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之友》2006,(5):60-61
瑞士教育办得好,这是世界公认的。没有任何自然资源的瑞士之所以富,完全是靠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正> 农民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振兴农村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农村要巨变,农民要快富,农业大发展,一靠政策,二靠技术,三靠投入。政策、技术、投入都在于加强农民教育。党的十三大提出,离开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不可能在有限耕地上生产出足够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不可能在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3.
瑞士是举世公认的最富国家,他们住“再富也不能富孩子”的现代理念指导下,家教工作领世界之先。近来我去瑞士,切身感受了一番瑞士人所营造的优良的家教氛围,在脑海里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4.
经过初中高中两次分流,约六成学生进入职教领域学习。瑞士虽然自然资源匮乏,但可以称得上人才济济,人才资源是瑞士唯一的财富。而谈到瑞士的人才资源,就不能不谈瑞士的教育,教育是人才资源的基础。因而,从根本上说,教育是瑞士的立国之本。瑞士对教育的投入是相当大的。这个国家没有国家级的教育部,教育经费大部分由各个州自筹,联邦政府只起一些最基本的协调作用,还发放一些补贴。据统计,瑞士每个州平均将其年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用在教育上,联邦政府用在教育上的投资也占联邦政府预算的8%。由于国家投入大,所以对瑞士的家庭来说,义务教育是免…  相似文献   

5.
在瑞士联邦委员会2002年撰写的一份题为《2003-2007年未来挑战》的报告中,有一章专门思考分析了瑞士教育和科研的国内国际政策,在充分肯定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检讨了存在的不足。报告指出:瑞士的教育和科研由于质量高长期以来在世界最好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最近几年,与国际同行相比,却存在下降的趋势,原因是近几年瑞士对教育科研的投入不但没增加,  相似文献   

6.
瑞士是举世公认的最富国家,他们在“再富也不能富孩子”的现代理念指导下,家教工作领世界之先。近来我去瑞士,切身感受了一番瑞士人所营造的优良的家教氛围,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忆。崇尚节俭是瑞士人家教不可或缺的内容。导游何女士曾跟我讲了一件有趣的事:一次,她帮了瑞士邻居一个大忙,对方感激不尽,盛情邀请她及家人去吃答谢饭。到了那一天,她带着一双儿女高高兴兴地赴宴,结果一看,所谓的宴席不过是邻居将前天未吃完的长棍面包重新烤了一下,配上不同的调料、果酱,做成了一个面包拼盘。席间,邻居还不失时机地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能浪费,要像…  相似文献   

7.
瑞士教育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介绍瑞士各级各类教育概况,指出瑞士教育中较为突出的特征: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重视早期教育、普及教育和职业教育;大量教育经费投入,等等。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在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而直接有效为农服务的是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9.
《湖南教育》2003,(8):1-1
大家知道,我们搞经济建设,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学。其实教育也是一样。政策支持与增加投入是发展教育的外在推动力,教育科研则是发展教育的内在推动力。如果说科学技术是整个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那么对教育而言,教育科研就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瑞士是西方世界著名的富国,每人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历年都占世界(除产油国如科威特、卡塔尔外)第一位,人民生活水平之高,在欧洲也是首屈一指的。但是,它的富庶并不是由于客观条件优越,相反它的自然资源实际上是相当贫乏的。瑞士经济昌盛,靠的是进口少量原材料和燃料,加工成精密机械和仪器以及化工等高级工业产品出口,其中钟表、染料、化学药品更是驰名于世。  相似文献   

11.
积极稳妥地推进高校收费制度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高等学校的收费改革工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我国是一个经济还不发达的国家,正举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教育体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要求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要求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必须有一个更好更快的发展。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途径,一靠全面深化各项改革,二靠千方百计不断增加对教育经费的投入。自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解决教育经费的投入问题。经过各级政府、教育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社会…  相似文献   

12.
在多年的教育管理实践中我一直在思考,我们靠什么去实现真正的优质教育?靠什么去打造特色学校?是靠投入,靠校长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靠教育科研,靠教育管理……思来想去,我认为人是最关键的,以校长、管理团队、班主任队伍、一线教师队伍组成的教师队伍,每一个角色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只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办出高质量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追求和梦想。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来瑞士工作,相隔20年,总的印象是更发达、更富了,但是瑞士人仍然是那样克勤克俭地生活却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更深。倘若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计算瑞士可称世界首富,瑞士人均个人储蓄也名列世界前茅。的确瑞士人很有钱,他们的平均月薪约5000瑞士法郎(合4000多美元),大大高于法国、德国和英国人。瑞士人中也有不少人是亿万富翁,但是在这个国家,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交往中很难看出谁是阔富,谁是“大款”。许多有钱人同普通百姓一样每天都是开车或乘车(火车或公共汽车)上班,工作节奏紧张而有序。周末和节假日,大家都喜欢穿上运动衣外出郊游、运动,…  相似文献   

14.
在多年的教育管理实践中我一直在思考,我们靠什么去实现真正的优质教育?靠什么去打造特色学校?是靠投入,靠校长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靠教育科研,靠教育管理……思来想去,我认为人是最关键的,以校长、管理团队、班主任队伍、一线教师队伍组成的教师队伍,每一个角色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只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办出高质量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追求和梦想.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一些国家所以能够迅速摆脱落后状态,跨入先进的工业化国家的行列,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有些国家甚至认为,职业技术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即使是已经很发达的国家如瑞士、联邦德国等,也还十分重视职业技术教育。例如瑞士前年人均国民收入已达二万五千美元以上,居世界之冠,但瑞士的初中毕业生只有15%升入普通高中,而75%以上的学生都进入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学习。西德对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6.
陈利 《教育与职业》2006,(19):86-87
瑞士是中欧小国.面积约为我国的1/230。瑞士几乎没有自然资源,国土的2/3是雪山,冰川、岩石、森林和牧场,耕地不到1/4。瑞士自然条件仅相当于四川的甘阿凉。甘阿凉是四川最穷的地方,但瑞士却是世界最富的地方,人均GDP曾为世界第一,2005年49246美元,为中国的36倍多.超过美、英、日、法、德。是什么创造了瑞士的经济奇迹,瑞士教育或许会为你解答。[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投入.这—点,已经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事实所证明,也为大多数人接受和承认.所以李鹏同志说:“有远见的企业家是会拿出钱来办教育的,因为这是关系到提高企业素质的大事.”这就说明了办好职业教育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历史和实践证明: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教师不仅要具备普通教育的能力,还要具备职业、专业教育技能.  相似文献   

18.
正瑞士经济非常发达,人均GDP居世界前列,其高等教育水平同样堪称世界一流。瑞士有12所公立大学。其中,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和洛桑联邦理工大学是全球最优秀的理工科教育和科研高校之一。瑞士的国际关系、公共管理、金融和酒店管理等专业院校也享有盛誉。走近瑞士高等教育体制分权自治,权责明晰瑞士联邦没有设立中央教育部,宪法确立了教育管理的分权原则,规定各  相似文献   

19.
大家知道,我们搞经济建设,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学。其实教育也是一样。政策支持与增加教育投入是发展教育的外在推动力,教育科研则是发展教育的内在推动力。如果说科学技术是整个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那么对教育而言,教育科研就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开发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是教育改革的时代需求,是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更是教育创新的动力源泉。相对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来说,现代信息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满足社会的需要,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教育就…  相似文献   

20.
利通区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是一个农业县级区,随着利通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社会稳。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而直接有效为农服务的是农村职业成人教育。长期以来,我们不断深化农村职业成人教育改革,充分挖掘和合理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