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超重和肥胖少年心肺功能下降及与身体成分的相关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正珍  赵慧娟 《体育科学》2005,25(9):29-32,48
对12~14岁正常体重少年40名(男生22人,女生18人)与超重和肥胖少年84名(男生45人,女生39人)进行了最大耗氧量(V。O2max)、最大心率、身体成分、血压、脉搏、肺活量的测试。其中,V。O2max采用改良的Bruce方案,用电阻抗法(BIA)测身体成分。结果表明:12~14岁超重和肥胖少年心肺功能明显低于同龄正常体重少年,高正常血压者和高血压者占32.92%,但血压升高与身体成分变化相关性不明显;肥胖少年肺活量/体重显著下降,男性与体脂百分比呈中度负相关;肥胖少年V。O2max/BM显著下降,V。O2max/BM与身体成分的变化有一定相关性,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肥胖对最大心率影响不明显,此年龄段肥胖少年和正常体重少年的最大心率平均值分别为194次/min和197次/min。  相似文献   

2.
对医科大学生进行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等指标测定,分析医科生的BMI分布情况和BMI异常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超重、肥胖以及营养不良的学生占样本总数较大的比例,分别是11.7%和3.8%;男生超重和肥胖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女生,女生营养不良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结论:超重、肥胖均导致肺活量体重指数下降,影响男女生的肺功能;超重和肥胖对医科生的身体下肢协调能力以及爆发力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营养不良学生的握力指数明显低于正常组学生,而超重和肥胖组则高于正常组,上肢肌肉力量随着BMI值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3.
以BMI22标准体重改进模型为基本方法,以2005年辽宁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组采集的辽宁省14个市地城乡38 861名7~18岁青少年儿童的身高、体重作为原始数据,对辽宁省青少年儿童的营养状况、肥胖与营养不足发生规律和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论:肥胖发生率高于营养不足发生率,城市组肥胖和营养不足发生率均高于乡村组;肥胖与营养不足发生率高峰为青春发育期;男生肥胖发生率高于女生,女生营养不足发生率高于男生;沈阳肥胖发生率最高,鞍山营养不足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对长三角地区部分高校20009名学生2011年《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进行静态分析,结果显示:超重或肥胖现象呈增长趋势发展;肺活量体重指数,女生优秀率和达标率与在校时间呈正相关性;耐力素质总体情况不理想,"低分多高分少,且两端极点突起"较明显,男生耐力素质与在校时间呈负相关;男生在速度灵巧类通过率高于女生,各年级呈负增长趋势;柔韧力量素质总体情况较好,男生通过率略好于女生,但及格率与在校时间呈负相关,女生优秀率与在校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4周有氧运动对肥胖儿童少年运动减肥后体脂率、胰岛素、血脂、血管慢性炎症因子等动脉粥样硬化致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以参加2011年上海巅峰运动减肥夏令营的30名肥胖儿童少年为研究对象,进行4周中小强度有氧运动为主结合适当饮食控制的减肥运动训练。分别于运动减肥的前一天和最后一天测试受试对象身高、体重、体脂率等身体形态指标及血液指标。结果:运动后肥胖儿童少年体脂率显著下降,空腹血清胰岛素、血脂水平与运动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血清脂蛋白酯酶水平明显升高,脂酰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2、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显著降低。结论:4周有氧运动可以明显降低肥胖儿童少年的肥胖程度、胰岛素水平,明显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血脂代谢,一定程度上抑制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炎性病变,对预防肥胖青少年成年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体育与科学》2015,(5):112-120
