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生成语法理论为框架,通过对位于实义动词之前的“去”的考察,提出位于实义动词之前“去”已经失去了作为实义动词的功能和词性,具有[-v]的特点,偏向于助动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2.
“请”有实义动词和敬辞两种用法。这两种用法的“请”在意义和形式上各有不同的特点。本文从语义和语法等方面分析了“请”的不同用法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3.
关于“把”字句,黎锦熙先生最早提出了“提宾说”,认为“把”字将动词的宾语提到了动词之前。王力先生则从“把”字结构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的角度提出了“处置式”。“把”字在上古汉语里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动词,《说文解字》:“把,握也。”大约在唐代虚化为介词,但仍保留动词用法。《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丁声树等著)中称为“次动词”,《汉语口语语法》(赵元任著)中称为“前及物动词”,由于这些特点,决定了“把”字在“把”字句中不是谓语的主要成分,而成为一种“提宾”成分,另外有动词作为谓语的主要成分。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  相似文献   

4.
郑绮  蒲霏 《现代语文》2009,(10):36-38
从表示疑问言说义的状中短语到表示方式集合的动词,再到具有承接功能的话语标记和条件连词,“怎么说”经历了一个由实到虚的语法化过程。本文详细阐述了“怎么说”的语法化进程和语法化机制,并从语法化和语用关系的角度,着重突出了其主观认知性。  相似文献   

5.
近代汉语"看来"的词汇化和主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代,表示“观察”义的“看”加上事态助词“来”演变成认知动词“看来”,表示的是“推测”义,属于“以身喻心”的隐喻,而后再发展成为推度副词。这是一个语法化和主观化不断加强的过程,而语法化与主观化又是互相关联、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6.
以生成语法理论为框架,通过对位于实义动词之前的“去”的考察,提出位于实义动词之前“去”已经失去了作为实义动词的功能和词性,具有[-v]的特点,偏向于助动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7.
"V见"之"见"的语法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先秦典籍中,“见”与“视”、“观”等动词有明确分工。经过逐步演变,到清代以后“听见”在献中的出现频率由少到多,直到占据主导地位,是“见”的语法化过程逐步完成的证明。  相似文献   

8.
叙实动词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多数学者基于语料分析和对比,对叙实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认知语言学和构式语法理论的发展,本研究在构式语法理论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汉英叙实构式,并以汉英叙实动词“知道(know)”为例对汉英叙实构式框盒图进行构建与分析,尝试从理论层面加深对汉英叙实动词句法、语义、语用等特征的刻画。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口语语体中经常出现由第一人称代词单数“我”或第二人称代词单数“你”与实义动词“看”、“说”共同组成的诸如:“我看”、“你看”、“我说”、“你说”等话语标记.这些话语标记可以看作汉语中的一类构式,在日常的言语交际中,这类构式经过主观化和语法化过程演变出了一些特殊的语义和用法,突出体现在其结构中的实义动词基本义逐渐虚化,很多时候无法确指出其在构式中的词汇意义,主要功能也由表达实际动作转变为更多的传达对话双方的主观态度和心理情感.  相似文献   

10.
"V+给"中"给"的词性及相关句法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V 给”(动词 给 )中“给”的词性 ,有的语法书认为是介词 ,有的认为是动词 ,还有的认为“给”虽是介词 ,但“V 给”结合紧密 ,可看成一个整体 ,作用与一个动词相当 (有的甚至说“V 给”是一个词 )。由于上述分歧 ,各种语法书对“V 给 N1 N2 ”(“V 给”后带上两个名词性成分 )的分析也就不同 ,有的认为是双宾结构 ,有的认为不是。文章认为 ,“V 给”中的“给”是动词 ,“V 给 N1 N2 ”是双宾结构。  相似文献   

11.
潍坊教育学院是中共潍坊市委组织的第二批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单位。立足学院实际,以抓落实为着力点,以促提高为切入点,以求实效为落脚点,按照抓严“规定动作”、抓实“自选动作”、抓好“创新工作”的思路,以细化促深化,紧紧抓住关键环节,突出学习重点,保证学习质量,注重学习效果,认真扎实地开展了集中学习培训阶段的工作,整个教育活动开展得既扎扎实实,又轰轰烈烈,取得了明显成效,为顺利转入先进性教育分析评议阶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采用Pro/E三维建模软件建立座椅的三维实体模型。采用"体单元"的方法建立计算机辅助分析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座椅的坐垫、靠背的弹性进行计算,并与座椅试验的力-变形曲线对比,验证了建模与材料定义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苏叶散的美学特质由三个层面构成:人格美为其“骨”是核心层;情思美为其“气”是中间层;体美为其“态”是外表层。善良高洁的人格;真切柔婉的情思;高贵、纯美、深婉、曲致的情调;典雅、雍容、沉着、漂亮的语言共同构成苏叶散“精美”的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14.
以“统一模型”为理论基础,利用高速摄影机,对掺与不掺 Ca++之高氨酸铵(AP)晶体在带透明窗燃速仪中的爆燃进行了观测、分析,并初步讨论了Ca++的掺入对AP凝相反应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Ca++的掺入使AP晶体在固体火箭发动机经常工作的压强范围内压强指数降低,并在某一压强区段(实验中为7~8.5MPa)压强指数出现负值,这为进一步完善“统一模型”提供了依据,为负压强指数推进剂的研制和进一步降低硝胺/AP复合推进剂的压强指数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及发展”的思想为“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充满活力”的和谐思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充分表达了邓小平理论蕴涵的和谐社会思想。  相似文献   

16.
课前预习,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扎扎实实抓好预习,就为课堂教学对话的有效展开,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奠定了坚实的学习基础。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预习时,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认知特征,瞄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抓好"读得准确"、"运用读法"、"读出疑问"、"读中拓展"这预习"四读"环节,切实提高预习效果,从而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做了相应的学习准备。  相似文献   

17.
孙波 《科教导刊》2020,(2):116-117
围绕"四个回归",展开对"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的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力;将教书育人有机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以扎实的知识进行高水平的教学和教学改革;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把"课程思政、专业思政"作为育人要素和责任深入到教学之中,培养思想素质过硬、技术能力强的学生;将"中国梦、强国梦"的信念植入学生心中,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8.
“十五”期间电大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能力、多种教育形式协调发展的能力、服务社会功能拓展的能力、依靠创新发展的能力、依托系统整体运作的能力等发展能力大大增强,为“十一五”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一五”期间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进入战略实施阶段,职业教育成为发展重点,远程教育发展成为紧迫的战略工程,为电大发展创设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谋划电大“十一五”发展战略必须以环境思维、创新思维、和谐思维和特色思维等科学的发展思维为前提。  相似文献   

19.
戴震提出的“二气”说(本受之气、所资以养者之气)是他在本体论上超越前贤关于气论的独特创获,此论不仅深化了传统气化流行的宇宙观,而且使其新伦理思想获得了坚实的形上理论的支持。由本体论上“二气”的辩证统一关系到伦理观上理与欲、自然与必然、内与外等完美结合,再到认识论上凸显联结“二气”的“智”,体现了戴震哲学思想的严密性和整体美。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依据,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党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