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核医学数字化实验教学平台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核医学数字化实验教学平台的创建与应用.直接从核医学科临床资料中选用具有较高教学与科研价值的各种典型ECT图像,撰写影像表现及诊断意见,存储于SQL服务器中,建立核医学数字化实验教学平台,在客户端利用IE浏览器调阅相关图像进行实验教学.完成了系统软、硬件的建设,建成核医学数字化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具有图像上传、图像管理、图像检索与浏览、实验报告提交、教师批阅等功能,系统运行正常,能满足教学使用要求.该平台具有操作方便、直观、互动性好,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将数码显微互动系统与形态学虚拟实验教学平台相结合构建形态学数字化教学平台,并应用于实践教学,对提高病理学及形态学实验教学效果,实现自主探索、多重交互、资源共享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数字化实验教学平台的构成,阐述数字化教学平台的优势,探讨数码显微互动系统与数字化标本结合在高职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提高病理实...  相似文献   

3.
倪亚清 《物理教师》2014,35(11):63-64
数字化物理实验平台主要有传感器、数字采集器及配套软件组成,配合一般电脑即可使用.因为具有其自身独特的技术优势,所以它为高中物理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注入了活力.数字化物理实验平台作为一个新的教育教学手段,要研究其在物理教学中策略.对于数字化物理实验平台实验首先要辨别某实验是否适合采用数字化物理实验平台实验,然后对于明确运用数字化物理实验平台的物理实验,要思考应遵循什么样的基本原则,在面广量大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这套系统呢?  相似文献   

4.
在对实体实验室优化与完善的基础上,构建了数字化资源库和数字化实验教学平台。该数字化实验教学平台主要包括虚拟实验教学系统、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络监控互动系统、实验教学同步反馈系统和微格实验室教学系统,重点介绍了这些系统的功能及特点。为确保平台高效平稳的运行,需要不断开拓网上教学的新模式,丰富数字化资源库,及时升级、维护系统的软硬件。  相似文献   

5.
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室数字化教学切片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形态学实验教学课程数字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利用数字摄像机扫描高质量的组织切片(载玻片),通过自动图像扫描采集软件、数字切片浏览软件和计算机系统组成的扫描系统,其过程全自动、智能控制,快速、稳定地扫描,显微图像连续采集,图像融合、拼接、压缩形成数字切片。数字切片的使用不依赖于显微镜,通过网络进行切片观察、学习、交流等;整张切片全视野信息,分辨率高,切片清晰,色彩逼真;终端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可以观察,用鼠标操作可以选择切片任意位置,进行定倍及任意倍率的放大或缩小,模拟显微镜观察模式。应用数字化切片架构形态学实验教学数字化教学平台,促使教学方法和手段发生变革,促进了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6.
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是医学影像学,数字化图像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结合的产物,本文简要介绍了PACS(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的概念,基本功能,以及建立PACS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解剖学是学生踏入医学殿堂的第一门专业课,也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解剖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对学生后续学习其它医学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实验教学在整个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通过建立开放式实验室,采用针对性说教法,举办标本实践技能大赛,建立数字化多媒体共享平台,开展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方式,笔者对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技术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和教学平台,我们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与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相结合以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文章主要阐述了物理实验教学中数字化技术应用的优势和运用这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医学超声检查技术实验面临着病例少、实验教学硬件条件不足、师资力量薄弱、规范化操作训练困难等问题.通过采用案例导向、虚实结合、线上线下同步、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实验教学方式,构建学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相关实验教学内容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共享平台(ilab-x.com)上共享,为开展线上教学提供了...  相似文献   

10.
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培养创新型医学检验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检验与测试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对硬件、软件条件的建设,搭建了良好的实验教学平台;完善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了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在实验教学的课程设置、实验教材建设、实验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建立了多元的考核方法;在实验教学研究和教学成果、实验教学管理、师资队伍素质和教学能力上也有所收获。为医学检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