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师生生活,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基于"为每一个儿童聪慧而美好的人生奠基"办学使命和"让儿童站在课程中央"的理念,学校从儿童出发,建构让更多学生向往、让每一个学生能更好发展的童真课程,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美好生长。  相似文献   

2.
封莉蓉 《上海教育》2014,(33):57-57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存在。宋庆龄学校将"爱"作为教育事业的出发点,启发孩子求知的渴望,激发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 "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是宋庆龄先生对每一个儿童工作者的期许。爱,是宋庆龄教育事业的出发点,是宋庆龄教育思想的核心,已渗透进宋庆龄教育事业追随者的血脉之中,成为每一个人的标志,亦是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职业,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是一项"打基础,管长远"的神圣工作,关系到开掘学生生命价值的重大使命。所以,我们每一个教师必须着眼现在,放眼未来,以爱自己的孩子之心爱学生,以做功德之心做教育,让师爱与责任携手同行、交相辉映,努力谱写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宏伟篇章。  相似文献   

4.
师爱的艺术     
蔡伟华 《广西教育》2010,(19):41-41
陶行知先生曾身体力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的核心就是"爱",因此,探索与实践对学生"爱"的艺术,是每一位老师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5.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基础知识差、学习兴趣不浓、口语交际能力弱等方面的问题,而中职语文教师的使命是使每一个中职生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6.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要,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正是"教育公平"的本意所在。"分层教学"是同"教育公平"背道而驰的。替代"分层教学"的学习方式不是基于划一教学的学习,而是每一个人的多样性得以交流的"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7.
张洁 《考试周刊》2011,(27):39-39
涓涓细流润心扉,款款细节促思发。注重细节可以变"不懂"为"主动悟懂",变"被动听课"为"主动悟道";使学生专心听课,踊跃回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悟性和想象力。我们要有一双聪慧的眼睛和善于聆听的耳朵,那样的话,在细节稍纵即逝时,或许每一个学生、每一个瞬间、每一个灵感都会是难得的亮点。  相似文献   

8.
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以爱育生,以德塑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神圣的使命。中共中央国务院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我们党贯彻十六大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我们国家重视和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突出表现。这里,我想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做新时代的"四有"(有文化、有修养、有智慧、有善心)新人。  相似文献   

9.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教育要"以人为本"。但每一个学生都有其区别于其他学习个体的天赋、兴趣和爱好,将对人的教育落实在促进每一个鲜活生命的健康成长之中,这就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学生的学习原本就是一个动态的充满灵气的个性活动,  相似文献   

10.
赵锋  潘晨聪 《上海教育》2011,(22):22-23
普陀区在"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中提出"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理念。这一理念要求我们把学生的学习作为学生整个生活和终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基础,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全面地成长。  相似文献   

11.
何康 《上海教育》2010,(23):60-60
德育为先和"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 《上海规划纲要》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因此,德育为先,首先就要明确育人定位: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思想道德基础。中小学德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当前,还要为学生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2.
黄俭 《湖北教育》2011,(11):56-58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独特的生命个体,每一节课都是这个独特生命成长的摇篮。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快乐、幸福、健康成长,既是时代和民族赋予每一位教师的神圣使命,也是每一位教师执着追求的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13.
谭子强 《考试周刊》2012,(40):163-163
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任务和使命。要切实做好德育工作,应该从"心"开始。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献给自己。只要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从"心"做起,扎实开展德育工作,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就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中职学校实施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是每一位教育者刻不容缓的神圣使命。文章简要阐述了实施人文教育的迫切性,接着从提高和完善教师的素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感受力、营造人文化的课堂三方面倡导人文教育,使语文教学体现"人文"的理念,让"快乐"住进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5.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得得好:"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的使命是让每个生命主动、健康地发展,是让每一个教育生活中的生命,在教育中通往人生的幸福圆满。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时期,普陀区将以"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为核心理念,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更加注重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加强体教、医教结合,  相似文献   

17.
"以学校的每一天造就每一个学生的本色人生",是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三余中学坚持不懈的教育信念。它包含着三方面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怎样的教育平台与机会?怎样去培养自己的学生?把学生培养成了什么样的人?"学校的每一天"的状态,直接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境界。"造就"就是"教育",就是如何去研究、思考和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与教育策略;如何关注学生的"每一个";在学生个体发展目标的定位上、在学校教育活动的选择与设计上、在学校教育的组  相似文献   

18.
每一个企业的文化,都承载了创业者的思想和梦想,而融入了企业文化的管理才是真正的管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高效"泰通的企业文化中融入了现代的管理和军队的作风,而"责任为本、厚德兴业"的经营理念中更多体现出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已成为学校实施新课改的重要举措。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也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那我们小学思想品德课老师怎样在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赵印奖 《学子》2012,(2):28-30
中小学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协调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实施者。班主任的责任和使命是建设一个蓬勃向上的班集体,促使全班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班级管理是一个螺旋式的由初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从班主任管理行为表现、班集体建设情况和学生学习成长三方面而言,要经历由"管"到"管住"再到"管好"的三个境界,即班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