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让学生走进真实的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亚业 《甘肃教育》2007,(11S):21-21
作文教学效率不高。其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讲得多、练得少,而且练不得法:二是重形式,轻内容,脱离生活,脱离学生思想实际。可以说作文教学改革的出路就在于如何突破这两个难点。在这方面交际法语言教学对我们有重要的启示,我们把它们分别称之为“真实的阅读”和“真实的写作”.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真实的写作。  相似文献   

2.
不少学生觉得作文教学对自己写作水平的提高没有多少帮助,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出自教学环节,即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过程缺乏具体指导:二是出在作文评阅环节,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阅意见不具体、没有针对性,学生无法将评语与自己作文的具体问题联系起来,不知道哪些地方好,为什么好,哪些地方有问题,什么原因,应该怎么改才会提高.我们也不妨把后者称之为"无效评阅".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多数学生不喜欢作文.要探讨作文教学的出路,有三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作文教学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二是作文教学必须与学生读书结合起来;三是作文教学要构建序列,变“无序”为“有序”.  相似文献   

4.
一、误认为“习作”“作文”就是“文学创作” “习作”和“作文”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我国传统教育的深远影响和长期对“作文”的定势思维,普遍默认“习作”和“作文”就是“文学创作”。其原因有:一是我国古代教育多是以文学经典和典籍为教材,写作也就是进行文学创作,如吟诗作对,帖经,墨义,诗赋等。导致我们多数人延续至今的潜意识中仍然认为写作就是文学创作;二是当前语文教材选文多数是文学作品,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的同时,也把写作和选文自觉不自觉地联系起来,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就以文学创作的标准来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作文的主要毛病是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原因何在呢?一是学生不会观察,不会想象,即形象思维能力十分薄弱;二是他们的生活知识和常用词汇十分贫乏。据此,笔者借鉴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生活模型”的作文教学形式,即将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反映周围生活的作文训练,其灵魂在于通过生活诱发学生的创作情感。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小学作文适应新的教学观念的需要正在进行一场由封闭式到开放式的变革,这就要求作文教学实行开放化。所谓开放式作文教学是指作文教学要同社会生活、自然环境等联系起来,着眼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参与度的提高、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作文题材、教学形式、方法等方面突破传统作文所受的时空限制。 一、不囿于课堂.让作文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这个比喻,形象地说出了生活在先,文章在后的真谛。从这样的…  相似文献   

7.
王文普 《考试周刊》2012,(36):45-45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然而长期以来存在的"作文难"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还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二是心中有话却写不出来。改变这种现状,  相似文献   

8.
个性是作文的灵魂,但是作文个性目标却长期被中学作文教学漠视,造成了职院新生作文缺乏个性。中学作文教学漠视作文个性教学的宏观原因主要有:“语文工具论”拒绝学生个性:“典型性原则”束缚学生作文个性:“应试教育”冷落学生作文个性等。  相似文献   

9.
农村中学生作文教学效率不高,症结何在?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指导不得法,脱离生活,脱离实际;二是训练不得法,生搬硬套,激发不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作文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农利中学生作文教学应向生活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学作文教学堪忧,主要表现在部分老师对作文教学重视不够,训练无序,重写轻导,重技法操练、轻兴趣培养,从而造成了学生缺乏写作热情,写作态度不端正,审题能力低下,文体意识不强、界限不清,语言表达能力差。造成作文教学如此尴尬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历来是一个重点与难点。小学生由于受知识水平不高、社会阅历不广、生活经验不多等方面的制约,于他们而言,作文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学生之所以觉得作文难,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没东西可写,二是不知怎样写。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笔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摸索出"问中导,导中想,想中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它不但耗时多而效率低,而且长期难以改观。其原因何在呢?按学生的话说,就是“无材料”、“不会写”。这两个原因归结起来,实际上前者主要是说学生本身缺乏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后者则主要是指教师还缺少应有的系统训练。  相似文献   

13.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发现这样的情形:一宣布上作文课,学生便唏嘘连声,叫苦不迭,一铺开稿纸,学生便茫然无措,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学生怕作文。学生为什么怕作文,原因很多,但我认为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是我们批改作文不认真,也不是我们讲评作文不透彻,关键是我们忽略了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讲课是讲课,作文是作文,两相脱节,学生写作无可依托,下笔当然难了。  相似文献   

14.
教师们都懂得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但对如何突破作文教学的难点又往往是一筹莫展。面对学生作文普遍质量不高的现状,大家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归纳出了多种原因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但统观起来,归因于学生的多,而对教师自身的反省少。下面笔者就写作教学谈一点个人的见解。一、  相似文献   

15.
雷青 《青海教育》2014,(7):39-39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总在思考:为何有的学生喜欢习作,经常是提笔即写,文笔流畅。相反更多的学生对习作的反应是提起来怕、写起来难呢?我想主要还是大家对习作的认识有偏颇,其根源有二。  相似文献   

16.
从笔者所在学校的语文教学看,作文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一些语文教师,尤其是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师,对怎样进行作文教学认识不足,导致作文教学基本上处于一种“放羊”式状态。而且为了达到提高学生语文考试成绩的目的,采用开“大处方”的办法,把大作文、小作文、日记、周记、背名文等统统抛给学生,却不对此加以任何指点,抑或是走马观花、笼统地说几句草草了事。这种做法,不仅没有成效,反而增加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并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畏难、厌烦情绪。  相似文献   

17.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是很多学生却害怕写作文。学生不喜欢写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学生生活阅历较浅,缺乏丰富的情感体验,写作素材积累不多,导致无话可说;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他们大多让学生背诵典型范文,并依照范文进行仿写,或者是列好提纲,让学生循着提纲写作,这样的作文教学使得学生写作空间窄、束缚多、真话少、兴趣低等,导致"学生怕写,教师  相似文献   

18.
夏家亮 《文教资料》2011,(29):67-68
长期以来,初中作文教学的效率不高,效果也差强人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教师还是有改变现状的可能。把作文的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单项训练侧重训练某一两种作文技能,是基础;综合训练侧重训练多种作文技能的综合运用,是提高,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制约作文教学发展的因素很多,在我看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文批改难。我们认为,作文评价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力,缺乏有效性的指导;二是学生自我评价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千篇一律的评价标准和落于俗套的评语使学生对作文批改索然无趣,  相似文献   

20.
刘涛 《学语文》2012,(1):72-73
学生在作文中说空话、说假话,甚至胡编滥造的现象仍十分普遍,更谈不上语言表达的精练与含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文不真”“语不新”。为此,我在作文教学作了些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