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试论幼儿教育教学情境中的民主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幼儿教育教学情境民主化的内涵《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受教育权和发展权是儿童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民主化是对幼儿受教育权和发展权的真正实现,它要求每个幼儿不分种族、阶层、家庭地位的高低等而有同等的机会和自由享受教育,教育机会均等成了幼儿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内容。当然,幼儿受教育机会均等的真正实现对于作为整体的幼儿教育系统而言,要完整地体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而实际上,在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中,由于受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国际社会实际发展需要的影响,幼儿教育民主化建设还主要体现在宏观层面上。…  相似文献   

2.
李涛 《教育评论》2005,(4):68-70
农村幼儿是地理位置不利和社会处境不利儿童的主体,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促进农村幼儿教育民主化发展已经势在必行。一、“农村幼儿教育民主化”发展理念的相对性教育民主化最基本的内涵是“教育平等”,它包括: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条件均等和学业成就均等。作为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3.
教育公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保护儿童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教育机会均等”“保证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有效地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良好教育”已成为一种社会需求,教育公平化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起始阶段,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础,因为一个人从小丧失受教育的机会是其以后失去各种机会的直接原因。幼儿教育公平化逐渐成为各国制定幼儿教育政策和发展方针的重要出发点和归宿。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出现的教育公平化的呼声,为环境不利阶层儿童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带来了契机。近年…  相似文献   

4.
幼儿教育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幼儿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犹如农业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幼儿教育如果出现偏差,则整个教育体系是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的。"以人为本"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我国的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偏差,使得儿童问题或独生子女问题越来越突出。回归幼儿教育的本身,是有利于幼儿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对儿童权利的法律保护是我国幼儿教育逐渐走向民主化和法制化的重要标志,关于儿童权利保护方面的规定,主要包括儿童的生存权和生命权,儿童的健康权,姓名权,消像权,国籍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受教育权,儿童接受抚养权和遗产继承权,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权,以及诉讼中的司法保护权等。在这里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围绕幼儿阶段所具备的生存权,人格权,受教育权和健康权,全面发展权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九十年代世界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急剧变革的90年代,各国从实际出发,根据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的土壤条件,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不断促进了幼儿教育内容的科学化、实施形式的多样化、施教方案的多元化、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形成了幼儿教育繁荣发展的局面。本文论述的以下几个方面是90年代世界范围内幼教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向。一、保护儿童权利,重视幼儿发展1989年11月,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下简称《公约》),这是“为儿童人权拟定种种保护的第一项国际法律文书”,是国际社会为保护儿童权利共同努力的结果,表明了世界各…  相似文献   

7.
我国政府和社会历来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我们应该看到,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在幼儿教育阶段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入园难”和“入园贵”现象依然存在,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制约了我国幼儿教育的长远发展。积极探索我国幼儿教育长期健康发展的机制和对策,是我们全社会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社会生活、社会意识与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传承文明、育化个性、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教育,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重大挑战。“保证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有效地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良好教育”成为一种社会需要,这样,使得作为基础教育之初的小学教育民主化建设被提到日程上来。教育民主化的追求成为现代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趋势之一。一、小学教学情境中教育民主化的内涵《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受教育权和发展权是儿童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小…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幼儿教育民主化成为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1世纪世界幼儿教育变革和发展的一种趋势。这一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世界幼儿教育从提高幼儿入园率和发展非正规幼儿教育两个方面保障幼儿的受教育权:二是全球幼儿教育从幼教资源分配的公平和适合个性特点的课程两个方面追求幼儿教育机会的均等。  相似文献   

10.
但菲  王琼 《辽宁教育》2007,(1):13-15
民办幼儿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幼儿教育的状况同样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标志之一.民办幼儿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多元化办园格局的形成;促进了整个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了幼儿教育事业走向依法治教的轨道,对于拓宽我国幼儿教育的投资渠道,增加幼儿的受教育机会,满足家长对幼儿受教育多元化的需要,推动幼儿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显示出重要的作用.民办幼儿教育作为非义务教育,它具有公益性、服务性的特点,同时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幼儿教育,扩展了办园途径,使更多有识之士关注教育、投身教育,这是幼儿教育的一大幸事.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审美客体的散文文本,是创作主体的艺术创造变为社会性审美活动的中介,是创作主体与审美主体之间进行交流的依据.在接受主体眼里,它既是一种物化了的客观存在,又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审美存在,这与创作者追求的虚拟文本是不同的.本文从接受审美的视角,对文本的品质与层面,对不同类型、不同内质的文本的审美探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马祖禅对自性、自身感悟的独特性的强调,以及随时著衣吃饭,任心自由的破除修行方式,对"吴中诗派"产生了影响,促使其文学创作表现出重心性、重主体的倾向,内容也趋向日常化、游戏化,体现了向元和诗风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9.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物权法》对遗失物权属的规定排除了拾得人取得遗失物之所有权可能。建立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规则是权利与义务一致的要求,是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要求,在实践中应该依照过错与价值原则确定拾得人遗失物所有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