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初中学生应试作文常出现的问题是,内容空洞,立意不新。原因在于,学生在思维方面存在着一些障碍:如思维单一。思考问题时,简单求同,就题论题,就事论事,容易孤立静止地看问题。缺乏对材料的分析、思考;再加上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尤其是思维能力的训练。所以,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必须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训练。本文根据写作的过程,从文体定位、命题、立意、段落建构与设计等方面进行思维的引导和点拨,并附有参考题目、自主练习题目和解题导引等。旨在通过这样的训练,开启学生的思路,提高作文水平。下面是笔者设计的一则关于作文思维训练的案例: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作探讨,旨在通过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为他们的写作创新奠定基础。作文是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的综合表现,写作思维的发展对作文水平的提高具有推动作用。学生作文,从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到遣词造句,都离不开思维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则为上述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冉正宝 《现代语文》2005,(7):108-109
高考作文在综合体现语文素养的同时,还能全面体现出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而后者往往容易被我们忽略.具体表现为:教师把作文应考的重心放在了作文的选题、立意、材料、结构、表达方式、技法和语言等"技术性"环节的训练上,而忽略了学生个体思维方式对作文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思维,被恩格斯誉为"世间最美丽的花朵".作文的过程其实就是思维的过程.学生普遍觉得新材料作文特别是议论文难写,难就难在思维;而思维难,难在学生思维普遍呈现的肤浅、单一和人云亦云,难在中学作文训练中普遍忽视思维训练.这是一个令学生和老师欲说还休的尴尬话题. 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材料作文,再一次把这个话题推到风口浪尖上.新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比较起来,更能提供给学生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的权利,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凸显了对学生作文思维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对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思维导图是一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思维导图的概念和功能,然后对思维导图在作文立意训练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之提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以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由此可以看出,启发思维并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旋律。其中辩证思维与作文教学的关系尤为密切。辩证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作文教学的顺利进行。所以要想提高写作水平和作文教学水平,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分析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我们会发现:学生议论文的一大通病就是绝对化,即看问题往往简单、片面、孤立。文章立意不高、不新,只能就事论事,写得较肤浅,而辩证地看问题是医治这一通病…  相似文献   

7.
以课文为依据,以读为本,读透课文,运用高中语文课文材料,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求同思维能力、求异思维能力,运用思维规律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标,从而提高作文的立意质量。  相似文献   

8.
雷传平 《现代语文》2005,(1):121-122
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利于开拓学生在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修改等方面的思路,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又译为扩散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等)是一种辐射型的思维方式,它从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立体地、全方位地来思考问题,是作文创新的核心能力.发散思维的特点是由中心向四面八方的.但是,在实际的思维过程中,并不是每次都向各个方向均匀地发散的,而是可能主要沿着某一类方向思考就可以解决问题.因此,作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手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9.
教学设想 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立意肤浅的问题,主要是思维角度单一,思维广度与深度不够,有的甚至是形成了思维定势,这样势必影响到学生对相关作文素材的多角度辩证思考,同时也影响到对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所以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会学生从角度地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成为迫切解决的问题。在初步掌握了思维类型的基础上教给学生相关的思维类型,并进行相关的思维训练,从作文的立意角度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在作文立意上能够更加深入。设计《感受·思考·想象--作文联想训练》一课,试图从一个侧面突破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的瓶颈,让学生发散思维,打开想象与联想的窗口,给学生思维插上腾飞的翅膀,进而使学生的文章立意高远深刻。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学生知识与能力,认识与思想,语言与思维的综合反映,而思维能力在其间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同时,还应想方设法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那么,在具体的写作中,如何有的放矢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呢?我在教学中,一般采用如下几种方法,效果很好。一、在审题立意中,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由心理学原理可知,思维的深刻性主要表现在学生审题、立意过程中,能善于挖掘问题,善于透过现象抓往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关键问题,从中揭示出事物的内蕴。然而,小学生在审题、立意时,往往被一些表  相似文献   

