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前,法律执行难问题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民事执行程序是审判程序的继续和延伸,直接关系到法律的威信和尊严,更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鉴于此,笔者从法院"执行难"本身及其造成执行难的成因出发,浅谈解决执行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民事执行难问题就成为困扰人民法院工作正常运行的问题。虽然有关部门、人民法院为此作了大量工作,但民事执行难问题并未得到解决,而且越来越难,严重干扰了法律的实施,影响了人民法院在群众中的形象。对造成民事执行难的原因,以前不断有文章见诸于报刊杂志,对其中的部分内容,笔者深有同感,同时也形成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本文也就民事执行难问题形成的原因作些探讨,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些建设性意见,以期对我国的民事执行工作作出些许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法院判决执行难不仅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司法的公正和权威,限制了法院发挥解决社会民事经济纠纷的作用,而且导致人们对法律的信心下降,阻碍了依法治国的进程。造成执行难的关键因素是社会信用基础的薄弱和某些体制、法律制度方面的缺失。  相似文献   

4.
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职能体现得微乎其微,这也正是造成当前民事执行难、执行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民事执行活动检察监督的必要性和途径进行研究,试图通过立法和制度建设解决民事执行活动的检察监督权问题,以切实促进司法公正,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申思 《林区教学》2012,(9):47-48
执行是实现生效的法律文书的主要途径,是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保障,如果法律的具体规定不能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得以实现的话,那法律就是一纸空分。就我国目前的民事执行现状来说,尽管法治在不断向前推进,但自觉执行率却不尽如人意,这给生效法律文书的具体实现带来诸多不便,也就造成了"执行难"的问题。基于此,重点分析产生民事执行难问题的原因,并给出解决执行难问题的解决办法,以期促进此问题的早日解决。  相似文献   

6.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加强了对民事诉讼程序正义的保护,对我国的司法实践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特别是针对我国民事诉讼中经常见到的对败诉方"执行难"问题,制定了详细的条款,为我国告别"执行难"提供了法律保障.本文笔者试图从什么是执行难,执行难发生的原因以及新民事诉讼法对执行问题的修改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7.
代位执行制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执行难的问题。但在实施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法律对代位执行的法律定位不准,法律规定不健全,保障不力,导致代位执行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理论上、立法上对我国代位执行制度进行深入的认识、探讨,以进一步完善我国代位执行制度。  相似文献   

8.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经济活动日益频繁,随之而来的民事经济纠纷案件越来越多,而“执行难”成为民事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执行难”使得法院的判决成为一纸空文,严重损害了司法公正和法院的形象,使人民群众对法律失去信心,因此“执行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探讨“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力求为我国民事执行工作提出一点可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民事执行“难”问题严重困扰着人民法院,并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执行难”让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护,也损害了国家法律的尊严。本文试图从剖析“执行难”的原因入手,兼析当前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错误认识,提出笔者对执行程序价值的理解,最后提出完善执行工作所应的树立的新理念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0.
执行程序是诉讼程序中最后一道程序,直接决定着权利诉求人诉求权利的实现。"执行难"使权利诉求人的诉求权利不能获得合理的救济,以致于当事人被迫去寻求一种非法的补救,这就造成法律权威和国家公信力受损。结合学者对"执行难"问题的分析,提出党应以更大的决心,制定相应的制度,使国家的公力救济机关能灵活高效地对人民的权利予以最大的保护,使法治的现代化建设更快更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11.
民事"执行难"是我国司法领域长期以来所面临的一个尴尬局面。究其原因,既有法官的独立性不 够等法院方面的原因,也是由法律自身缺陷如对民事主体的资产及负债状况缺乏法律调整所造成,同时,还与我国 现行的法制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地区“素质教育执行难”现象的政策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推行素质教育政策十多年来,农村地区一直受困于“素质教育执行难”。本文从教育政策过程运行的角度,归纳了农村地区执行素质教育之难的基本现象,认为素质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和执行过程中呈现的种种特殊问题是造成农村地区素质教育执行难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3.
执行难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应当执行并可以执行的案件难以执行.执行难最主要的原因是"地缘"、"人缘"关系的干扰;执法立法工作滞后;司法的独立性不到位和地方保护主义的纵容;社会信用意识差,刑法的保护力差.为了解决执行难的相应对策为:制定强制执行法;革除体制弊端;强化执行权威;加强社会信用意识的建设;建立与完善被执行财产的查证制度和切实解决"地缘"、"人缘"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司法实践中,大量的财产刑判决难以得到有效的执行,主要表现为空判率高,执结率低。这严重影响了财产刑遏制和预防犯罪目的的实现。财产刑的执行难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造成执行难有立法、司法、执法和人文等方面的原因,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根治这一顽症。  相似文献   

15.
执行救助是破解“执行难”问题的重要举措.执行救助制度在各地实践模式不一,本文旨在分析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执行救助制度运行情况.目前,执行救助制度存在缺乏法律保障、救助资金短缺和单一等实质性问题,重构执行救助制度迫在眉睫.需设置独立的执行教助基金和司法救助金返还(划转)制度并建立完备的监督和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6.
执行难的根源在于体制。体制的缺陷导致地方保护主义、腐败等因素对执行工作的蚕食,法律规定的矛盾和疏漏及法律意识的低水平又助长了执行难现象。因此,解决执行难,必须从改变现有的体制入手,根除各种干扰因素存在的土壤。只有完善体制,才能攻克执行难的顽疾,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法制。  相似文献   

17.
执行调解制度在执行程序中有存在的正当性,执行调解与民事裁判的既判力并不矛盾,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执行调解也是司法实践的需要,在执行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符合执行程序理念,能有效缓解执行难问题,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执行调解应理解为一种常规性的司法制度和司法方式。  相似文献   

18.
执行调解制度在执行程序中有存在的正当性,执行调解与民事裁判的既判力并不矛盾,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执行调解也是司法实践的需要,在执行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符合执行程序理念,能有效缓解执行难问题,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执行调解应理解为一种常规性的司法制度和司法方式。  相似文献   

19.
被害救济是对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权利缺损所给予的补救。在原始社会,私力救济是当时被害人唯一的权利救济方式。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和法律出现,公力救济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被害人公力救济中存在犯罪人赔偿范围过窄、执行难、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尚未确立等问题,需要进行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0.
观念障碍是造成“执行难”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造成“执行难”的三个主要的观念障碍是:法律意识淡薄、“重审轻执”以及对执行工作与发展经济和维护稳定之间关系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