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案例背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听了一节在五年级上的李清照《如梦令》。课堂快结束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词人的心情。一个坐我身边、表现很活跃、估计也很聪明的学生说出了"词人当时很难受"的答案……【案例描述】一次提问:满脸疑惑……师:现在,请同学们说说词人李清照当时的心情怎样。你怎么理解"沉醉"?生:我觉得李清照很快乐,因为词中出现了"兴尽","沉醉"说明她陶  相似文献   

2.
[案例背景]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听了一节在五年级上的李清照《如梦令》.课堂快结束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词人的心情.一个坐我身边、表现很活跃、估计也很聪明的学生说出了“词人当时很难受”的答案…… [案例描述] 一次提问:满脸疑惑 …… 师:现在,请同学们说说词人李清照当时的心情怎样.你怎么理解“沉醉”?  相似文献   

3.
辛弃疾的许多词都具有一种特殊的异于常人的思维。李白将醉态思维带进了诗中 ,而辛弃疾则将醉态思维带入词坛。尤其是辛弃疾的《西江月·遣兴》一词 ,作者从醉态思维、比拟、散文句式三个方面 ,表达了豁达、豪放、坚毅的精神。辛弃疾形成醉态思维的原因 ,应从词人的生平、胸襟、学识、气质等几个方面进行观照。  相似文献   

4.
<正>《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的一首词,被选入苏教版五年级教材。作为豪放派词人,辛弃疾难得一改粗犷豪放的词风,写出了这首田园风味浓厚的古词——《清平乐·村居》。很多教师在解读这首词的时候,往往从字面上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醉"和"喜",据此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从中揣度他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但到底词中的"醉"与"喜"该作何解读,让学生如何体会作者的深意呢?笔者听到薛法根老师与众不同的解读,眼前不由一亮。现根据薛法根老师  相似文献   

5.
在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中,"红巾翠袖"一词一般释为歌女,但其内在涵义是作者运用比拟象征手法,象征着词人的家乡故土.  相似文献   

6.
《清平乐·村居》(苏教版第九册第21课)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跟教材配套的参考用书上这样分析上片的含义“上片写农家老年夫妻在茅檐下喝酒谈天的情景。”“上片展示了这样的图景 :一所低小的茅屋 ,紧靠着一条流水潺潺、清澈见底的小溪 ,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 ,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 ,刚刚饮罢了酒 ,亲热地坐在一起聊天。”在这本参考书里 ,编者显然把“醉”的主语理解为翁媪 ,而我认为理解为作者更合情理。首先 ,我们来了解一下辛弃疾其人。辛弃疾二十二岁时参加抗金义军。二十三岁南渡 ,历任南宋建康府通…  相似文献   

7.
2014年4月,在杭州"千课万人"的观摩活动现场,苏州大学陈国安教授带领五年级的孩子们重读了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当陈教授要求学生用杭州话来读这首词的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一向能言善辩的孩子们竟然在陈教授的再三要求下三缄其口。家乡话,孩子们是不会说?不乐意说?还是没有信心说?这种现象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8.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和平时上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生:今天爸爸妈妈和我们一样,也成为一年级小学生。(众笑)师:同学们,告诉我,你们今天心情怎样?生:好。师:能不能换一种说法,比如,今天我的心情特别好,像阳光一样灿烂。生:我今天很开心。生:我今天很高兴。生:我今天开心得不得了  相似文献   

9.
左婧 《教师》2014,(31):78-79
正一、快乐尝试,习作前指导师:(出示一盒奶酪神秘地说)同学们,瞧,我带来了什么?生:饼干。生:牛奶。师:是吗?谁再来猜猜!生:糖果?师:(摇头并板书:奶酪?)我手里的是一盒奶酪。师:现在,我们就用它来做个游戏。小小的的一盒奶酪,谁能吹倒它?(板书:谁"动"了我的)生:(齐读)谁动了我的奶酪?师:注意时间三十秒,方法:吹!谁愿意来试试?(学生跃跃欲试,纷纷举手)师:这样吧,我们推荐一个,力气最大,最会吹的——学生推荐班上最壮实  相似文献   

10.
《清平乐村居》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词"这样的文学形式,这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婉约之作"。八百年前,南宋上饶农村是什么样子的呢?我决定和学生一起到辛弃疾的这首词里去看一看。八百年前的声音"词"是什么,让学生说说"词和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基本能看出  相似文献   

