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是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所面临的一个极其现实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邓小平同志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论述。这些论述,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需要的理论,是指导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光辉文献。 (一) 毛泽东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在我国,“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73页)。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内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关于社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关于领导制度改革的思想 ,针对的对象和重心 ,不是“领导 (人 )”而是“制度” ,是革命所创造的制度、它对发展的适应、领导人与领导制度的关系。这是邓小平领导制度改革思想高屋建瓴的主旨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在一九八○年八月十八日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及其他制度,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企业领导制度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是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时就提出,在企业管理制度上要特别注意责任制这个问题。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企业中必须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这样,关于我国社会主义企业领导制度问题.终于有了明确的结论。为了更深刻地理解这一结论,并使它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和完善,从理论上对它作出说明和探讨,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在新世纪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必须立足中国国情,不照搬西方模式。在现阶段,主要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方式、领导体制、治国方略,健全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敏锐地发现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特别是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弊端。他从历史的角度、从国家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的战略高度、从未来的角度思考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提出了建立正常的干部选拔、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群众监督机制和多级各类领导干部的任期制、离退休制度,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  相似文献   

7.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党的建设中最核心的问题,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温小平同志关于坚持民主集中制的论述,坚持和完善这一领导制度,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一、坚持改善党的领导制度与改善党的领导相统一首先,党的领导制度正确与否,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改善民主集中制这一领导制度,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我们党是执政党,是其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和推行者,在国家事务中处于领导地位。领导制度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才对头,党所领导的事业才会昌盛发展,如果相反,其路线、方针、政策就会出现偏差,党的事业一定要遭受挫折和损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一九八○年八月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系统讲述了有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问题。这篇讲话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建设的指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小平同志提出这一问题,是为着正确地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防止类似的错误在中国再次发生。当着我党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时候,一些同志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像毛泽东同志这样伟大的人物会犯“文化大革命”那样长期性的全局性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在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继续、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领导理论、形成了他特有的包括领导宗旨、领导制度、领导方法等各项内容在内的领导思想体系,并且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制定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项重大举措。《意见》对于加强和完善我国现阶段的政党制度,在理论上有创新,在政策上有新的举措。《意见》的深入贯彻将使我国现阶段的政党制度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11.
浅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黄开平,顾顺勇中国共产党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在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中成功地与民主党派建立了合作共事关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相似文献   

12.
赵紫阳同志在中共十三大的报告中指出,“事业单位中的党组织,也要随着行政首长负责制的推行,逐步转变为起保证监督作用。”十三大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为学校领导体制改革奠定了政策和理论依据,有力地推动了深化改革的步伐。在探讨深化学校领导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符合中国国情。所以,中国只能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由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实际上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就直接参加和领导中国多党合作的统一战线工作。各民主党派是在抗日反蒋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949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毛泽东对这一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市场的主体,关键要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机制的转换依赖于企业制度创新。必须进行以构建产权制度为核心的改革,把国有企业变成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要以新企业制度的构建来保证和实现机制的转换。现代企业制度包括,产权制度、管理制度、领导体制等等。这里重点谈谈现代企业领导体制问题。我国传统的企业领导体制有两大缺陷:一是所有者或者所有者的代表,没有进入到企业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基本制度,在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步确立的,坚持中国共产党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同各个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作用,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战略和策略,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专政,工人阶级执政党的建设等理论,都是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基本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贯彻群众路线要有制度保证匡长福《邓小平文选》三卷中,凡是有关党的建设、工作作风以及国内政治、经济生活方面的论述,都体现了小平同志是在坚持与发展毛泽东同志一贯倡导的群众路线的工作和领导方法,力促党和国家从制度上保证群众路线的工作和领导方法的贯彻实施。当...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内部的领导体制应当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内部的领导体制,是领导和管理学校的根本制度,它直接支配着学校的全部管理工作。中小学内部的改革,应该认真研究领导体制问题,这是一个关系到提高学校管理效率的大问题,不可等闲视之。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内部曾经实行过六种主要的领导体制:  相似文献   

20.
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就提出了政治体制故革的问题。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在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等方面都有所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然,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复杂的重大问题,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在进行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同时,进一步改革政治体制是完全必要的。近来,中央领导同志又多次讲到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中共中央党校、中央体制改革研究所以及北京、上海、安徽、湖北、辽宁等省(市),纷纷举行过政治体制改革理论讨论会。现将讨论的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