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高中语文 (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一册“阅读”第四单元《触龙说赵太后》有这样一句话 :“媪之送燕后也 ,持其踵为之泣 ,念悲其远也 ,亦哀之矣。”课本把句中的“持其踵为之泣”注为 :“握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持 ,握。踵 ,脚后跟。”“持其踵”是“握着她的脚后跟”吗 ?“握着她的脚后跟”干什么 ?郭锡良、唐作藩等人编写的《古代汉语》解释说 :“这是写送别燕后的情景 ,燕后已上车 ,赵太后在车下 ,还要握着她的脚后跟 ,意思是非常舍不得她离去。”这解释似乎有些道理 ,但原文中哪有关于“后已上车 ,赵太后在车下”的文字叙述呢 ?而且“脚…  相似文献   

2.
《语文学习》2001年第7-8期发表了陆精康先生的大作《也说“持其踵为之泣”》一文(以下简称陆文)。陆文就如何训释《触龙说赵太后》中的“持其踵为之泣”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陆文认为《教师教学用书》中把“持其踵为之泣”翻译为“摸住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不自然,不合乎人情常理。又以西汉刘向《说苑·修文》中所记载的先秦时期的迎娶之礼为主要依据,从而得出如下观点:赵威后送女儿燕后出嫁之时,之所以要“持其踵”(即握持女儿燕后的脚后跟),是为了从女儿丈夫家所带来的两双鞋中择取一双及时给女儿燕后穿上。此明证是,陆文…  相似文献   

3.
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试验修订本·必修)《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持其踵为之泣”句,新编教材注释为“握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持,握。踵,脚后跟。”女儿出嫁,“念悲其远”而为之泣能让人理解,可“握着她的脚后跟哭”就令人费解了。对这一难句曾有四川岳老师与内蒙古牛老师分别撰文《“持其踵”作何解》《“持其踵”正解》(见《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11)前者认为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的解释合乎情理:“持,制止意。踵,足后跟,就是说母亲拉着女儿,女儿不能止步。这是古人的形象语言。”后者认为该句应注释为“赵太后拉着她…  相似文献   

4.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册《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课文中释“必勿使反(返)”为:“一定不要让她回  相似文献   

5.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 (试验修订本·必修 )《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有“持其踵为之泣”句 ,对此句中的“踵” ,新编教材注释为“脚后跟”。检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古诗文选注本 ,如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 ,第一册 ) ,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 ,上册 ) ,徐中玉、金启华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册·散文部分 ) ,江夏等编著《初中文言文评点译释》(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3年 6月第 1版 )也把“持其踵”的“踵”注释为“脚后跟”。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 ,第…  相似文献   

6.
新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教材《触龙说赵太后》中有这样一句话: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其中“为之泣”一语,教材和教参均译作“为她哭泣”。粗略一看似乎较为通达,但其中尚有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7.
“问题注释”是指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由于编校等原因而出现的错误注释或虽不是明显错误而语焉不详、犹有可解的注释,前一种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掌握,后一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拓展。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对“问题注释”进行恰当的利用,也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触龙说赵太后》(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以下版本同)中有这样一条注释: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太后在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握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我在查阅多种资料以后发现,课文的注释是错误的。原句应为“持其踵履女而为之泣”,意为:握着她的脚后跟为她穿鞋并为她将要远嫁而哭泣…  相似文献   

8.
考察前人注释,对于《触龙说赵太后》中"持其踵为之泣"的注释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注释:"踵"即脚后跟,"持其踵为之泣",即拉着她的脚后跟,为她而哭泣,表现母亲对远嫁女儿的依依不舍之情。第二种注释:"踵"是指古代车的一个部件,即"(车)后承轸者也",古时挽留车上人,常常附手于车,或攀其辕,或把车后之踵。如果结合当时婚礼礼仪来看,这两种注释都不够准确,这句话应该是描写赵太后在女儿出嫁时给女儿穿鞋的时候的情景。  相似文献   

9.
《触龙说赵太后》中,有这样一句话:“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其中“亦哀之矣”应该怎么翻译?课本上没有注解,配套教参上的  相似文献   

10.
一古文《触龙说赵太后》一文选自《战国策·赵策》 ,全文以叙事对话为主。我在备课上课过程中 ,遇到一疑点 ,教材教参都没有注解 ,造成学生理解上的障碍和分歧。经讨论释疑后 ,大家都觉得收获很大。文中有这样的文字 :左师公曰 :“……媪之送燕后也 ,持其踵为之泣 ,念悲其远也 ,亦哀之矣。……”根据上下文 ,这几句话应是触龙在赵太后面前回忆当年太后送女儿嫁往燕国作王后的悲切场面。因为当时诸侯为利益而联姻 ,女人除非夫家国破或自己被废 ,否则是不能回娘家的。所以赵太后送女出嫁是带着永别的心态而来。关键是“持其踵”应作何理解 ?“…  相似文献   

