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和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随着人们对体育运动心理学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归因理论对体育运动中的心理过程与行为结果有较大的解释价值。个体的归因倾向直接影响着学习态度。而在体育运动情境中的归因晋遍存在着性别差异,相对而言,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把成功归功于稳定的、内部的因素,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把成功归因于运气或其他不稳定的及外部因素,而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的因素。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更应根据性别的差异选择适宜的教法及手段,不应只是简单地降低任务难度,不…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归因定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了解目前辽宁省乒乓球运动员的归因定向特征,探讨辽宁省乒乓球运动员归因定向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之间的关系以及辽宁省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归因的适宜范围;探索乒乓球运动员归因特点等,结果表明,辽宁省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归因趋向于内控,女子运动员成功内控与失败内控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15~18岁女子运动员失败归因趋向于内部,并超出适宜水平;不同年龄段的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成功内控和失败内控都有显著性差异;男子运动员比女子运动员更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稳定的、内部的因素;女子运动员比男子运动员更容易把成功归因于运气或其它不稳定的、外部的因素,而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随着运动员年龄的增长,运动员失败内控趋向内部并脱离适宜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 1 前言在不同的体操教学情境中,由于提供的信息不同,学生对引起学习获得成功或失败原因的判断和知觉也就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归因倾向。所谓归因。简言之,就是学生认为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以参加2003年全国蹦床冠军赛和五城会蹦床比赛的蹦床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蹦床运动员归因以及与运动成绩的关系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蹦床运动员的基本归因类型为:面对成功或对比赛结果满意时,倾向于外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归因;面对失败或对比赛结果表现不满意时,倾向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归因。蹦床运动员的归因倾向,在性别、年龄、运动等级上有显著性差异,而在文化程度、训练年限上无显著性差异。失败情境下的稳定性维度与运动成绩有显著性意义,优秀蹦床运动员与一般蹦床运动员的归因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实验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归因倾向对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稳定的、可控的、内部的归因倾向组取得的效果最显著;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归因倾向组取得的效果次之;按常规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较小;而稳定的、不可控的、内部的归因倾向组取得的效果不明显。体育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经常对学生施以不稳定的、可控的、内部的归因倾向指导,使学生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以期望加快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师生的心理归因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实验性的将归因训练引入到体院排球教学中,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归因水平,运用相关的归因理论,通过恰当、系统的归因训练来调整和优化学生的归因模式,使大学生的成败归因方式发生了积极性的变化:成功归因于内部稳定的因素能力、努力;失败归因于内部可控的因素努力、方法策略。最终,大学生体育学习中存在的学习动机不正确、学习习惯不良、恐惧、信心不足、焦虑、担心、困惑等学习心理障碍得到了缓解。归因训练后大学生体育学习自我效能、学业成绩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体育成就情景(成功与失败)对因果归因知觉进行跨文化研究。在连续的三个比较研究中,中德受试者之间始终存在差异。中国两组受试者(体院学生与高中生)在成功与失败两种条件下均倾向子把导致结果的原因觉察为更为内部、不稳定与可控制。这种在中国受试者身上表现出来的归因理论设计维度与主观维度的不一致,作者从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两方面因素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运动焦虑水平与成败归因倾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焦虑水平的变化在运动比赛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运动焦虑水平与成败归因倾向,直接涉及运动员情绪变化对归因的影响。结果表明,运动焦虑水平对归因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不同焦虑水平的运动员对于成功或失败的结果有着不同的归因倾向。这些不同的归因倾向有着与运动焦虑水平相关联的激励后效。  相似文献   

