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拾元钱     
编者推荐:"请问你有什么事"——小姑娘两次用此话问"哥哥"——超常之举。因为,前面交代了背景材料"如果再被拒绝于门外,他决定放弃一切,甚至生命"。"他"后来能报恩且付诸行动,符合"他"的生活逻辑——"他"接受小姑娘的馈赠,"一行热泪从他的脸上流了下来,他害怕小姑娘会看到他脸上的泪水,毅然转身走了",有泪且不让人知,其"毅然"尚在!此文可直接用于"感恩"话题作文。  相似文献   

2.
我的同桌叫陈舒邯,他呀,特别爱唱歌,每当老师说"下课"这两个字的时候,他就开始了他的"个人演唱会"。这不,下课铃声"丁零零"响起来了,陈舒邯最快乐的时刻到了。他跳起来,随手抓起他的  相似文献   

3.
"我选择了他,而他选择了矿山."他的妻子"委屈"地说;"爸爸,你去哪里了,怎么老是看不到你啊!"他的儿子心存怨言地说;面对家人的"牢骚满腹",而他却说:"选择了这个职业,我不后悔!".  相似文献   

4.
够朋友     
放学的铃声敲响,他站在学校门口。家里很穷,不能供他上学,他只好做苦力来帮助家里赚钱,工厂就在附近,他和高个子也就巧遇到了一块儿。高个子来到他旁边,说:"让你久等了!"他仰着头冲他摆了一下"肌肉"说:"这算什么?"高个子拍一下他的肩膀笑道:"嘿哟!结实了嘛!"然后推出自己的自行车,对他说:"走吧!"他拿来了俩黑馒头,给一个高个子,说:"香着呢!"高个子一把推掉即将送入他口中的馒头说:"这东西吃了,肚子会痛。"高个子严肃得像他父亲,高  相似文献   

5.
天真的小丁     
丁聪以"小丁"闻名于世,称他为"小丁"原只是有别于他父亲老画家丁悚,这是中国政治漫画家的前辈,而小丁又是丁聪作画时的笔名,即使如今丁聪已年逾花甲,但我们还是称他为小丁.一是叫了一辈子,叫惯了,改口为难;二是如果我们现在叫他老丁,我觉得这反而辱没了他.小丁之为小丁,贵就贵在这"小"字活生生道出了他的本性.这个"小"字说明他的纯真,这个"小"字说明他至今童心未泯.  相似文献   

6.
"老牛"是我给爸爸起的外号,因为他很牛气,尤其在我面前。不过,最近他被我"教训"了一顿,脾气变得好多了。虽然"老牛"脾气大如牛,但我也发现他有好多优点,总的来说,他还是很值得我爱的,现在就让我把他的优点说给大家听吧。毫不马虎的"老牛""老牛"很细心。他总是不放心我的作业,经常检查。有一次,"蔫头耷脑"的"蔫"我少写了一个点,这么隐蔽的错误,他竟然发现了。  相似文献   

7.
杨穆  王玲玲  蒋雪芳 《教育》2012,(24):31-33
他被称为"岳阳怪才"。他的同事扳着手指算,说他至少会8种乐器,他的歌也唱得好,还会书法,更善于搞一些小发明。他就是岳阳市东升小学的校长喻叶东。教育不拒绝"全才"喻叶东在教育战线奋斗了31年。自参加工作之日起,他坚持教书育人,务实创新,把爱心献给了他所有的学生。他曾受命当一个"调皮班"的班主任。接手后,他认真调研,耐心细致地与"调皮王"沟通。不久,这个  相似文献   

8.
生命的回应     
有一个小男孩和他的父亲走在山中。小男孩不小心跌倒了,伤着了自己,他忍不住大叫了一声:"哇……喔。"令他吃惊的是,他听到了一个声音从山中的某处传出来,重复他的声音"哇……喔"。  相似文献   

9.
小小罗     
《课外阅读》2008,(9):F0003
他虽然与大名鼎鼎的"肥罗"、还有小罗同一个姓,但他很快用他自己的球技征服了所有人。因而得名"小小罗"。C·罗纳尔多之所以吸引了那么多人的注意,是因为他的"踩单车"。  相似文献   

10.
他叫小俊,个子不高却很壮实,眼睛不大却很犀利,人倒不大胆却很大。初一开始不久,他就成为了班里的"男一号"——人称"小霸王"。班里的同学都怕他,他说一别人不敢说二,个子小小的他却让那些高高大大的男生"畏而远之"。什么原因?因为他横啊,他的拳头就是个铁榔头,他的世界只有"谁拳头硬谁就是老大"的"暴力逻辑"。"小霸王"小俊成了班里的一座"活火山",上课破坏课堂纪律,下课打架惹事,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有时候,这个"小霸王"还将"威力"  相似文献   

