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体现着深刻的唯物辩证法的内涵.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反映了他对教育与现代化建设辩证关系的正确认识;教育要“面向世界”反映了他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放在与世界的普遍联系中来认识和把握;教育要“面向未来”反映了他在教育问题上的辩证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理论中有关教育的思想是十分丰富、深刻和系统的。他深刻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全面论述了教育与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实现现代化的关系,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他提出的抓住时机,加速发展,使国民经...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先生注重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他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把生活与教育辩证地联系起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对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和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謇的教育思想与办学实践,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教育救国”又是张謇教育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张謇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传统教育、科考经历和晚清社会的剧烈变迁,以及他对时代的深刻思考,共同构成了其“教育救国”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教育思想对当前高等教育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教育思想深刻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精辟地阐述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他的教育思想涉及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教育的性质和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体制改革等方方面面。尤其是邓小平教育思想中关于“优先发展教育”、“教育的三个面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培养‘四有’新人”、“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等论述对指导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具有直接的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儿童是独立的人”的认识基础上,周氏兄弟提出了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文学教育思想,强调儿童文学教育功能实现的前提是对儿童文学儿童性和文学性的尊重。由于强调儿童的成长与国家、民族未来的联系,鲁迅更关注儿童文学的思想教育功能,其儿童文学教育思想带有实用主义色彩。周作人的儿童文学教育思想则建立在对儿童文学的文学主体性的确认上,他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儿童文学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研究,探讨儿童文学与儿童成长的关系,他对儿童文学教育功能的理解超前、成熟,更具现代意识与科学品格。  相似文献   

7.
郑观应(1842——1922),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县)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维新派思想家。他的“商战论”、“议院论”为人们所熟知,但作为他整个维新改良思想有机组成部分的教育启蒙思想,却鲜有论及。实际上,他较早地积极倡导学“西学”,并提出“西学”内容;他对科举制弊端予以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他积极提倡女子教育;最为突出的是他最早将“自救”纳入学校范围,积极倡导近代学制。他对中国近代学制的设立,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钱穆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国学大师、教育家。他高度重视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研究和实践,在西方高等教育思想占主流的背景下,他在教育实践中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精粹,即“为学与做人同属一事”,这是对知识(专业或学问)至上论的反动。在他看来,教育实际上是德育,更为确切地说应是“中国人”的教育,而新亚书院时期,是他实施这种教育的最重要时期。他认为培养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要进行使命教育、理想教育、人格教育、挫折教育、事业教育、师道教育。他的大学德育思想对克服当前大学德育中的弊端,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先生在毕生“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进行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创立了恢弘的教育理论体系,他的科学教育思想是这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他的科学教育思想与实践具有前瞻性与科学性,至今仍熠熠生辉,给人以深刻的启示。陶行知科学教育思想的一个鲜明特点,是着眼于儿童,着眼  相似文献   

10.
王薇  卢旭 《培训与研究》2006,23(2):75-77
罗素不仅是哲学家、数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家。罗素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他对教育的“实用”和“装饰”功能的论述,在品性教育上的主张,以及对教师提出的要求都颇具特色。罗素的教育思想充满了辨证的智慧,温和但不保守,深刻而且生动。  相似文献   

11.
杜威是进步教育的代表人物,他积极倡导改革传统教育,提出并实施了学生、活动、经验三中心的进步教育理想。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实用主义哲学、以庸俗进化论为核心的社会学和生物化的本能论心理学。他对教育的观点可以概括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三个方面。可以说,“经验”在杜威教育理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都是从经验中产生的,经验不仅决定着教材,而且决定着教学和训练的方法。他克服了经验与理性的对立,拓宽了经验的外延,强调了经验中的主体性。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经验分析,能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杜威对教育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黄质夫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乡村教育先驱之一。他的乡村教育思想源于他对当时民情、教育的深刻认识和反思,对西方乡村教育思想的辨证的接受,以及对自身教育实践的总结。黄先生的“以学校为中心,改造乡村”的服务观,“教师第一”的师道观,“工学结合”的教学观、实践观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特色和重要内容。这些极有建树的思想认识,为农村职业学校在办学定位、师资建设、工学结合等方面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寅初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新人口论”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他的教育思想则不为多数人所知。他的高等教育思想极为丰富、深刻,对教育目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培训等方面都极有见解,研究这一思想,对促进今天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不无稗益。  相似文献   

14.
一、语文教育“链”思想基础 洪先生的语文教育“链”是有其深刻的思想理论基础的,其中他的“五说”语文教育观就是典型的代表。“五说”,即工具说、导学说、学思同步说、渗透说、端点说。  相似文献   

15.
赵海燕 《教育探索》2001,(10):16-17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有“贤人七十,弟子三千”。在“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致力于教育事业,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他的教育思想与方法集中反映在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论与事迹的语录体著作——《论语》里。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教育传统思想。当前,“素质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在这种呼声之中,不乏极端的倾向,这就是对我国传统的优秀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割裂与忽视。其实,孔子就是我…  相似文献   

16.
“状元实业家”张謇在南通既大办实业,又大兴教育,地方建设与教育密切结合,具有颇为丰富和深刻的教育经济思想。他认为实业与教育相互促进,以实业补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他大力发展各类教育,以使教育为经济建设、地方发展服务,最终为国家富强服务。  相似文献   

17.
怀特海的教育思想与其过程哲学思想是一体的。他明确提出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活跃的智慧”。围绕这一教育目的论主题,怀特海关于教育何以培养人的“活跃的智慧”的一系列论述都深刻体现了他的过程哲学精髓。教育的过程性以人的生命发展的有机联系性、节奏性和创造性奠基,以实现人的“活跃的智慧”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怀特海的智慧教育思想对于克服专业化教育的片面性、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思想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试论邓小平关于教育与科技相互关系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考虑教育与科技问题,将其列为“战略重点”,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显著特点,也是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而且,他还深刻地分析和阐述了教育与科技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在教...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毕生致力于我国的教育事业,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其中“教学合一”、“生活即教育”、“学生自治”、“创造教育”、“爱满天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和深远的教益。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中国教坛,李镇西无疑是一位富有实力和影响的人物,一本用“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形式写成的“活的教育学”——《爱心与教育》,曾使他蜚声教育界。如今,他的又一本新著《民主与教育》摆到了我的案前。实话讲我没有像读《爱心与教育》时一样一次次地流泪,甚至也少有读《爱心与教育》时的那份激动,但这绝不意味着作者就没有对过去的突破和超越;恰恰相反,他是以另一种言语和表达的方式负载与传递了自己更为理智和理性因而也更为深入和深刻的思想。而对于这样的方式和思想,“激动”与“流泪”显然不是一种自然而然就能产生的心理或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