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张立勤 《青年记者》2010,(18):15-17
不科学新闻颇具"障眼法",须得"火眼金睛"方能识别、揭穿。当下不科学新闻的表现形式之多样,成因之复杂,危害之深广,不能不令人警醒。  相似文献   

2.
姜泽林 《青年记者》2002,(12):39-39
在新闻眼看来,新闻与背景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哪条新闻可以离开背景而孤立存在.离开背景的新闻,容易假.如曾轰动一时的"水变油"假新闻,现在看这则所谓的新闻,基本上都是在大量描绘那魔术般的"水变油"现象,对于那魔术背后的东西,则很少有人去掀开看看.倘若记者能就"水变油"的发明人是个几乎没读过书的科学盲这一背景探寻下去,即使不具备高深科学理论功底的人也不难戳穿骗局而不会轻易上当.  相似文献   

3.
新闻悟道     
王维作诗:"洗心讵悬解,悟道正迷津."道,事物之行径.万事万物皆有道,新闻写作亦如此.我做了十七八年新闻工作,由记者到编辑再到总编,一直在摸索新闻采写之基本方法,有成功的方面,也有不太成功的时候.在整理过去的新闻作品时,信笔写下了一些感言,也算是悟"道"吧.  相似文献   

4.
2000年1月1日,唐山电视台在我省地方电视台中率先推出了一档以社会新闻为主的新闻栏目"晚间新闻".开播一年多来,其社会影响力之大,收视率之高,大大出乎创办人的意料.这一栏目每晚9时首播,与以时政新闻为主的"唐山新闻"互为补充,使每晚这一并不十分看好的时间段,成为唐山电视台第二黄金收视时段.  相似文献   

5.
新闻评论作为传播人们的思想认识的一种文体,科学精神对其至关重要.但是,新闻评论缺乏科学精神的现象却比比皆是.一些新闻评论,不真实、不客观、信口开河、人云亦云,根源之一就是新闻评论缺乏应有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6.
新闻价值,是新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这个基本概念是西方新闻学界首先提出来的,我国第一本新闻学专著《新闻学纲要》(徐宝璜写于一九一八年)也把"新闻的价值"作为一个专题来阐述,解放前出版的一些新闻学著作都把它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加以探讨.解放以来,尤其是一九五七年以后,我们的新闻学理论研究却长期把"新闻价值"摒于门外,似乎一谈到"新闻价值"就会有资产阶级新闻观点之嫌,以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长期以来成了"禁区".党的三中全会以后,思想解放运动和报纸改革带动了新闻学理论的研究.无论是新闻理论工作者还是新闻实际工作者,都迫切地感到必须重新评价新闻价值观,认真开展这个问题的探讨与争鸣.许多同志认为,承认不承认新闻价值,实际上是尊重不尊重客观的新闻规律的问题.不尊重客观规律是要受到惩罚的,事实上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7.
一个新闻工作的从业者,特别是一个身处基层的通讯员,谁都想在自己的新闻生涯中,采写出几篇"带响"的作品,业内通称为抓"活鱼".而能否抓"活鱼"不抓"死鱼",就得看自己有没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新闻的敏感强,能在平凡中发现惊奇,而新闻敏感差,遇到新闻却"有眼不识金镶玉",使之"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8.
看到这个话题,虽感到有话可说,可也产生某种恐慌:我能说得清新闻人承受的"恐慌"吗?能为此提出可资参考的应对之道吗?显然,"恐慌"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人不遇啊.新闻人或多或少存在"恐慌"是不争的事实.对此我们只有正视它,从而克服它.  相似文献   

9.
定律是科学上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概括,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一定变化的必然关系.新闻定律则是对新闻客观规律的概括,它体现了新闻工作在一定环境中的必然的关系.之所以加上"魔鬼"二字,是因为这些定律不存在于教科书中,有的甚至具有颠覆性,如果掌控不好,则影响我们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国家有大小之分,但从新闻的角度而言,国家大小与新闻的重要性并没有绝对的正比例关系.诚然,由于大国对于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大,新闻信息量大,受到媒体和受众的关注程度较高;而所谓"小国",因其自身条件限制,新闻信息量小,往往难以引起大多数受众的兴趣.因此,国际媒体机构对于大国和"小国"的人力配置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1.
"新闻无学论"探源 许多年来,新闻界内外流行一种看法,认为新闻工作只是一项实际工作,并没有多大学问可言.这就是所谓"新闻无学论".形成这种看法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和"老牌"学科如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等比较,新闻学出现较晚,体系不够完整,一些学者不承认新闻学是一门科学.  相似文献   

