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论区域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其为区域社会服务的水平。要培育区域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就要按照区域社会经济结构和要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不断扩展社会服务领域;面向区域社会经济主战场,开展科学研究,提高社会服务的技术层次和质量;加强基地、实体和服务队伍建设;完善社会服务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学科专业建设是高校依据学生发展需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龙头工作和中心工作,"十一五"以来,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需要,促进学科专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为"十二五"期间学科专业发展打好基础,必须根据服务区域专业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服务需求调查成果,根据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建设面对的矛盾,进一步修订规划,促进学科专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3.
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基本形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基本形式有人才培养培训中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地方咨询决策中心以及应用型科技成果研发中心等。为进一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地方高校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践,努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区域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分布在区域性中心城市市区及其所辖县市行政区域内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本科高校也面临着再次转型,服务地方成为这类高校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区域性中心城市本科高校在服务地方转型升级过程中,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普通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域化发展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域化是普通地方高校的根本任务和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是高等学校区位分工和服务面向所赋予普通地方高校的历史责任。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域化发展,必须实现专业设置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与互动,实现课程结构的区域性调节与国际化结合,实现教学实践与技能训练的区域性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6.
论西部高等教育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高等教育存在着区域结构失衡,专业结构错位、规模不经济、特色不突出、科研能力弱、管理体制落后、与地方经济相脱节、高校办社会、员工队伍结构不合理问题,西部地区要在大开发中实现经济起飞、社会转型和人格重塑三大目标,迅速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就必须大力对现行的高等教育进行改革;调整区域结构;优化专业结构;突出教育特色;提高科研能力;整合科研力量;建构“宽进严出”的管理体制,剥离社会职能;调整员工队伍结构并重新定位办学方向。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重庆工商大学建设工商管理特色学科专业群的建设思路,指出了该校在学科结构优化、学科体制机制的创新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科研团队打造、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科的服务社会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提高等七个方面建设工商管理特色学科专业群的举措,为经管类高校建设特色学科专业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伴随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心城市高校逐步具备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及文化传承四大办学功能,并形成了独特的办学优势.面对区域经济社会转型的新趋势新要求,中心城市高校必须正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找到内涵建设的新方向,大胆创新,不断提升和完善其四大办学功能,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五邑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以及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和平台,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转制地方高校要以服务区域社会发展和行业建设为导向,以行业特色为突破口,拓展学科优势和特色,加强学科建设,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平台,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进而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构建服务体系是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基础。根据服务社会体系构建图,对高职院校如何根据学科专业布局以及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从服务平台、创新体系和支持体系三方面构建服务社会体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后经济危机时代为促进中部经济的崛起,国家专门出台了以加快推进河南为主体的中原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振兴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然而纲要的实施离不开人才战略的支撑,人才培养教育先行,河南高等教育必须通过改革与完善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河南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建设要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人才能力需求为着眼点,以实践能力培养与塑成为诉求点,全面加强河南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和改革,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科学研究的水平,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从而影响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地方高校在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的过程中,应在坚持社会服务的学术性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协调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项职能的平衡机制,形成自己的社会服务特色,达到高校与区域社会双向互利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核心和龙头工作,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途径,是实现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地方高校提升办学层次、扩大学校影响、形成办学特色的必由之路。新升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要立足地方、依托地方、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探索产学研的长效机制,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以服务求支持,以支持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区域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经历了二个阶段:计划经济时代区域高校社会服务的单一化阶段和商品经济时代区域高校社会服务的多样化阶段。综观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发展的历史,区域高校社会服务工作的迅速开展,主要受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重心下移、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高等教育区域化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区域高校社会服务的迅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与其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间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城市,其所辐射区域的协调发展水平也较高;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及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水平极不平衡,南北差异较大;苏南可持续发展受资源瓶颈制约,苏中、苏北具有后发优势;江苏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探寻新的发展模式,走生态效益型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要实现高校的有效管理,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必须转变观念,明确管理目标;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高效运转的内部运行机制;发挥教授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特殊作用;加强中层管理队伍的自身建设;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7.
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对高校实验教学、实验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双一流"需要一支高素质、一流的实验技术队伍作为支撑。加强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既是"双一流"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实验技术队伍发展的内在诉求。从一流学科指标体系所涉及的"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4个方面对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要求入手,对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培养培训体系、科技创新能力以及与区域经济共享、共赢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带有鲜明的区域性、行业性特征,建设高职院校符合行业发展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的无缝对接的科学研究和“搭平台、建机制、促服务、计考核”四循环机制的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建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实现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重视关键环节加强学科建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学科建设涉及学科发展方向、学科专业布局结构的优化调整、学科学术队伍的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科学研究成果的水平、学科的学术环境建设、学科的研究基地建设等诸多内容.本文结合东北大学学科建设的实际,阐述了重视学科建设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有利于切实加强学科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关于地方高校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地方高校在制定学校发展战略和确定目标定位时,应有区别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规格与规模。作为地方高等院校,要创新思想思路,指导办学实践;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办学活力;创新人才工作,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创新人才培养,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创新教学管理,提高教学工作水平;创新科研工作,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创新社会服务,提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水平。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应该主要体现地方特色,即体现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体现区域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体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综合要求。地方特色是地方高校办学特色所应依托的重要基础。因此,地方高校要创建办学特色,必须立足地方特色,凸现地方特色,服务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