,乙工人独做 15小时可以完成。如果两人同时合做,多少小时可以完成 ?  练习反馈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列式计算: 1÷ (+ )=6(小时 ),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出现错误。于是,老师再次进行启发。  师:式子 1÷ (+ )的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 ?  生 1:把一批产品总量看作单位“ 1”,甲 1小时完成这批产品的,乙 1小时完成这批产品的,甲、乙合作 1小时完成这批产品的 (+ ),用工作总量“ 1”除以甲、乙工作效率的和 (+ )得到甲、乙合做需要的时间。   教师满意地点头。…  相似文献   

18.
1 “零”与“整”的转移有时在复杂的问题中 ,需把一个局部看成整体的集成块 ,使运算发生转移 ,这种聚零为整的思维方式 ,有利于整体功能的发挥。例 1:有甲、乙、丙三种货物 ,若购甲 3件 ,乙 7件 ,丙 1件 ,共需 3 .15元 ;若购甲 4件 ,乙 10件 ,丙 1件 ,共需 4.2 0元 ,现在购甲、乙、丙各一件 ,共需多少元 ?( 1985年初中教学联赛试题 )分析 : 购甲、乙、丙 1件各需x元、y元、z元得 :3x+ 7y +z=3.15  ①4x+ 10y +z=4.2 0  ②然后企图求三个未知数 ,感到条件不足 ,而题目中不可能再列出第三个方程 ,只好放弃。若能将x +y +z…  相似文献   

19.
有一类“似少条件”的习题 ,按常规思路求解 ,发现未知量数目多于方程数目 .这类习题常使学生感到困惑 ,认为条件缺少无法求解 .其实这类习题可从如下几方面去寻找解答 .一、运用“比例法”在求解“似少条件”类问题中 ,通过某些方程式的除法运算往往能消去一些未知量 ,使已知的一些比值得到有效应用 ,从而消除“条件少”的困惑 .比例法是处理此类物理习题最常用的数学方法之一 .例 1 甲、乙两斜面的斜面长之比和斜面高之比都是 2∶ 1 ,两斜面的机械效率之比是 1∶ 2 .现分别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 F甲 和F乙 先后沿两斜面把同一物体匀速地推到斜面的顶端 ,若 F甲 =40 N,则 F乙 等于多大 ?解析 设甲、乙两斜面长分别为 L甲 、L乙 ,高分别为 h甲 、h乙 ,机械效率分别为 η甲 、η乙 ,物体重为 G,由题意得L甲 ∶L乙 =2∶ 1 ,1h甲 ∶ h乙 =2∶ 1 ,2η甲 ∶η乙 =1∶ 2 ,3又因为 W有 =Gh,W总 =FL ,η=W有W总 =GhFL,则F甲 =Gh甲η甲 L甲,4F乙 =Gh乙η乙 L乙 . 5上述 5个关系式中有 7个未知量 ,似乎缺少条件 ,注意到“要计算的”并非是...  相似文献   

20.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难点。主要是学生对题目理解不透 ,找不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分步求解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例 1.甲、乙二人从 A城到 B城同向而行 ,甲骑自行车 ,乙骑摩托车 ,甲比乙早 2小时 15分出发。乙走了 2小时 ,还在甲后面 11千米 ;乙再走 3小时 ,超过甲 13千米 ,结果乙比甲早 1小时 4 5分到达 B城 ,乙到 B城后立即返回 ,在途中与甲相遇 ,此时 ,甲一共行了多少千米 ?分析 :此题较为复杂 ,如果笼统看 ,就会把前后问题混为一谈 ,无从下手。如果将本题中“结果”前作为一部分考虑 ,“结果”后作为另一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