11.
在《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有“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而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的句子。对文中的“亦哀之矣”应如何理解?教材上没有作任何解释,而相应的教参则说是“也够可怜的  相似文献   

12.
《触龙说赵太后》中“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一句,《教参》在译文中将“哀”对译为“哀怜”。笔者认为不妥,“哀”在这里当释为“爱”,即“疼爱”之意。理由如下:一、从触龙和赵太后对话的文意来看,他们原为争男女之爱而引出对长安君和燕后的爱的比较。触龙打开进谏大门的一段话可分为三层来理解:1.提出爱子的原则——计深远;2.从送燕后出嫁事说明太后对燕后的爱之深;3.从嫁后的祝祷赞扬太后爱燕后符合“计深远”的爱子原则。其中写送嫁时的情景很感动人。因“亦哀之矣”之前有“泣”,“悲”两  相似文献   

13.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这里的"行",我们认为,应取"嫁"义.  相似文献   

14.
《战国策·赵策四》“触龙说赵太后”章有这样一段:“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在“必勿使反”条下注曰:“古代诸侯之女嫁于他国,只有遭到休弃,或所嫁之国覆灭时,才能回来。这句是说,希望女儿不要遭到灾祸。”在目前较为流行的一些书籍中,凡是涉及这个问题的,大都采用了类似的说法。例如,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年2月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释是:“古代诸侯的女儿远嫁别国,只有被废或者亡国,才能回到父母身边。”初级中学语文课本所选《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也采用了这种注释。类似的还可以举出很多。这种解释流传极广,在童蒙的心中可谓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但我认为这种解释不妥,大有加以正  相似文献   

15.
《战国策·赵策》:“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其中的“持其踵”,一般注本皆将“持”解作动词“握”,“踵”解作名词“脚后跟”,“其”解作代词“她的”,将全句译为“握着她的脚跟”,“意思是拉住她”。有人不以为然,另辟溪径,将“持其踵”解为‘母亲拉着女儿,女儿不能举步”,训“持”为“制止”;也有人将其译作母亲“在后面攀着车子哭泣”,训“踵”为“车后承轸木之后端”。如此等等,既不符事理,又不尽情理,因而是欠当的。我认为,“持”当训为“值”,解作“当”。从声训看,“持”古为定纽之部,“值”为章纽职部。又“值”为浊声字,故“值”上古亦为定纽。之职阴入对转,章炳麟同在之部,段玉裁《六书音均表》同在第一部。故二字古音同义通。从形训看,“持”,《说文·十二上·手部》曰:“持,握也。从手寺声。”“值”,《说文·八上·人部》  相似文献   

16.
徐高峰 《学语文》2005,(5):46-46
《触龙说赵太后》(见高中语文第一册)“念悲其远也”一句,课本注为:“为她远嫁而伤心,念,悲伤也。”按此解释“念”“悲”当为同义词。其他文献对这句话的解释均与课本不同。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解释为:“惦念着她而且伤心她远嫁于外。”中华书局出版的《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解释为:“心里惦念着她,伤心她远嫁于外。”  相似文献   

17.
在《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左师触龙与赵太后拉家常谈养生之道时,触龙说了这么一句话:“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  相似文献   

18.
《触龙说赵太后》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对“少益嗜食”的解释,各家略有分歧。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  相似文献   

19.
古代汉语教学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这种阶段性体现在学生语言学基础的显著变化和古代汉语阅读、翻译能力的大幅度提高上。由于是严格按照语言历时演变的顺序来编排"文选",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教学的这种阶段性呈现出了不少抵牾不合之处。而张之强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今注""古注""白文"三分的做法,有助于解决这种抵牾不合所带来的"虎头蛇尾"和"机械重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触龙说赵太后》选自《战国策·赵策四》。《战国策》一向以精彩的游说辞著称,它的游说之辞被誉为“不可谓非行人辞命之极也”。这一点在《触龙说赵太后》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秦兵压境,转瞬间攻下十八座城池,盟国齐国坚持以长安君为质才肯出兵相助,而赵太后爱子情深,不肯让长安君冒险,于是君臣冲突,赵太后暴怒,事情变得无法控制,国家处在灭亡的边缘。这时老臣触龙上前娓娓几句话,就让事态缓解。赵后最终派长安君为质,齐国出兵,秦兵之围解除。同样是劝赵太后,同样的理由,为什么其他的大臣惹得龙颜大怒,触龙则能取得成功呢?这是因为触龙掌握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