11.
正[误区一]"语用"忽视了文本语言表达形式以二下《学棋》一课中"专心致志"词语教学为例:师:一个学生学得怎么样呢?生:(读第2自然段)我读出了一个学生学棋时的专心致志。师:(出示"专心致志")谁再读读这个词?(生读)师:怎么记住"致"字?  相似文献   

12.
“醉”蚊子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弟弟一早就跑到我的房间来,我惊讶地问:"喂!你不在自己的房间睡觉,跑到我这儿来干什么?"弟弟悻悻地说:"我房间里有蚊子。"我疑惑地说:"昨天晚上,我不是开了空调吗?"弟弟接着说:"蚊子没冻死呀。"只见弟弟的手臂、双腿都被蚊子"光临",粉嫩的皮肤上隆起了一个又一个小红包,很让人心疼。  相似文献   

13.
[第一层次] 师:(举 起一只纸 袋)同 学们 ,纸袋 里放 的是什么? 生 1:一个盒子。 师:你怎么知道是一个盒子的呢? 生 1:我看纸袋有角和四条边。 师:因 为提供给同 学们的 信息 不多 ,所以 ,很难猜出纸袋里的 东西。 此时,教师使劲将纸袋摇晃几下。 生 2:可能是乒乓球,我听到里面发出的声音很像是乒乓球撞击的声音。 教 师 随 手从 纸 袋 里 摸 出 了 一 个 黄 色 的 乒 乓球。“猜对啦!”有些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声来。 师 :你有 什 么 办 法 ,能 知 道 纸 袋 里 放 有 几 种颜色的小球,哪种颜色的小球多一些吗? 生 1:我想里面白色…  相似文献   

14.
<正>[案例]师:你们能用"喜欢"一词造一个句子吗?生1:我喜欢踢足球。生2:我喜欢看动画片。(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我"这个狭隘的圈子里)师:你们再来用"喜欢"造  相似文献   

15.
陈阳 《丽水学院学报》2007,29(4):22-24,45
侠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的是侠的思想行为精神意识品质等,它的产生与发展是民族处世济世之道的自然体现。辛弃疾作为一个一心壮志报国却受阻于现实的词人,他的词作大量地表现他渴望实现的人生理想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的抱负。构成辛弃疾"词侠"文化范式的是他积极入世的人生哲学及体现在词境词风中的沉郁豪放的渊源。  相似文献   

16.
词境指词之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成的境界。优秀的词境更像词人画的一幅画,或者搭建的一个舞台。当读者品味词句时,会不由自主地徜徉其间,从而获得人在画中游,身为剧中人的审美享受,因此王国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并以此为标准,将辛弃疾尊为两宋词人之翘楚,称"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人间词话》)。而最能体现  相似文献   

17.
案例:<爬山虎的脚>教学片段 课前准备: 为了让学生能更真实地观察爬山虎,能更具体地理解课文,我想技些爬山虎带到课堂上用.可我家附近没有,想到别处去找吧又很麻烦.为了省事我就偷了一次懒. 师:你们知道哪儿有爬山虎吗? 生:我知道,我家旁边就有,我家也有. 师:那你们明天摘些来让同学们看看好吗? 生:好!  相似文献   

18.
一、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相互依存”关系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一起唱首歌好吗?生:好!(文体委员站了起来,准备起音,老师请他坐下。)师:今天能不能由老师点歌,老师点什么,你们就唱什么?生:试试看!(学生显得很自信。)师:我很喜欢听一首歌,歌名叫《世上只有妈妈好》,会唱吗?生:(齐  相似文献   

19.
<正>师:同学们,菲格雷特总统在这次特殊的葬礼上会讲些什么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师:课文中哪一段概括地讲了菲格雷特总统演讲的内容?生:第八自然段。(大屏幕出示第八自然段)师:谁来读?(指名学生读)师:你读得很激动,谁能读得流利一点?(指名学生读)你读得很流畅,谁能读得比他声音还响亮?(又一位学生朗读)她读得饱含深情。让我们一起读。  相似文献   

20.
辛弃疾的文学成就主要以词创作为主,而在词学理论方面遗留下来的材料比较少,因此向来被人所忽视。但作为南宋词坛巨擘,辛派词人领袖,缺少思想和理论支撑的辛弃疾是难以令人置信的,辛弃疾对词体的观念大概有以下几点:以气论词,人词为一,风格雄健;词以陶写,记写行藏,不平则鸣;书寻旧锦,词裁新碧,锤炼出新。深入探讨辛弃疾的词学思想,对于研究其人以及辛派词人的创作乃至南宋词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