11.
亚洲小黑人     
我的同学林秋宇,他长得矮矮的,眼睛又大又亮,黑黑的脸蛋像煤球,所以同学们都叫他"亚洲小黑人"。"小黑人"最爱啃手指了,双手上的指甲都被他啃得光秃秃的。上课时老师一转身,他就津津有味地啃起手指来。有一天,他正啃得"专心"时,老师忽然叫他了。  相似文献   

12.
元儒程端学认为《春秋》之"义"是通过"属辞比事"来体现的,这显示了他治经客观求实的一面。但他认为理解了经文的"属辞比事",甚至连传文都可以不要,就可以很好地理解经文,则又显示了他治经主观刚愎的一面,程端学认为"属辞比事"有大小之分,说明他治学兼具宏观与微观眼光。而他关于经文之"属辞比事"可信,而传文之"属辞比事"不可信的论说,则再一次显示了他的尊经驳传倾向。  相似文献   

13.
单欣 《中学教育》2007,(8):37-38
每每想到"早恋"这个词,我的心里就隐隐作痛。他叫于效华,年龄比同班同学大3岁,在七年级的时候,他是出了名的调皮老大。每天都有一帮"哥们"围绕着他,如果哪个兄弟受了委屈,就找他出面"摆平"。大部分学生见了他都唯恐避之不及。在升入八年级之后,他被分到了我带的班。通过观察了解,我发现:他哥  相似文献   

14.
小波,一个学校里的"知名人士",乖戾、孤僻是他的骨架。虽然只是五年级的学生,但近一米七的身高让他"鹤立鸡群",当仁不让地成为班级的"王者",也就有了"金刚"的"美誉"。课上,他总是不安分守己,时时闹出怪样;课下,他大旗一挥,一呼百应。顿时,班内乌烟瘴气,桌凳东倒西歪。就这样,他成了我办公室里的"常客",多次的交流,几番的家访,痛哭流涕的他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定会痛改前非。可是好景不长,涛声依旧,他又成了我的"常客"。对于他的教育,我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15.
一位音乐爱好者家里没米了,妻子到办公室找他去买米。偏偏 他不在,妻子就在他桌上写了张字条:"5632"。同事不知所云,等他来 了问他,他说:"5632是简谱,念起来就是'速拿米来'的意思。" 某人嗜酒如命,醉后常与人吵架斗殴。一日,他接到了外甥的 信,信上竟全是阿拉伯数字: "99: 8179,7954,75229,8406,9405,7918934。" 他读了一遍又一遍,不解其意,于是去请教老师,老师随口读了 出来:  相似文献   

16.
倪玮 《大学生》2012,(5):26-27
他的大学读了7年,大学时针正指向研二生活,是个"晃荡"了8年的"老"学生;他曾在5年内修了113门课程,完成了268个学分,被称为"拼命三郎":他曾同时兼职四份助理,而且每一份兼职都获得优秀表彰。他是厦门大学的朱为超,他自豪地说自己有过"工农商学  相似文献   

17.
请吃饭     
周末他请三个人吃饭,两个是他的上司,一个是他结识多年的朋友。中午他就打电话跟他们联系,三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他在酒店订好了包间,并提前半个小时赶到。服务生问他:"现在上菜吗?"他说:"上。"服务生问:"标准呢?"他说:"当然是680块钱的。"  相似文献   

18.
"安老师,我能当‘一日班长'吗?"王宝亮终于红着脸道出了他来找我的原因.看着面前这个班内比较淘气的男生,我陷入了沉思:他能行吗?以他平时的表现,当上"一日班长"后,同学们能配合他吗?但根据"值日班长制"的规定,他有这个权利呀!我抬头看见了他饱含恳切的目光,我认为应该给他一个机会,于是我深深点了一下头,说:"当然可以……""太好了!"他高兴地做出了胜利的姿势,几乎蹦了起来.  相似文献   

19.
在孩子需要学招式的时候,我们给他讲道理太多,结果他"烦"了;需要具体描述事实的时候,我们说的话太大,结果他"懵"了;在本该庄重虔诚的场合我们又虚又秀,结果他"浮"了。一个不能说出符合自己年龄特点和具有自己独特风格语言的孩子已经误入歧途,他的思想在这条不"自然"的道路上僵化了。这种"思想的早熟"是一个民族教育的悲哀。  相似文献   

20.
我的同桌叫鲍鹏羽,他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淘气包。他的名字很怪,说快了就成了"暴风雨",所以他的外号就是"暴风雨"了。他长得又黑又矮。头发很短,近乎"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