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高阳县北方昆曲艺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中国的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高阳县北方昆曲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高阳县北方昆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对高阳县北方昆曲的研究,有利于保护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有利于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2.
沐曈 《阅读》2024,(20):20-23
<正>On Women’s Day,Sally和Jolly陪同妈妈来到了昆曲(KunOpera)的发源地——苏州昆山。妈妈是个昆曲迷,Sally和Jolly从小耳濡目染,也对昆曲充满了兴趣。让我们跟着Sally和Jolly,一同去探寻“百戏之祖”昆曲的美妙韵味吧。  相似文献   

3.
昆曲是中国古典戏曲声腔艺术。自元末形成以来,以谱当歌,口耳相传,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发展史。其文与乐高度结合的范式,构成中国传统戏曲声乐文化的至高典范。明清以降.昆曲Z-尺谱趋于成熟并广泛使用,中间保留了大量的昆曲文化信息,为昆曲音乐文化在当下的学习以及承继提供了便利。以笔者牧集到的昆曲工尺手抄酬神戏演出本(台本)为研究个案,仅对工尺抄本工尺谱的曲牌、宫调以及演唱特征进行分析.旨在对乐谱本身的丰富文化内涵以懈谚与押.辗  相似文献   

4.
高阳昆曲在长期的由南到北的时空演变过程中,其韵白浓重的吴音逐渐减弱,冀中地区"慷慨悲歌"的意蕴不断增强,成为流行于河北省中部和东部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5.
雅格布 《阅读》2014,(12):30-31
你听过昆曲吗?看过昆曲表演吗?今天我们就要去苏州的昆曲传习所一探究竟,近距离感受一下昆曲的美妙"百戏之祖"昆曲昆曲(亦名昆剧),清朝以来被称为"昆曲",有"百戏之祖"的雅称。昆曲的伴奏乐器有笛、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  相似文献   

6.
叶堂家世业医,精于度曲,以曲家名世。与海内名家蒋士铨、王文治订正曲谱、考校唱法,后来刊刻为《纳书楹曲谱》若干卷。其"叶派唱口"被当时及后世尊为曲家正宗,于昆曲艺术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孙惠芬的新作《后上塘书》里的刘杰夫是新时期以来乡下人进城队伍里的转折性人物,开启了成功的进城者回归和反思之路,重建了与故乡精神上的联系,重建了与自我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及时掌握夷陵区森林资源雪灾损失情况,夷陵区林业局根据《湖北省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评估实施细则》的调查要求,对全区森林资源受灾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提出森林资源恢复重建和科学经营的建议,为灾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制定与颁布,对财务会计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下,高校《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必须与之相适应进行改革,重建《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横渠易说》与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载作为理学奠基者的地位是首先在《横渠易说》中奠定的。张载穷究天人、合一道性、复兴和重建儒学是立足于易理尤其是标志着儒家世界观建立的《易传》哲学,并以《易》融通《孟子》和《中庸》。其所著《横渠易说》已基本上克服了汉唐诸儒以天人为二本的状况,并确立了“性与天道合一”的理学主题,初步实现了新儒学“天人合一”体系的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戏曲历史悠久,几度辉煌,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娱乐形式之一。进入新世纪,传统戏曲在剧种、演员、剧目、观众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危机与转机并存。必须在遵循戏曲艺术自身发展规律和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改革,推陈出新,争取国家扶持,积极推广普及戏曲。  相似文献   

12.
元曲中有许多词语,为当时的方言口语,释义时若稍疏忽,就有可能出现错误。讨论《汉语大词典》所收元曲词语释义存在的问题,以补辞书之疏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节庆是各类本土民俗事象集中呈现的舞台,而戏曲作为一种成熟的表演艺术是构成传统节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呈现出互动影响的关系:节日及节庆为戏曲的生长与发展提供了时机与空间,使得民间戏曲借节日演剧的契机得以交流与传播,而戏曲则以其独特的舞台魅力聚拢人群,将节庆气氛推向最高点,使之更具娱乐性和狂欢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戏剧远祖为原始歌舞,自优孟以来经汉魏与百戏合,经隋唐与歌舞大曲、说唱、参军戏、唐杂剧合。到北宋形成宋杂剧,确立了“戏曲”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5.
明代前期八个皇帝尊孔崇儒、大力提倡理学,可谓一以贯之,因而确立了理学的独尊地位。尽管某些理学家参与戏曲创作,剧中歌功颂德,宣扬封建伦理,但也有可取之处。明代前期理学家开始重视经世致用,对戏曲中歌颂建功立业、忠君爱国不无促进作用。明代前期理学家对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的些许否定与其时戏曲中所流露的与传统观念的格格不入也有一致之处。明代前期理学家不以炎凉待人与明前期戏曲对世态炎凉的揭露不无相合。明代前期理学对戏曲影响亦非仅只负面或仅只正面所能概括。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调查法,从武术与戏曲结合的历史梳理入手,对沧州武术戏的起源和原初形态进行考察,总结了其原初形态的艺术特征.进而指出,侠义精神是武术戏推崇和宣扬的重要价值取向;沧州尚武的地缘文化造就了武术戏戏武结合重在武的形式特征;在唱腔与乐器配置、服装与器械使用、递帖与剧目搬演、互动与传承方式等方面都展现出浓郁的武术文化气息和历史印痕.  相似文献   

17.
傅谨 《美育学刊》2021,(2):7-12
美育全面进入公共教育领域,是中国当代教育理念的重大跃迁,让教育的内涵远远超出了知识传播和技能传授的范畴。审美鉴赏和艺术实践是美育相辅相成又截然不同的两条途径,都应包括戏剧教育。戏剧教育侧重于培养合作精神、相互理解和自我控制,因而在素质教育中极为重要。它主要不是为实现知识与技能传授的目标,尤其是戏曲教育,更应重在通过审美鉴赏实现美育功能。  相似文献   

18.
粤剧作为广府文化的意义载体,体现了广府文化多元兼容、感性世俗与务实持重的文化内涵。唐涤生的六部改编剧《六月雪》《牡丹亭惊梦》《蝶影红梨记》《帝女花》《紫钗记》《再世红梅记》至今仍盛演不衰,很大程度是因为这六部剧体现了广府文化内涵。唐氏六部改编剧在本地方言、粤剧音乐、脚色行当和舞台布置等四个方面,展现了粤剧艺术的广府文化之美。  相似文献   

19.
曲牌【新水令】由同名词牌演化而来,最初被运用在南戏《张协状元》之中,用于表达慷慨激越的感情风格。该曲牌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从元代到清代,其题材不断被拓宽,感情色彩也不断发生变化,不再局限于慷慨激越的声情风格,表达的情感也更为丰富。分析梳理【新水令】这一曲牌在元明清三代的风格变化,可以对其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亦有助于对于曲史样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翻译学注定是融合多个学科知识的交叉科学,不可能仅仅是双语间在字、词及句法结构上的简单对应。歌剧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学作品形式,对译者翻译水平要求的更高,不仅要求准确,流畅,同时要求体现原作的美学体验。翻译与美学是紧密相关的。翻译美学则致力于探讨原文、译文和翻译过程的美。译者只有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气语调甚至话语节奏都淋漓尽致地再现,才能完美的传达原文的美感。文章以歌剧《文成公主》翻译为例,从音乐美、民族美、台词美、借用美四个方面探讨了歌剧翻译的关学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