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9 毫秒
1.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又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就需要教师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动手操作活动正是有效学习数学的这样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2.
董芳 《小学生》2010,(10):29-30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动手操作活动能够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是一门集抽象性和逻辑性于一体的学科,而且小学生的思维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度阶段,因此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多媒体的运用正是这样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一新理念,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了在写作教学中学生写作思维的培养这一内涵,一方面是培养学生一般思维(形象性思维、抽象性思维、逻辑性思维和辩证性思维等思维形式)在写作中的体现,构成形象性思维与写作、抽象性思维与写作、逻辑性思维与写作、辩证性思维与写作等四个阶段写作思维过程;另外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思维,包括对文章  相似文献   

5.
<正>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为主向抽象逻辑过渡的阶段。数学知识抽象性的特点与小学生认识事物具体形象性的特点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一对矛盾。怎样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思维和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使用高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拓展学生的思维。数学学科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来说,理解掌握相对困难,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利用多元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本文就游戏在小学数学阶段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阶段,它们的平衡点在哪里?笔者以为,动手操作活动可以是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不久前,笔者在常州的一次研讨活动中,听了两节课.在这两节课中,教师都精心设计了动手操作的环节.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6岁-12岁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对新鲜的具体事物感兴趣,善于记忆具体的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动手操作活动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架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一座“桥梁”,是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理解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为落实教育的“三个面向”注入了活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重要举措。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所以,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信息技术正是这样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0.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动手操作活动正是在教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的思维形象性之  相似文献   

11.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核心时期,此时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更需要逆向思维来辅助.逆向思维是一种反向思维模式,极具批判性和方向性,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地关注逆向思维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以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本文阐述逆向思维的内涵,并论述逆向思维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夏铭阳 《考试周刊》2011,(89):76-77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具体形象思维处于发展阶段。在教学中适当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不仅能有效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的矛盾,而且能有效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发散思维包括形象性发散思维和抽象性发散思维两种.小学阶段应着重形象性发散思维的训练.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三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而初中生的思维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的阶段,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认识的具体形象之间存在着矛盾。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应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阶段,而数学又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要解决数学学科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做到“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四方面有机的结合,从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数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基础学科,在小学阶段,数学成绩的好坏,对于每一学生的整个学生生涯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以及严密性特征,以及其在各方各面的应用的广泛性,能为师生提供广泛的思维素材。因此果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就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李民菊 《考试周刊》2012,(39):83-83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6岁-12岁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对新鲜的具体事物感兴趣,善于记忆具体的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动手操作活动正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8.
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形式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以后逐渐地发展抽象思维。可是数学的特点具有抽象性,所以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转化。一、借助直观,培养抽象思维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直观的方法,形象生动,学生感兴趣。但运用直观的目的是借助它使学生认识抽象的数。因此,不能只停  相似文献   

19.
张绵 《山东教育》2002,(10):50-50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6岁至12岁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对新奇的具体事物感兴趣,善于记忆具体的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他还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关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又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就需要教师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动手操作活动正是学习数学的这样一座桥梁。一、加强操作,有助于学生全面观察全面细致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