9.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给体育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和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于学习的结果往往会表现出多种归因性判断和推测。心理学界有言:“对一个行为结果所进行的自我归因或他人归因,对人的后续行为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正确归因,乃是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不断进步的重要条件。   一、归因理论的源出   海德首创归因理论。海德认为,人们都相信一个人的行为产生必有原因,其原因或者决定于客观环境,或者决定于主观条件。进而,其将多种多样的原因简化为能力、努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体育考试成绩满意度归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认为影响体育考试成绩满意度的首要因素是平时努力程度,体育考试成绩满意者倾向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归因,体育考试成绩不满意者倾向于内部、稳定、不可控的归因。2)大学生体育考试成绩满意度归因在性别和城乡上差异不大。3)学习方法、运气因素和师生关系是预测大学生体育考试成绩满意度的良好指标。因此大学生体育考试成绩满意者与不满意者存在归因倾向上的差异,其中学习方法、运气因素和师生关系是预测大学生体育考试成绩满意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提高学生体育学习自我效能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瑜  徐玖平 《体育学刊》2001,8(5):42-43
运用班杜拉的效能理论,结合学校体育教学特点,针对学生自我效能感提高问题,从学生体育学习的成败体验与心理状态等方面影响学生体育学习自我效能提高的原因,提出一些培养学生体育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选材是青少年运动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选材的成功与失败决定着日后训练的成功大小。结合多年运动实践,就赛艇运动员的形态、遗传、生理、心理和身体素质几方面的选择,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3.
在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影响运动技能学习的内部因素进行定性定量研究,并相应地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提高运动技能学习效率的对策.经研究得出结论:影响运动技能学习主要的内部因素按其影响作用大小排序依次为:原有的动作经验、身体素质、学习意志、学习动机、自信心、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合作学习——激发共同创造体育教学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实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合作学习体育教学模式进行论证、设计、探析,通过共同学习来提高社会技能。主要结论:合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与他人和谐相处,融于社会的关键,学生在合作练习中得到学习,更应在体育学习中得到教育,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相似文献   

15.
竞技体操的赛前模拟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殷红 《安徽体育科技》2002,23(1):56-57,86
体操赛前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运动员建立在比赛中不发生事故,正确、稳定的完成动作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建立对比赛的成功非常重要,也是赛前训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就体操比赛中导致失败的因素进行归纳、分析,并试图在训练上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集体效能信念的形成及其对团队努力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集体效能是人类主体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核心是团体操作能力,是团体成员交互的、协调的和动力的产物。笔者通过实验考察了集体效能信念的形成及该信念对运动团队努力程度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同等初始效能条件下,接受成功经验处理的组,集体效能显著提高。(2)在同等初始效能条件下,接受失败经验处理的组,集体效能显著下降。(3)同样接受失败经验处理,高集体效能组将保持他们的努力程度(运动时间和最大心率)。  相似文献   

17.
在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以南京市健身俱乐部的消费者为研究对象,运用R型因子分析方法,确立了影响健身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六大主因素,分别是宣传、价格、环境、服务、品牌和产品因素。从消费行为学和消费心理学角度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速滑运动员利用非运动技术条件提高运动成绩探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现代速度滑冰运动成绩的提高与现代多学科技术应用密切相关,探讨发现运动与非运动技术间的影响规律,直接或间接影响不同运动员的成绩,为教练员、运动员积极挖掘利用与创新提供许多新的思路,并成为提高运动成绩的途径之一。运用运动成绩提高的历史观和现代科技发展观揭示冰刀结构、冰刀研磨、运动服装、检测监控、场地环境等技术特性影响运动成绩的关联因素,认为非运动技术条件的物理特性创造了运动者之间客观的物理条件不平等性,对速滑运动员群体来说,非运动技术条件的利用是“人为创造差异条件”——创造运动者之间客观物理条件的不平等,从而影响不同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运动员对非运动技术条件的再挖掘、利用和创新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腿法技术合理、成功的运用是散打比赛的制胜法宝和主要得分手段。文章通过对近年来一系列高水平的散打比赛中腿法技术的运用情况进行观摩、研究,分析其运用成败的影响因素,旨在为我国散打运动项目的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男子排球比赛接发球进攻系统现实状态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男子排球国际、国内 4 9场、189局比赛的接发球进攻系统成功率进行分析比较 ,提出接发球进攻系统与比赛胜负关系密切的观点 ,建立接发球进攻系统评价方法 ,探索新规则下男子排球比赛的制胜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