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新兴技术识别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意义] 对国内外新兴技术识别方法进行系统梳理,总结研究现状,分析存在问题,为今后新兴技术识别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在文献调研与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目前主流的新兴技术识别方法,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各类方法的特征及其在新兴技术识别过程中的优缺点,并为未来新兴技术识别方法研究提出建议。[结果/结论] 目前的新兴技术识别方法既有定量的,也有定性的,常见的方法包括基于测度模型、文献计量以及文本挖掘的方法,且越来越倾向于多方法融合应用,不过现有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未来对新兴技术识别方法的研究应该加强对新兴技术本质特征的探究,加强具体识别方法对新兴技术的解释意义,以及从数据源、识别方法两方面共同提升新兴技术识别的时效性;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新兴技术识别中多源数据有效融合与应用方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欣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7):145-152
[目的/意义] 通过对国内外颠覆性技术概念和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进行文献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颠覆性技术识别可能的研究视角。[方法/过程] 利用文献调研法归纳总结了6种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分析各种识别方法目前存在的优势和不足。[结果/结论] 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还存在一些弊端,如颠覆性技术分类不明确、特征定量化研究缺乏、现有识别方法中缺乏考虑技术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未来研究应该进一步加强颠覆性技术特征研究,并考虑知识之间的关联特征,并且加强从功效性特征数值突破和技术融合视角来识别颠覆性技术,同时,深入挖掘更细粒度的技术主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 立足计量视角,通过对新兴技术特征的量化评价识别“目前处于科学研究阶段、尚未完全进入产业研发落地”的新兴技术。[方法/过程] 借助Node2Vec网络表征方法,从术语共现网络中学习技术术语的向量表示;以此为基础量化新兴技术“过去、现在及未来”三大时间维度特征-“融合性、新颖性及潜在的科学影响力”,用特征值筛选技术主题是否具有新兴性,由此探索得到向量表征视角下的新兴技术识别模型。最后以航空领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结果/结论] 通过引入“术语向量表征”的计算视角,有效编码了术语实体间显性和隐性的关联关系,提升了新兴技术特征计算的客观性;同时结合技术的历史、当前和预测信息,从网络结构和语义特征两方面进行识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网络舆情信息语义识别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在梳理和分析主要网络舆情语义识别关键技术的基础上,详细分析网络舆情信息情感倾向性分析技术、网络舆情话题识别技术的现阶段研究状况。[方法/过程]从技术特征中提取出处理精度、技术复杂程度、通用性、适应性等指标,根据所提出的指标对网络舆情信息语义识别关键技术加以比较分析。[结果/结论]分析得出各类技术的优劣之处,挖掘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有效开展舆情监测和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苏鹏  苏成  潘云涛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20):129-138
[目的/意义]颠覆性技术能变革传统生产模式和消费结构,使产业格局巨变。识别潜在颠覆性技术有助于抢占科技制高点,在科技竞争中取得先发优势。[方法/过程]通过主题检索和引文回溯搜集文献,梳理颠覆性技术现阶段的主要识别方法。[结果/结论]发现方法的选择与研究人员学科背景密切相关,根据研究人员的主要研究领域,将其划分为图书情报、工程管理、经济研究和Christansen流派4类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识别方法进行7个维度的比较,指出现有方法存在3个问题:过度依赖专家评价、识别标准针对性不足和超前识别效果不佳,其中识别标准针对性不足是核心问题。鉴于此,在后续研究中应当从多种角度不断探究和完善技术颠覆潜力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领域前沿识别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瑞  许海云  董坤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23):119-131
[目的/意义]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的领域前沿识别方法,总结各类方法在识别与预测前沿上的优缺点,为未来研究前沿的识别与预测提出改进意见。[方法/过程]通过综述国内外研究前沿相关的文献,辨析研究前沿的相关概念。分析目前主要的研究前沿识别方法,相较于传统的识别方法,重点对变革性研究前沿的识别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当前领域前沿识别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结果/结论]就概念而言,对“研究热点”、“新兴研究”和“研究前沿”的概念内涵在时间和创新程度两个维度上进行了区分,依据创新程度的不同,研究前沿可以分为“常规性研究前沿”和“变革性研究前沿”;就识别方法而言,不同方法都有其适用场景。未来需要深入挖掘“研究前沿”,尤其要关注到主题之间的语义关联和多源数据的多元关系融合,以及对“变革性研究前沿”的前期征兆进行特征挖掘,并构建相应的识别与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朱祥  张云秋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6):143-150
[目的/意义]对近年来知识融合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评价,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首先解析知识融合的概念,然后对知识融合的框架、过程和方法进行梳理,继而总结知识融合的研究趋势,最后进行研究展望。[结果/结论]知识融合研究在大数据环境下呈现出新的研究特点,但还不能满足大数据环境的要求,未来应从构建分层多维立体的大数据知识融合框架、提高知识融合的效率、构建实时动态融合机制、开展大数据实证应用研究4个方面开展知识融合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分析新兴技术的产业化潜力对于产业投资决策、专利前瞻布局、资源优化配置以及技术市场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系统总结现有技术产业化潜力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多源数据的产业化潜力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对政策环境、产业技术和市场行情的分析以及对产业化特征的融合解读,以基因工程疫苗技术为例,对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结论]该方法立足技术领域全景,集成多种数据源,将技术产业化的局部特征融合为整体特征,可通过多维分析结果的相互印证、相互补充获得更具参考价值的产业化潜力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
��[Purpose/significance] Through the fitting analysis of the citation curves of emerging technology topics, this paper refined and summarized the main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tation curves, in order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prediction methods for radical innovation topics at the micro level.[Method/process] Firstly, the hypothesis of using citation curves to trace the emerging technology topics to produce radical innovation was proposed and the concept and measurement method of the transition index were proposed. The criteria of predicting radical innovation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method model of radical innovation identification was constructed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knowledge transition and continuous growth. Then used the time slices cited data of each emerging technology topic to construct the citation curves, classify and summarize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itation curves of different emerging technology topics.[Result/conclusion] The citation curves of emerging technology topics includes four types:continuous growth in the near future; continuous decline in the near future; short life cycle; consistent trends in similar years. According to the identification criteria of radical innovation, the citation curves have the potential to become radical innovation if they have many transitions and a large transition range, and the highest citation peak occurs later, and maintains a high citation rate in the near future with a sustained stable or rapid growth. Combined with the assessment of the prediction results by domain experts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different emerging technology topics, it is verified that the citation curve fitting analysis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the breakthrough of emerging technology topics.  相似文献   

10.
唐诗知识图谱的构建及其智能知识服务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意义]立足于当前大数据环境下的唐诗知识服务需求,以大规模唐诗数据为基础构建唐诗知识图谱并提供智能知识服务,推动人工智能环境下唐诗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方式的创新。[方法/过程]本文在对领域知识服务需求调研的基础上,设计领域知识服务驱动的唐诗本体模型,然后利用从Web上爬取的多源异构数据,采用知识抽取、知识融合、知识推理等技术自动构建唐诗知识图谱,统一表示和组织唐诗领域数据,实现对大规模唐诗数据的语义化处理。[结果/结论]本文设计基于唐诗知识图谱的智能知识服务平台KnowPoetry,提供唐诗领域的知识探索、时空轨迹、语义查询等智能化知识服务,推动人工智能环境下唐诗数字人文研究方法的创新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