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透析民事执行难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执行是人民法院依法运用国家强制力,保障生效法律文书所确认的民事权利得以实现的活动过程。执行乃法律之终局,然而,长期以来,因为立法存在缺陷、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当事人个人原因、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法院内部的自身原因等诸多因素,使"执行难"一直困扰着各级法院。  相似文献   

2.
李辉 《华章》2011,(20)
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其最终目的是求得国家法律保护.然而在民事案件执行中往往生效法律文书难以实现,这已成为民事审判和执行活动中的突出问题,成为了依法治国的绊脚石.本文通过分析民事执行的重要性,针对民事案件执行难的原因提出对策.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重视民事强制执行制度的完善,为保障公民合法利益尽快依法实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民事案件执行难原因与对策探析白洁民事执行,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组织,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运用国家的强制力量,依法采取执行措施,强制负有义务的当事人完成义务的行为。执行是保证生效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  相似文献   

4.
目前,法律执行难问题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民事执行程序是审判程序的继续和延伸,直接关系到法律的威信和尊严,更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鉴于此,笔者从法院"执行难"本身及其造成执行难的成因出发,浅谈解决执行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该制度的确立对于解决我国现存的"执行难"困境意义重大。本文首先梳理了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运作状况,在此基础之上发掘了该制度的运作空间,进而分析了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具备着坚实的法律基础、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在民事诉讼法面临大的修改的契机之下,主张将检察机关引入民事强制执行监督体系,并对监督方式与途径等具体制度的构建问题提出了一些符合我国实际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于拒不履行其义务的当事人,民事执行可以有效地解决该问题,维护司法权威,保障生效法律文书内容的实现。然而,执行瑕疵的问题不可避免,从而可能侵犯到债务人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在程序和实体上设置适当的救济制度,可以有效约束执行权,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纠正人民法院执行行为的违法或不当。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缺少完备的民事诉讼生效裁决执行体系,以致一些实体裁决往往无法落实。民事执行中普遍存在的"执行难"、"执行乱"问题严重影响了债权人权利的实现。在此背景下,民事执行权的改革无疑将成为我国司法改革中亟待研究的课题。这就需要从执行权的本质出发,从逻辑上厘清执行权的内在属性,从理论上为我国执行体制改革提供指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8.
民事执行是人民法院根据生效的法律文书,依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责令债务人履行债务,以保证债权人债权实现的活动。其目的在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保障法律的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针对过去民事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外国的立法,特别规定了强制拍卖制度。由于强制拍卖所要确定的内容多而复杂,我国尚缺乏这方面的实践经验,有关强制拍卖的具体措施,《民事诉讼法》未作详细规定。这样,人民法院在适用这一新的执行措施时,没有统一可行的操作程  相似文献   

9.
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民事执行难问题就成为困扰人民法院工作正常运行的问题。虽然有关部门、人民法院为此作了大量工作,但民事执行难问题并未得到解决,而且越来越难,严重干扰了法律的实施,影响了人民法院在群众中的形象。对造成民事执行难的原因,以前不断有文章见诸于报刊杂志,对其中的部分内容,笔者深有同感,同时也形成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本文也就民事执行难问题形成的原因作些探讨,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些建设性意见,以期对我国的民事执行工作作出些许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执行难"、"执行乱"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痼疾。而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工作的监督尚未真正开展,本文拟从司法实践、建设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完整统一的法律监督制度等方面阐述建立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必要性,以期推动我国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确立。  相似文献   

11.
民事案件执行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被执行人救济制度的不完善。以"高效、公正、合理"为原则,建立科学的民事执行救济制度,对解决民事执行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太原大学学报》2017,(5):27-30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建立于2012年《民事诉讼法》中,作为一种法律监督的新制度,学界与实务界首先讨论的便是制度目的,其争议核心是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目的应否包括"执行难"。从对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历史的重述,"执行乱"与"执行难"类型区分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对解决执行难的实际效果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可知,执行检察监督的目的不同于民事执行的目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目的应该聚焦"执行乱"。  相似文献   

13.
关于执行难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民法院生效的民事经济案件的判决 ,执行难是我国现阶段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本文中笔者指出了生效判决得不到执行的恶劣影响 ,并分析了执行难的原因 ,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职能体现得微乎其微,这也正是造成当前民事执行难、执行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民事执行活动检察监督的必要性和途径进行研究,试图通过立法和制度建设解决民事执行活动的检察监督权问题,以切实促进司法公正,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民法领域里,一直存在着生效的法律判决难以得到实际执行的严重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法律漏洞和人为因素造成。针对“执行难”的问题,作者认为应及时弥补法律漏洞,并杜绝造成执行难的人为因素,使民事判决得以顺利执行。  相似文献   

16.
民事执行难是我国执法过程中的"老大难"问题,已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损害了司法权威,解决民事执行难的问题迫在眉睫。克服法院民事执行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提高民众的法制观念、加强执行立法、推进执行体制改革,还要完善社会诚信机制和执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7.
执行难、执行乱是当前民事执行中的一大问题,对此,检察院、法院两家在民事执行监督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相互配合,妥善处置了执行中可能会发生的影响稳定的一些因素,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影响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的社会问题,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既论述了检察机关开展民事执行监督取得的成效,又分析还存在的法律上的不足,并进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主要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孙娜 《考试周刊》2007,(18):81-82
“执行难”长期困扰着人民法院,为社会所关注,近年来的执行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执行工作的进步,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执行难”。我们必须走出执行改革的误区,认识到“执行难”只是执行工作的表象,其内因是民事执行权的弱化,是民事执行权弱化导致了“执行难”。本文试从民事执行权弱化入手,分析民事执行权的本质,进而探讨如何矫治民事执行权的弱化,通过执行立法建立民事执行威慑机制,建立分权制约、相对独立的执行管理体制,从而强化执行权力,最终实现民事执行工作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裁判书能否迅速、公正、合法执行,直接影响我国以法治国的进程.然而,目前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种什‘执行难”的现象.本文针对此问题,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从根本上解决民事裁判执行难的几点改革建化  相似文献   

20.
汉代的刑罚不同,执行的方式也就不同。在笞刑的执行方面制定有专门的法律,有较为严格的执行程序。在执行没收罪人财产以及将其妻子收至官府做徭役方面有法定的执行机关或执行人员按照法定的执行程序进行。为确保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汉代还规定了劳役抵债和替代执行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