研究目的:了解留守儿童、随迁儿童和城市儿童的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江苏省南京市、安徽省砀山县和萧县9-13岁留守、随迁和城市儿童共1,936人(男生1,069人,女生867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比较留守儿童、随迁儿童和城市儿童的营养状况。研究结果:1)体格方面,总体上城市儿童男生身高、体重和BMI在三组中最高,其中身高比随迁儿童(最低组)高2.5cm,体重和BMI比留守儿童(最低组)分别高出4.2kg和1.3kg/㎡;女生身高、体重和BMI最高同样为城市儿童最高,比随迁儿童(最低组)分别高2.7cm、1.6kg和0.4kg/㎡;2)营养不良检出状况:城市儿童、随迁儿童和留守儿童,男生生长迟滞率分别为0.4%、1.2%和1.9%,女生分别为0.5%、1.7%和2.6%,消瘦方面,男生分别为9.8%、8.9%和1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生分别为9.0%、11.6%和15.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城市、随迁和留守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方面,男生分别为17.9%和10.6%、10.4%和8.9%、10.0%和3.3%,其中城市和留守儿童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6.3%和4.1%、5.6%和2.6%、2.6%和5.7%,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4)生活习惯方面,城市儿童一日三餐摄取状况,食物的摄取频率均好于随迁儿童和留守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城市儿童在身高发育等方面好于随迁儿童和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营养不良比例(主要为消瘦)高于城市和随迁儿童,城市儿童超重和肥胖比例则高于随迁和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相比,留守儿童日常生活习惯和食物摄取方面相对较差,其营养状况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7.
宋军  曾秉璇 《体育学刊》2011,18(6):104-107
以广州地区9所高校的1 537名男生和2 855名女生为对象,对运动损伤发生的性别差异及其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男生运动损伤的发生率高于女生;而且运动损伤发生的性别差异与参加的具体运动项目有关,如女生在跑步、跳高等运动项目中的损伤高于男生,而男生在足球、篮球和武术等项目中的损伤高于女生。此外,男生肩部的损伤高于女生,而女生足、趾部位的损伤高于男生。对运动损伤性别差异的原因研究还表明,男性在疲劳状况下仍继续运动可能是导致其损伤率高于女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采用测试、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宁德师范学院不同年级、性别学生BMI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德师范学院学生BMI分布在14.5~36.6之间,均值为19.97,大多数学生处于正常标准状态,低体重比例较大,而超重和肥胖总体水平不高;大学生BMI分布存在性别差异,BMI均值、正常体重比例与超重和肥胖的比例男生均高于女生,低体重比例女生明显高于男生;不同年级大学生BMI分布也存在差异,正常体重比例二年级学生最高,低体重比例三年级学生最高,超重和肥胖率一年级学生较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南京五所普通高校500名大学生自主体育锻炼参与行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自主体育锻炼的频度较低,时间短,达到体育锻炼习惯标准的只有20.5%,而且男女生差异显著,男生的积极参与率明显高于女生,女生的有机会参与率高于男生。本文调查结果可为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9 243名学生体重指数与体质健康指标的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正常体重组学生为样本总数的56.6%,男生超重肥胖高于女生,偏轻明显低于女生。体重指数与学生体质健康指标呈现显著相关。超重肥胖对学生速度、耐力素质、上下肢力量产生明显负面影响,偏轻、肥胖女生柔韧性较差,其中肺活量指数、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和立定跳远(女)指标偏轻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偏轻、体重正常组学生速度、耐力素质明显好于超重、肥胖组。  相似文献   

