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课”教学是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和重要阵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之一。新的历史时期,高校“两课”教学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情况,既有挑战,又有机遇。正确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对于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两课”教学是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和重要阵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之一。新的历史时期,高校“两课”教学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情况,既有挑战,又有机遇。正确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对于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校“两课”伴随着共和国已走过了五十年的风雨历程。“两课”教育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们为自己有幸成为高校“两课”教师队伍的一分子而感到骄傲!我们从事“两课”教学的中青年教师决心进一步发扬我国高校“两课”教育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努力,争取成为一个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合格的“两课”教师,为实现“两课”教育事业新的辉煌而奋斗。回顾历史,我们为高校“两课”五十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自豪,展望未来,我们又面临…  相似文献   

4.
高校“两课”伴随着共和国已走过了五十年的风雨历程。“两课”教育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们为自己有幸成为高校“两课”教师队伍的一分子而感到骄傲!我们从事“两课”教学的中青年教师决心进一步发扬我国高校“两课”教育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努力,争取成为一个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合格的“两课”教师,为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推进,高校“两课”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专科学校学生基本素质相对较差,普遍缺乏学习“两课”兴趣,因此,专科学校的“两课”教学应从教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入手,通过兴趣教学调动他们学习“两课”的主动性、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道德现状分析与"两课"教学方法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 ,是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最重要的、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 ,他们的道德状况如何 ,直接关系到教育的培养目标。而“两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 ,在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其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自中宣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以来 ,我国高校的“两课”教育教学有了很大的加强和改进 ,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然而 ,新时期大学生道德建设及高校的“两课”教学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两课”教学实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教育和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前途和对世纪国家命运的大事,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长远大计。高校“两课”教育教学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近年来,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现和广大“两课”教师的努力,高校“两课”教学质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思想理论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使“两课”教学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和要求,进一步增强“两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案例教学法在“两课”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和完善 ,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 ,高校“两课”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不断改革并创新“两课”教学方法 ,努力提高“两课”教学质量 ,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采用案例教学法 ,实现教与学的双方良性互动 ,“输”与“导”的有机结合 ,增强“两课”教学的可接受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是创新“两课”教学的有效途径。一、“两课”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长期以来 ,高校“两课”教育作为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  相似文献   

9.
高校“两课”是国家规定的各高等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旨在通过课程的讲授,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合格接班人。如何发挥高校“两课”教学的主阵地并对此进行改革,是每个“两课”教师所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0.
高校“两课”是国家规定的各高等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旨在通过课程的讲授,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合格接班人。如何发挥高校“两课”教学的主阵地并对此进行改革,是每个“两课”教师所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1.
高校“两课”教学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接班人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当今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的工作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对“两课”教学也必然提出新的要求。本就“两课”教学着力于创新;领导重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提出了一些粗浅看法,以期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实际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高校"两课"实践教学环节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高校“两课”教学遇到了挑战,“两课”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方面作用的发挥受到制约。对此,就高校近几年在“两课”教学方面缺乏实效性的原因和构建“两课”实践教学的依据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两课”实践教学的措施与设想。  相似文献   

13.
"两课"长短课程教学改革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两课”教育教学是高校宣传党的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的主渠道,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主阵地,如何提高“两课”教学质量,增强“两课”教育效果,达到“两课”教育教学工作应有的目的,一直是我们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课题。近年来,针对“两课”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校进行了“两课”长短课程的改革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和欢迎。一、改革的出发点1998年,教育部颁发了全国高校“两课”教学工作新方案。这一方案对“两课”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时数、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人们观念的重大改变,对搞好“两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高校“两课”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可以着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技巧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5.
对青年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之一,而“两课”教学在高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方面,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灌输原则则是高校“两课”教  相似文献   

16.
不断改革和创新是“两课”教育教学的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内在规定。21世纪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纷繁复杂变化,经济全球化,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市场经济和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许多问题,对高等学校“两课”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必须树立阵地意识,增强“两课”教育的主动性,探索“两课”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开拓新世纪“两课”教育工作的新局面。章主要对影响和制约高校“两课”教学效果的各项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增强高校“两课”教学效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高校“两课”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两课”教学应重视灌输理论,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是高校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高校的“两课”仍旧承袭着计划经济的教育模式,观念陈旧,教学的结果与目标差距很大。即将跨入21世纪的高校“两课”已经到了一个重新审视,全面改革的时期,否则将无法完成高校“两课”所面临的任务和承担的责任。目前,全国各高校正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的要求,组织实施新的“两课”课程设置方案。笔者认为要进一步提高“两课”教学水平的教学效果,必须从以下三方面深化“两课”教学改…  相似文献   

19.
利用高校"两课"阵地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给高校“两课”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在分析了“两课”教学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学科建设的高度加强“两课”的课程建设,抓师德建设,成就高素质的“两课”教师队伍以及努力探索“两课”的新内容,新方法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 (简称“两课”)一直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然而 ,近年来高校“两课”教学却出现了“学生学得没耐心 ,教师教得没信心”,大学生思想道德滑坡的不容忽视情况。“两课”如何才能吸引大学生的眼球 ,使之真正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出具有社会主义远大理想 ,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两课”的现状 ,已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普遍关注。本文认为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是改进“两课”教学的重要途径。一、根据教学内容 ,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