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在保证国家必修课程基础性、统一性的前提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差异、兴趣与爱好来有效地选择课程,使选修与必修相结合、学科类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国家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校本课程中要充分体现出它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用,并让学生开阔世野、增长知识。进入新课程改革后,我校开始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作为课程三大板块之一。这种由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向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的转化,为学校在课程的自主创新方面提供了必然性和可能性。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促进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本文结合我校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的实践,谈谈对校本教材开发的内容、特点和意义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付志强  王丹 《教师》2021,(9):93-94
在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髙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正在不断深入。根据《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国家课程校本化是一种趋势。课程校本化的过程,就是要结合本校或本地区的特色,让课程与具体情境相结合,让课程更具生命力、更有特色:文章以西部山区电商扶贫为契机,研究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的开发、设计、内容架构与课程建设,希望为国家课程校本化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校本课程开发与高校课程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课程改革需要向多元化和综合性发展,校本课程开发为高校课程改革提供了良好契机,它有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和课程改革责任感的增强,让高校课程改革体现出民主开放的课程决策过程和成果,让高校在课程改革中更加尊重学校和学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实现教育制度内权力与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校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树立科学的课程意识、培养精诚合作的精神、掌握熟练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还要注意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配套,注意校本课程开发的系统性和层次性,注意科学合理地开发实践类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晏阳初中传承并弘扬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结合当代素质教育理念的创新与拓展要求,立足学生需要,开发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每个学生实现个性特长的发展,提出了“后平民”教育思想,着力构建“后平民”校本课程体系。结合学校特色、语文学科特点、教师兴趣特长及学生的兴趣点,语文组教师进行了基于语文学科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主要就晏阳初中语文学科校本课程设计、实施意义、反思与改进,浅谈晏阳初中语文学科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将改革课程设置过于统一的局面,充分发挥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补充国家和地方课程留下的空间,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促进区域内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我们改进评价方式,采用文本评价与实施情况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校本课程.在对校本课程开发情况进行文本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评价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下我们将实践中的做法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7.
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校本课程开发”,我国学者对其概念的表述为: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当前,尊重学校进行课程开发的自主性与创造性正成为世界课程发展的主导性潮流。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1.学生需要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指针。让学生根据自己…  相似文献   

8.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尽管是舶来品.但它适应我国改革的需要,目前在很多学校都在进行探索和实验。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看形成了不少值得推广的经验。它对克服课程的大一统体制和忽视学校、教师、学生的不同需求的状况起着明显的改善作用。校本课程在适应国家课程改革需要,全面实施素质  相似文献   

9.
校本课程发展是指校本课程从形成到实施并在实施中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也是指以校本课程实践为学校改革的切入点,带动学校课程改革并形成学校文化的整个过程.校本课程发展的文化取向是针对技术取向的弊端提出采的,强调课程本身的文化品性.主张校本课程实施是一种文化再生的过程.校本课程能够承载学校的观念文化、改善学校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注重学校内部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关注校本课程实践过程本身的多重发展价值和积极意义.文化取向下的校本课程发展要求站在学校文化更新的高度来开展各项工作,采取以校本课程彰显学校特色、让教师充分参与校本课程实践、使校本课程多样化和结构化等实践策略来促进学校文化的更新.  相似文献   

10.
宋建祥 《考试周刊》2014,(68):169-170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改革方向正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模式。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应指向人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地面沉降监测"校本课程,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重塑学生人文精神三个方面,探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由学校开发的课程。它具有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作用,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互补性课程。文章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遵循素质教育理念,探索如何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体现办学特色、校本教学内容的选定应该考虑哪些因素等,让校本课程成为学校的特色教育。  相似文献   

12.
伴随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的不断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也日趋形成规模、走向成熟,已成为学校办学特色之一。本文从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的重要性,以及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组织架构、实施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与同仁们进行交流。一、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的重要性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是以"满足学生个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各中小学校在加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同时,普遍加大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学实施工作,校本课程已经成为国家课程、基础型课程的有效补充,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区基础教育中学课程改革在突破校本课程实践的瓶颈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的关键是教学改革,路径是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开发符合学生需要的校本课程,统筹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校本课程的关键是强化三个综合课程:一是文史哲与国际理解整合的PHIL课程;二是数学与科技整合的STEM课程;三是游戏与体美劳整合的GLAS课程。  相似文献   

15.
<正>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是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模式。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成为许多学校教科研的重点,校本课程作为一项独立的课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校本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校本课程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国家课程是由国家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组织专家决策、编制的课程,注重的是教育的基础性和统一性。它的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6.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校利用这一有利契机,开发校本课程,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道德与法治课程要落实的是"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发挥着"道德情感启蒙"的教育作用.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开发校本课程,已经成为共识.校本课程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确实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时候,立足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本教育思路,然后将这些教育思路与学生的生活素材联系在一起,就可以开发出一个符合实际需要的校本课程.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角度来看,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寻找教育资源,是一个重要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高校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课程开发是民主开放的过程,能尊重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是教育制度内权利与资源的重新分配,也是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以及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高校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改革和高校自身改革的良好机遇,同时也遇到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教育观念、师资队伍和课程开发能力等现状的严峻挑战。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条件为明确教育哲学、办学宗旨、改善学校组织、强化教师培训、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投入以及加强课程开发的评价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推进,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的权力逐渐增加,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热点之一。然而,相对于教育实践发展的态势而言,关于校本课程的理论探讨就稍显贫乏。本文将对校本课程的概念、地位、意义和存在问题等加以阐述和思考,以期有助于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一、校本课程的概念 校本课程的理念可以追溯到二千年前的苏格拉底和孔子,具有渊源流长的历史。但是,作为一专  相似文献   

20.
邓旭  王倩  彭波 《教育探索》2021,(2):16-20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联结课程理想与课程现实、融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调适国家课程基准与学生个体差异间张力的必然选择.作为强化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阵地,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应遵循相应的价值逻辑、政策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解构国家课程标准、调整课程结构、革新教学模式、构建校本评价体系和创设课程管理组织,是持续有效推进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