11.
研究对象:扬州大学2003级、2004级学生中随机抽取2216名,其中男生1106名、女生1110名。研究方法:测试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问法、数理统计法。结果与分析1.当代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经统计,男、女大学生平均身高分别为171.6cm和159.94cm,平均体重分别为61.25kg、52.25kg。从总体上看,大学生身体形态指标偏低,男、女生体重正常比例只有33.28%和39.01%,体重较低比例分别为49.57%和47.81%的,男生超重、肥胖比例为4.38%和8.50%,明显高于女生的2.70%和2.24%,而女生营养不良比例7.67%,明显高于男生3.36%。这些都与平时学习压力、生活习惯、体育…  相似文献   

12.
运用比较研究法,通过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践,结果表明:男女学生身高随着年级递升略有下降,男生体重随着年级递升而逐渐增加,女生体重随着年级递升而逐渐下降,男女学生较低体重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率,低年级学生心血管机能水平明显好于高年级,二年级男生和四年级女生肺功能水平较好;男女学生下肢爆发力、男生柔韧性和女生前臂力量的峰值出现在二年级;并对身高标准体重的评价标准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比较体育教育专业男女大学生无氧代谢能力的特征,对186名体育教育专业男女大学生进行30 s Wingate测试,结果显示,体育教育专业男大学生的最大无氧功率、平均无氧功率显著高于女生,不同时段最大转速、平均功率趋势一致,均显著高于女生,最大转速出现时间男生早于女生,男生的疲劳指数显著高于女生,女生在10~30 s各组的相对峰值显著高于男生.体育教育专业男生的无氧代谢能力显著大于女生,男生与女生比较,其无氧代谢能力表现为启动速度快,峰值功率高,但无氧功率的递减率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肥胖儿童少年血脂及红细胞膜脂及磷脂酰丝氨酸(PS)外翻的研究,探讨肥胖对儿童少年脂代谢的影响,为早期监测儿童少年脂代谢紊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4名肥胖儿童少年按体脂百分比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组,测定其血脂六项、红细胞膜胆固醇、PS外翻量及膜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结果:①肥胖儿童少年的TC水平已超过参考标准的理想水平;②肥胖儿童少年血TG与BMI及WC、WHR明显正相关,其中和前两项指标显著性P≤0.01;③轻度肥胖组PS外翻量与其他两组肥胖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HDL仅在轻度肥胖者和重度肥胖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肥胖儿童少年血脂出现紊乱的潜在可能,PS外翻异常可能比血脂指标更早表现出来,因此对儿童少年肥胖发展的预测和预防可能会有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资料调研、问卷调查、心理测量、数理统计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对湘西地区留守少年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湘西留守少年存在较严重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初三年级的留守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最为明显;留守女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留守男生。建议:父母主动加强亲子交流,为留守子女提供情感"支持系统";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专业心理帮助;提高地方经济水平,促进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为留守少年提供沟通条件。  相似文献   

16.
对569名7~17岁学生进行台阶试验,通过试验时心率恢复率变化来横向观察儿童少年心血管机能。结果为:心率恢复越快,心血管机能越好。但体重影响负荷强度,从而影响心率恢复的快慢。因此,同年龄若体重相同,心率恢复越快的机能越好;若心率恢复相同则体重较大的机能较好。结论:1.男生心血管机能随年龄增长而加强。13岁时机能发展较快,17岁达到较高水平。2.女生7~15岁,心血管机能随年龄增长而加强,15岁以后有机能减退的迹象。3.男女(7~15岁)心血管机能相比,7~8岁时水平相似,9~15岁女生机能显著落后于男生。  相似文献   

17.
黎冬波  周进 《体育世界》2014,(10):141-142
对南昌航空大学网球专项学生进行体成分测试,分析体成分对网球专项技术的影响。方法:用Inbody230对网球专项学生(男生33人、女生5人)进行体成分测试。结论:BMI和BF%需结合进行体质评价;网球专项学生不注重体能训练,轻度肥胖和消瘦;骨骼肌超标准的学生占63.15%,偏低的占10.52%,与训练刻苦程度密切相关;持拍侧肌肉含量高于另一侧,忽略反手击球训练,导致左右肢体肌肉不均衡;健康分数均及格,优秀的男生明显多于女生;13.15%的学生刚及格,与平时很少训练有关。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观察法,以儿童少年单纯性体质为研究对象,对儿童少年单纯性肥胖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儿童少年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围绕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避免单纯性肥胖发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肥胖儿童少年血内脂素水平及其与身体形态、体脂分布状况、糖代谢与脂代谢参数及瘦素的关系,探讨在儿童少年肥胖过程中内脂素对糖、脂代谢的可能调节机制.方法:39名肥胖儿童少年(BMI 28.98±4.64kg/m2)测血清内脂素和瘦素水平,并测定血脂6项、胰岛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糖、脂代谢指标和体脂率(F%)、腰臀比(WHR)等形态学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各参数间关系进行检验.结果:1)高visfatin组HDL、leptin水平显著高于低visfatin组(P≤0.05);2)血visfatin与leptin水平高度相关(r=1,P≤0.01);3)血visfatin与糖代谢指标无相关,但与HDL显著相关(r=0.313,P≤0.05),以年龄、性别和BMI作为控制变量偏相关分析后相关性仍存显著性(r=0.344,P≤0.05).结论:所测肥胖儿童少年血内脂素与瘦素高度相关,体内尤其是脂肪组织中瘦素与内脂素的产生可能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联.内脂素参与了体内胆固醇代谢,可能是联系NAD和HDL代谢过程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西部中小城乡中学生不同群体(男生与女生,初中生与高中生,普通中学学生与重点中学学生。城市与农村中学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进行比较分析,其结果表明:男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明显高于女生;普通中学高于重点中学、初中高于高中;城市与农村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