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版的语文新课标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人教版低年级课文量增多,要充分地朗读课文,感悟文章的思想,说实话,按部就班,以传统教法教低年级学生,时间是不够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生字还不认识,字音尚且读不准,句子读不通,又怎么把厚厚的一本教材里的文  相似文献   

2.
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中增加了这么一段话:"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这段表述,不但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朗读教学有如下表述: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书声琅琅”是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孙双金先生好课观之一。可见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对于朗读,新课标各个学段都提出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要求。“正确、流利”比较容易做到。何为“有感情”?新课标(修订版)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版课标")对"有感情朗读"作了特别的说明,在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的理解。提倡朗读要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这分明是针对朗读教学中"重技巧,轻感悟""感情夸大,矫  相似文献   

7.
在学习母语时,我们中国人应该注意"阅读、理解、涵泳、欣赏和积累"。《语文课程标准》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也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来表现自己对作者及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小学语文课堂应继承和发展这些体现中国人感性思维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实施建议中,有这样一段新补充的内容:“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相似文献   

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生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强调。"如何指导朗读,如何引导学生去品味、揣摩文中的一些重点词句,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和技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下面以  相似文献   

10.
<正>在当前的朗读教学中,教师忽视了朗读在理解文章中的重要作用,对朗读的重视程度不够,且对朗读缺乏方法上的指导,朗读教学只停留在教师或媒体范读及学生自由练习这个层面上,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缓慢。《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这样写道:"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与做作。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对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强调"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朗读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提出了关于朗读的教学目标,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里"有感情地朗读"是指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在日常的教学中,每个教师都能要求学生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但能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就很难。本篇论文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研究朗读教学,该如何有效地进行朗读。  相似文献   

13.
刘秀凤 《文教资料》2013,(14):45-46,48
朗读是一种专门的智力技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关键的不是朗读技法的指导,而是要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描述的情境,体察触发作者动笔的意念和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中的角色,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作者认为有效的做法是:亲历体验入境读,联系生活入境读,语言渲染入境读。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 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 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但目前的语文课堂普遍忽视朗 读,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较弱。基于此点考虑,本文结合语文 核心素养中“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要求,从审美鉴赏与创造 的手段、品味的内涵和汉语的特点三方面论述朗读对品味语言 的重要,旨在回归课堂教学的朗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 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中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对初级中学学段阅读的要求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等。其中,强调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要有"体验"。体验什么?体验作品中的情景和形象,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并实现自己情感上的认同。这些目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朗读的时候,对于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也就是,朗读不仅是一种阅读方法,还是一种阅读能力,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有了它,凝固的书面语言才有了活力。才有了生命。所以,修订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在每一个学段都提出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但是现实的阅读教学中发现,不少教师运用朗读方法往往流于形式,教师的指导不到位,学生的朗读情感也是大致相同,缺乏个性,也影响了阅读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应认真探讨朗读指导策略,有效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文本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有感情朗读。笔者在实践中也进行了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朗读指导如何才能到位?这离不开教师精心的朗读预设。朗读指导的另辟蹊径,朗读效果自然就会不同凡响。这是不少特级教师朗读指导给我们的启示。一、展开想象,朗读现生动形象朗读是一门艺术。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日常教学精心指导。朗读指导从大处说,要拿捏好作者的心路历程、一篇文章的感情基调等;朗读指导从小处讲,要把握好偏正短语的意味、小小标点的节奏等。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教学,要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表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有以下几点感悟:一、情境渲染,激发兴趣要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相似文献   

19.
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较实验稿课标有较多的调整和变化。这些调整和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课改十年的反思,是对以往模糊认识的厘清,是对一些错误做法的矫正。拿"有感情朗读"来说,新课标主要是一"增"一"改",增的是:"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  相似文献   

20.
马双艳 《成才之路》2014,(18):71-71
正2011版《新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部分,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与此同时在各学段的朗读目标中还都有一个相同的要求,那就是"有感情地朗读"。要求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要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进行朗读,用有感情地朗读来表现自己的理解。同时提倡朗读要自然,不能用矫情做作的腔调来朗读。那么让学生如何朗读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要进行指导。下面,我就根据教学经验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