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传统民歌和戏曲呈衰微之势,遭遇备受冷落的尴尬境地,深受广大青年喜爱和追捧的流行歌曲与传统音乐具有天然的相通因素,传统民歌、戏曲完全可以借势于流行歌曲获得新的活力,从而得以扩大受众、多渠道传承;传统戏曲和民歌"艺术化"既可为高校音乐丰富教学和实践曲目,也能使一些地方戏曲民歌提升艺术品位。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在发展中守望,持健康、积极、乐观的态度,助力传统音乐展现新的时代魅力。  相似文献   

2.
影戏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种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影戏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不同时代、不同种类的中国传统音乐(主要是说唱、戏曲)的特征,不同程度地存留于某些影戏剧种当中,显示出影戏音乐强大的包容性,也显示出影戏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第二,影戏音乐在说唱音乐向戏曲音乐转变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第三,影戏声腔同其他传统戏曲声腔联系密切,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影戏声腔同南戏、昆山腔、梆子腔、皮黄腔等都曾发生过或多或少的交互影响。第四,有些影戏声腔流传范围广、影响大,形成庞大的声腔体系。滦州影腔便形成了一个影响深远的戏曲声腔腔系,使用这一腔系的影戏剧种众多,流传地区也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有着独特的表演形式,它可以将戏曲和民歌中的共同点科学合理地进行糅合,这种被综合的艺术形式既有戏曲的韵味,又有民歌的通俗和自然,最能体现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族声乐是在戏曲、曲艺、民间音乐等传统形式的孕育下,借鉴与融入西方演唱技法(美声唱法)及相关理论体系,逐渐形成的歌唱艺术形式,具有丰富多彩的风格特征和强大的艺术包容性。在民族声乐发展、进步的过程中,逐渐出现西化倾向,失去了民族声乐本源的风格个性。所以,我们在借鉴与创新的过程中,不应该摒弃本源,应充分借鉴和运用传统戏曲、曲艺等表演形式。  相似文献   

5.
作为综合性艺术的中国古代戏曲,其创作必然受到传统审美功能的影响,受到戏曲家的阅历、思想、情感、审美等心理因素的制约,受到戏曲这一表演艺术的限制,受到民族文化和时代等多种因素的约束.因而,戏曲创作的心理及艺术表现就有着与其它文学体裁不相同的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武术与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总结了剑的特点和中国传统艺术中古典美学、传统戏曲与舞蹈的艺术特征,从中发现二的相融之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戏剧是综合艺术。中国戏曲有着自己特殊的综合历程。构成戏曲这一门艺术品种的综合要素是诗歌、音乐、舞蹈和其它表演艺术,它们在高度综合的戏曲艺术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规定了戏曲艺术的性质和特点。因此,要弄清楚戏曲形式的特点,必须首先了解上述各种文艺品种——特别是诗歌、音乐、舞蹈和其它表演艺术,在戏曲的起源和形成的历史过程中处于怎样的地位,以及它们在这个特殊的综合历程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本文拟从中国的诗词传统与诗剧特色这一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戏曲文化离不开教育,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应重视从幼儿园娃娃抓起。如何通过数字技术创新赋能幼儿戏曲教育,需要我们从当前形势、戏曲教育实施目标、途径及效应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做到以创意促发展、以技术促传承,不断提升幼儿戏曲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试析传统戏曲文化在当代大学生培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曲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戏曲资源运用于高校课堂教学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从综合艺术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戏曲节奏与大学生日常生活节奏的养成以及戏曲虚实相生与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务实与务虚"等三个方面,重点探讨戏曲文化在当代大学生培养中的作用和功能,力图进一步丰富完善当下传统戏曲文化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中国节庆是各类本土民俗事象集中呈现的舞台,而戏曲作为一种成熟的表演艺术是构成传统节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呈现出互动影响的关系:节日及节庆为戏曲的生长与发展提供了时机与空间,使得民间戏曲借节日演剧的契机得以交流与传播,而戏曲则以其独特的舞台魅力聚拢人群,将节庆气氛推向最高点,使之更具娱乐性和狂欢性。  相似文献   

11.
粤剧作为广府文化的意义载体,体现了广府文化多元兼容、感性世俗与务实持重的文化内涵。唐涤生的六部改编剧《六月雪》《牡丹亭惊梦》《蝶影红梨记》《帝女花》《紫钗记》《再世红梅记》至今仍盛演不衰,很大程度是因为这六部剧体现了广府文化内涵。唐氏六部改编剧在本地方言、粤剧音乐、脚色行当和舞台布置等四个方面,展现了粤剧艺术的广府文化之美。  相似文献   

12.
1949—1966年间,福建的戏曲教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发展,既继承沿袭了传统科班的培养模式,又创办了一系列戏曲院校,戏曲学校教育初步发展起来。福建戏曲教育在探索中取得多样化发展和成就。各剧种创办了剧种训练班,戏曲院校纷纷出现。戏曲教育以成熟的学校教育为主,以专业剧团训练为辅。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昆曲的生存困境,许多戏剧界人士作出了各种努力来重建。诸如上海昆剧团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改编的《伤逝》和《班昭》取得的成功和存在的如话剧化导演等问题一样,昆曲的重建比较现实的做法是,将昆曲定位在“中国古典戏曲文学最高品位”,适当做出创新。  相似文献   

14.
新颖调是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独具地方特色的剧种,流传至今已近两个世纪,特有的音乐语汇与旋律进行方式展现了地方民间戏曲特殊的艺术魅力。20世纪80年代末,在继承新颖调传统唱腔的基础上,保定群艺馆与望都县文化馆大胆改革创新创编了《戏八戒》这出戏,演出20多年来常演不衰,使新颖调这一民间戏曲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徐棻、胡成德同志所创编的川剧《田姐与庄周》,改编自传统剧目《大劈棺》,被称为“化腐朽为神奇”的一出好戏。川剧《田姐与庄周》的成功改编是运用现代意识重审的方法来获得主题新生,以纵向开掘人性深度的方式来达成人物形象的重塑,在横向借鉴其他艺术形式手法的同时固守自身剧种特色等手段来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田姐与庄周》的成功改编为戏曲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河南传统武术与戏曲文化是该地区历史悠久、内涵广博之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全面整理田野采风资料与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梳理河南传统武术为该地区戏曲所吸收、借鉴及武戏兴盛的现象,在此基础上从"悠久的百戏陈杂传统";"突出的‘花部乱弹’特征——民间性与大众化";"消费市场的特殊爱好";"河南深厚的传统武术底蕴与多样的形式与流派"四个角度入手,具体分析该地区武戏兴盛的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承德古戏楼     
戏楼是中国传统戏曲的演出场地,也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保存至今的中国古戏楼如同一座座博物馆,见证着中国戏曲昔日的繁荣。承德作为清代的第二个政治中心,不仅在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内建有皇家戏楼,在承德的县区乡镇也有不同形式和规格的民间戏楼,作者对承德现存古戏楼的分布情况、建筑形式及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古戏楼保护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承德古戏楼     
戏楼是中国传统戏曲的演出场地,也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保存至今的中国古戏搂如同一座座博物馆,见证着中国戏曲昔日的繁荣。承德作为清代的第二个政治中心,不仅在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内建有皇家戏楼,在承德的县区乡镇也有不同形式和规格的民间戏楼,作者对承德现存古戏楼的分布情况、建筑形式及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古戏楼保护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结合音乐教学和小说、小品创作实际,从人物情绪、舞台气氛、剧情发展等方面对音乐在戏剧艺术创作中的功能及作用进行了论述,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