12.
贾考 《今传媒》2009,(8):58-58
翻开2009年6月23日某权威晚报,在"本市新闻"、"本省新闻"、"中国新闻"、"世界新闻"等专栏,"负面"新闻触目皆是,比重之大与篇目之多,令人咋舌.杀人放火、官司诉讼、爆炸中毒事件等等无奇不有,令人极为不爽.为了增强笔者行文说服力,特辑录这个名栏目的新闻标题于后(正面或中性报道略去),供大家鉴别.  相似文献   

13.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长期以来形成的"时政优先,主题先行"的基本模式和风格,使时政新闻播报形式老套,节目编排僵化,新闻内容趋同,形式创新不足.这与时政新闻栏目承担的引导主流舆论、唱响主旋律的使命和责任不相匹配.因此,地方电视台创新时政新闻栏目,使之既让党和政府放心、又让人民群众满意,达到既叫好又叫座的目的,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薛建国 《传媒》2010,(12):69-71
网络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给传统纸媒带来深刻挑战.因为在快捷和直观上无法匹敌,所以无数纸媒把加强深度报道视为应对之策.于是出现一种怪象:一条缺少新闻内核的东西,往往被放大做成一个或多个版面.看似热闹,实为新闻泡沫.新闻深度不取决于文字的长短和所占版面的多少.认识这一点并不难,但要成就有深度的新闻作品,功夫还得下在"亲历"和"调查"上.  相似文献   

15.
元生 《声屏世界》2009,(7):59-59
如何让新闻解读性的节目具有较强的可听性?"解"之所需,"读"之有悟是关键,节目应该在"所需"和"所悟"上下功夫.如何做好"所需""所悟"?从贴近听众的角度选择新闻,力求新闻解读具有实用价值是做好新闻解读节目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导语写作是消息写作的关键,一条消息写得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息导语写作的成功与否,所以导语写作在消息写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语在消息中所占空间很小,要在"弹丸"之地上跳舞,跳好舞,难度很大.写好导语,需要科学的新闻意识,新闻意识对写好导语的意义在于,运用新闻意识,在遵循导语写作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创新,让导语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康化夷 《传媒》2016,(20):50-52
新闻敲诈指的是利用或假冒媒体或新闻从业人员身份,以负面新闻相威胁,向报道对象索要钱财或其他好处的行为,其实质是"新闻寻租",即利用公权力谋取不正当经济利益.由于民众和基层政府媒介素养的欠缺,相关法律法规普及度较低,以及行政监管的"漏斗效应",新闻敲诈现象屡禁不止,特别是广大县域成为新闻敲诈的多发之地.  相似文献   

18.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个科学问题,近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频发生,使得气象信息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气象新闻传播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从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这个角度来看,气象新闻不仅能提供天气预报服务,还应该成为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的舞台.经历了从"天气简报"到.气象新闻"的变迁,经历了从"直线报告"到"立体解读"的转变,气象新闻在媒体上的地位已经不仅仅是配角,而是慢慢变成了新闻媒体上的重要新闻品种.  相似文献   

19.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新闻美学应该定义为研究新闻学的科学,新闻之美则是以最引人注目的表现形式传播新鲜感强的新闻.新闻的超越之美,是基于尊重新闻的客观事实和客观创造规律的基础上,对新闻的内在价值和其社会影响进行的客观分析所创造出来的美感.这种创造规律既遵循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规律,同时也融合了新闻学研究中的新闻的写作体裁的基本特征.本文旨在通过具体新闻实例和美学基本理论的结合分析,探究新闻之美的超越之美创造规律.  相似文献   

20.
"五四"精神与新时期新闻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本文从新时期新闻改革的视野,思考如何传承"五四"的民主、科学传统,如何创造性地发展"五四"的民主、科学精神,从而保证新时期新闻改革在健康、正确的轨道上继续运行,推进新闻改革持续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