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等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本文尝试把语文“读”“说”引入思品课堂,创新课堂教学形式,让思品课堂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  相似文献   

2.
邹伟 《教育教学论坛》2012,(37):172-173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情感、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从激发兴趣、自主合作探究课堂、生活化课堂、促进师生的情感交融、关注学生情感体验、重视教学评价、学法指导方面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体验,能力培养。从而搞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  相似文献   

3.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情感、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从激发兴趣、自主合作探究课堂、生活化课堂、促进师生的情感交融、关注学生情感体验、重视教学评价、学法指导方面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体验,能力培养.从而搞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  相似文献   

4.
王永清 《考试周刊》2011,(64):144-145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情感、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情感、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徐清国 《成才之路》2011,(12):50-50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  相似文献   

7.
胡艺龙 《成才之路》2011,(17):58-58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所接纳和内化为自身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邵秀山 《考试周刊》2012,(87):135-135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所接纳和内化。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情感、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使学生身心愉快地成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思想品德课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刘喜春 《甘肃教育》2014,(22):67-67
正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等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等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所接纳和内化。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一、课前导入要生动有趣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好比是一个好故事的开头。如果故事的开头能动听、悬念叠出、异彩纷呈,就很容易吸引听众。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用不同的方式精心设计课堂导入,要使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活力与激情。这样,  相似文献   

10.
《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 是多角度的发展,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在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 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途径、方式、情感体验,这样才能培养全方 位发展的学生。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途径、方式、情感体验是 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从自主探究化课堂、生活化课堂、情感体 验化课堂、重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方面来注重学生在课堂学 习中的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实现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标准,从 而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受学 生欢迎的课堂。  相似文献   

11.
余小龙 《考试周刊》2011,(39):158-159
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方面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而且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课前以情引领、课中以情激学、课后以情导行三方面关注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中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2.
张杰 《成才之路》2012,(20):79-79
初中阶段是学生由感性向理性过渡的阶段,是对品德塑造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关注学生认知因素,注重接受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形式多样的情境导入,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贴近生活实际、恰当诙谐幽默的故事语言及赏识鼓励性评价,把思想品德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  相似文献   

13.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单纯的认知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智能主要是指对信息的加工和内化的能力,即对接受的信息进行感知,识记、保持、应用的能力.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要重视学生学习的方法,更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这就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在接受信息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还要关注学生是否学的主动,学的快乐,并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索的机会,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通过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情境教学是一种能够促进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激励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思品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亲切感和情绪体验,激发起他们对复杂的思品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的认知兴趣,发展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是值得每位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学习的认知情境和氛围,恰当地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自然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并促进智能和心理机能的发展。学生则必须主动进入学习情境,先感受后表达,才能实现顺利的学习,掌握知识并发展自己的能力。由此可见,在思品课堂上引入情境教学理念,是符合现代思品教学发展趋势和内在要求的,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达成教学目标,是每一个思品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5.
有效课堂情境创设是思想品德课的生命,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因此能否创设出有效的情境,这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来说非常重要。通过情境的设置展开内容,一并呈现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能使思品课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而且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所接纳和内化.  相似文献   

17.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  相似文献   

18.
思品课教学改革就是要在教学方法、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要搞好思品课教学.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思想因素、学习兴趣因素、师生情感因素、教师素质因素、课堂艺术因素、因材施教因素、辩证认知因素、固知导行因素、信息反馈因素等。  相似文献   

19.
卢涛 《考试周刊》2011,(88):159-159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更好地被学生接纳和内化。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情感体验,才能形成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生活化课堂,让思想品品课教学成为最精彩的课堂。  相似文献   

20.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思想品德教学不单纯是一个认知过程,还是一种情感过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而且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的情感体验,唤起、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使情理交融,促使知识内化,以提高教学实效.那么如何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从而焕发思想品德课的活力呢?下面就此问题谈一谈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