11.
立意是作文的关键,也是思维能力的集中体现。然而,因为我们平时忽视了学生(包括考生)自身思维能力的培养,以致使学生作文因思维的简单化而导致立意的雷同化、单一化和板结化,这是一种低层次的求同思维定势。它限制着学生的创造力。而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是变化变革求新创造,它要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我国中学语文教育都很重视写作教学。可是。不管是平时的作文训练。还是一次次正规的考试.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在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千篇一律.缺少个性化的创新。笔者认为.究其原因,主要是平时的作文教学对学生思维训练的力度不够。要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提高中学生的写作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新语文课标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前提和先导,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作文教学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同样要培养学生创新作文能力,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创新作文教学。在创新作文教学中,笔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着重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侧向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旨在通过创新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文。一、打破陈规,引发逆向思维“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为一李姓男寿星写贺诗,适逢滂沱大雨,寿典难以为续,众人…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素有“半壁江山”之称,在作文教学中寻找突破口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是语文创新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自“创新作文教学研究”开展以来,笔者不断进行有益的尝试,着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侧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旨在创新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标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其中创新思维是创新实践的前提和先导。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作文教学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同样要培养学生创新作文能力,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创新作文教学,从“创新作文教学研究”开展以来,笔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着重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侧向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旨在创新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文。  相似文献   

16.
不可否认,现在学生的作文大多千篇一律、缺乏创新,无个性、无思想、无新意。症结何在?主要是由于陈陈相因、循环往复的惯性思维所致。这种被人为地同化了的单一的、线性的、机械的思维定式,在作文的起始——立意——就完全抹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又怎能使学生在后面的选材、结构、表述上新风扑面、妙语连珠呢?因此,作文训练中,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立意上冲破低层次的惯性思维的藩篱,飞向高层次的创新思维的天空。这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发散思维即是创新思维的一种主要形式。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多元思维,就是从一个目标或思维…  相似文献   

17.
作文贵在创新,创新贵在立意高远、深刻独特。然而,在高考应试的压力下,在学生为了达到分数最大化的诉求下,教师在作文立意教学过程中往往追求立意的平稳性、快捷性,而忽视了立意的深刻性、独特性。针对当前学生作文立意过于肤浅、缺乏个性、模式化等问题,教师在作文立意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发散思维的教学方式,通过发散思维流畅性的训练、变通性的训练、独特性的训练,从而使学生作文立意更深刻,更具个性。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 ,普遍存在“教师指导一例 ,学生就写一文”的现象 ,写出的文章也是“题材雷同和表达雷同”。多向思维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 ,向独创思维发展的中介 ,它的品质主要表现在能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积累贮存信息、处理信息和输出信息 ,使作文思路开阔 ,题材选择和立意丰富 ,并善于灵活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使得思维品质不断提高。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发展了 ,他们写出的文章也就各放异彩 ,有其独特的个性 ,从而避免“题材雷同和表达雷同”的现象。笔者在作文教学中 ,以培养“多向思维”为突破口 ,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从而提高学…  相似文献   

19.
近年高、中考阅卷中,我们发现学生作文无立意或立意错误的并不多,较为普遍的是立意“一般化”,达不到深刻、新颖的立意高度,究其因,是这些学生立意能力较弱.要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立意能力,必须注重开发学生的立意思维潜能,培养其最佳立意的能力.首先,要注重学生五种思维品质的培养。思维品质是思维个体在思维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智力特征。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劣,决定着思维能力的高低,因此,加强思维品质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一是要注重思维独立性的  相似文献   

20.
正长期教育下形成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势使学生思维僵化,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作文四平八稳,缺乏新意。在议论文的写作教学中,大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打破常规、开拓思路,使思考方式多样化,并能探究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一种思维方式。教师可结合求异思维的多端性、变通性、独特性等特点从培养学生求异创新意识,在立意上求异,在内容上求新求异等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