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国籍、获奖时的年龄两个方面对1901—2008年问诺贝尔物理学奖做了统计。统计发现,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国籍主要分布在美国与“欧洲四国”;获奖者获奖时的优势年龄集中在41岁~65岁。通过对获奖人次和获奖成果的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世界性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正在逐步加深。基于以上分析,文章得出了促进我国大学教学与科研发展的四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以百余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集体传记为研究对象,注重分析了激励这些科学精英成功的精神力量是:扬理性风帆、废功利思想、立创新意识。并指出我国本土要想摆脱诺贝尔物理学奖零的历史记录,必须首先从塑造科学精神做起。  相似文献   

3.
马面 《语文新圃》2008,(11):4-5
有人说:"炎黄子孙至今没有获诺贝尔奖的!"这是睁着眼说瞎话:李政道,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丁肇中,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李远哲,198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朱棣文,199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崔琦,199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高行健,200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钱永健,200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4.
从烽火台到胃窥镜 因为“在光学通信领域中光的传输的开创性成就”,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与“发明了成像半导体电路”的另两位美国科学家共同获得了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5.
徐燕  卢小燕 《科学课》2013,(6):92-95
20世纪80年代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芝加哥的雷德曼教授提出一项名为“Handson”的科学教育改革计划,该计划在美国实验并取得了好的效果,受到了各国科学界与教育界的关注。1995年,法国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乔治·夏帕克教授将其引入法国,  相似文献   

6.
在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至今的九十二年历史中,只有一位美国物理学家约翰·巴丁(John Bardeen)获得过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一次是他和W.肖克利(W.shockley),W.布拉顿(W.Brattain)一起因研制出晶体管及对半导体的研究而获得了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二个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在1972年被授予的,与库柏(L.Cooper)和J.R施里弗(J.R.Schrieffer)一起共享,是因为他们三人共同创立了一种能对超导性作出解释的“巴丁—库柏—施里弗”理论即BCS理论.  相似文献   

7.
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三名天体物理学家佩尔马特(美国)、施密特(澳大利哑)、里斯(美国)获得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成就与整个宇宙相关,三名获奖者依靠观测遥远的超新星,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伊瓦尔·贾埃佛的经历以及他发现超导隧道效应的过程,试图从介绍这一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工作中得出一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小朋友们,相信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的大名你一定听说过吧?他曾与李政道合作,于1956年因对基本粒子物理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于次年与李政道一起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那么,杨振宁在读书和学习上有什么好的经验呢?今天,我就给你讲讲杨振宁的“  相似文献   

10.
回旋加速器是1932年美国的物理学家劳伦斯发明的,他因此获得了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回旋加速器的原理如图1所示,从位于D形  相似文献   

11.
再论地市级电大教师科研的基本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市级电大教师要加强科研、做好科研,应当着力解决六个问题:一是科研聚焦——提升科研准备的战略举措,二是科研选题——确保科研质量的首要一环,三是科研企划——指导科研"作战"的实施方案,四是科研行动——创造科研绩效的不二途径,五是科研行文——获取科研成果的核心技术,六是科研"营销"——实现科研价值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教育性原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教育性原则,意指高校中的科研活动都应有利于教育目标,尤其是德育目标的实现。本原则为高校科学研究行为设定了一条道德底线,它所规范的主要是教师的科研行为,所调节的主要是科研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本原则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科研活动发展到“大科学”时代的产物。为贯彻这一原则,当前在我国高校特别需要做的是:重新定义高校的科学研究;引导研究者更自觉地恪守科研道德和学术操守;将科研引入教学过程;摒弃科研的庸俗数量化指标,试行同行公开评议。  相似文献   

13.
外国人才研究史研究可以为我国的人才学研究提供多方面的借鉴,应该成为人才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自1979年人才学形成以来的三十年间,外国人才史研究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目前的进展如何、未来发展的趋势怎样,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国内还未见系统的研究和梳理,笔者对此尝试进行回顾和整理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考试作为一门科学,其科学化、现代化需要科研为其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对教育考试机构来说,有力的开展考试科研工作是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贯彻"科研先行"的方针,加大科研的投入,力争取得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实践价值和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以引领教育考试机构建设的正确的发展航向,保证和促进各项考试事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已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种教育考试形式,其成绩令世人瞩目。对自学考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亦不断深入,取得了丰硕成果。进一步探讨其研究线索、研究内容、研究特点和发展趋势,将会促进我国自学考试制度的科学化发展,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高校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存在着互动关系。科学研究作为学科建设的基本载体,是学科建设的前提与动力,是学科建设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科建设的关键;而学科建设作为高校建设与发展的一面旗帜,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与重要平台,高校学科建设决定了科学研究的方向与特色,影响着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与学校的整体发展。要使二者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就必须强化高校科研工作的学科建设理念;要加强研究课题与学科建设的联系;要重视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的接轨;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7.
浅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对高校科研的支撑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图书馆与高校科研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网络环境下高校科研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应对科研工作者进行培训,加强文献资源建设,优化馆藏结构,转变信息服务模式,更好地发挥对高校科研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8.
师专教师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师专教师对教学和科研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具备科研的精神、态度和方法,不仅自己要参加科研,还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教学和科研并重,师专才能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数学极限理论的几个基本定理出发,演绎出若干课程教学的基本规律,论证了教学研究科学化、理性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迄今为止党的执政规律的理论研究总结了我们党执政的丰富经验,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但现有执政规律理论的解读脱离了规律本质、偏离了规律的研究方法、背离了规律本性,产生了把执政规律混同于执政理念的缺陷。深化党的执政规律的研究,必须在科学的执政实践的结构中,正确界定执政实践各要素的本质内涵与特性,科学揭示执政实践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理性分析执政实践的固有矛盾的特质与形成机理.运用科学抽象的研究方法,将执政经验上升为执政实践的理性认识,使具有主观性特征的执政理念转化为对客观的执政规律的理性探索和自觉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