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其 《青年记者》2009,(17):88-88
这些年.我一直从网上看人民日报,人民日报一直在改变。8月3日下午,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舆论引导新格局中人民日报新追求”为主题与网友在线交流。这次网谈,应该有很多人关注。人民日报“第一大报”的地位使然。张社长仁厚长者,实话实说。我看了并保存了在线交流的文字实录,受益匪浅。最近,又翻出来看.觉得很有必要粘在这里。仔细看看,值得。哪怕您之前看过,再看看也值。以下是摘录的部分文字。  相似文献   

2.
小溪 《新闻爱好者》2005,(10):54-54
打开电视,面对湖南电视台2005“超级女声”决选一个又一个展开歌喉的青春靓丽少女,看流水一样的身影从镜头前飞过,我们的大脑同稍纵即逝的视觉一样迷糊:这到底是一场青春的盛宴,还是一次无聊而幼稚的作秀展览?“超级女声”在诞生之初,就面临着许多非议,甚至有人总结出“超级女声”“四宗罪”,拿孩子开涮、以“丑”为美、缺乏尊重、庸俗粗糙等。这些罪不罪的,虽然有些杞人忧天,但这种全民“愚”乐的现象倒真值得深思。(《新京报》、人民网http://ent.people.com.cn/GB/1083/3593706.html)  相似文献   

3.
陈尚忠 《军事记者》2006,(10):56-56
今年初,原人民日报总编辑、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送给人民日报记王慧敏一条幅.上书“求阙”二字,并附嘱言:“阙。空也,缺也。希望你在工作和生活中.能经常查找自己的不足。只有时时刻刻看到自己的‘缺’,才有不断进取的愿望和动力。”  相似文献   

4.
要牢牢抓住﹃牛鼻子﹄从人民日报·华东新闻看要闻版的改革林永年有一句富有哲理的老话:“牵牛要牵牛鼻子。”是的,牵住了牛鼻子,无异于牵住了牛的整个身子。办报亦是如此。若想办好报纸,也要牢牢抓住“牛鼻子”。这个“牛鼻子”不是别的,就是要闻版。人民日报·华东...  相似文献   

5.
新闻标题是新闻工作者对报道中最有价值的内容高度概括的精华语言.它对传播信息、表现主旨、吸引受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曾做过一次调查.在被阅读的新闻里,有94%的内容是读者先读标题后看新闻,甚至有些读者只读标题,难怪《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说:“抓精品首先要从标题抓起。”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它为读者打开了一扇窗.  相似文献   

6.
从马克思创办《莱茵报》的活动看“政治家办报”冯宋彻江泽民在视察《解放军报》社和《人民日报》社时,再次强调毛主席过去讲过的话: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考察马克思创办《莱茵报》的活动,对深入理解“政治家办报”是有很多有益的启示的。报纸要由政治家来办,而...  相似文献   

7.
2003年.美国RIT(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ttp://www rit.edu/)的名教授Frank Romano对美国印刷行业做了详细调查,调查报告中预测了数码印刷市场的兴起.2002年传统印刷占印刷业总产值的94%.到2010年将下降至62%,38%将被各种形式的数码印刷所占领。中国内地的市场发展虽然和美国不同.但从历史经验看.也不过只是“进度”的差异而已.重点是我们能否在美国市场今天的现象中.窥见我们数码印刷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从“大、空、陈”中跳出来─—评《节日追踪问菜价》高齐强题目大,内容空,模式旧的新闻报道举目可见,而《人民日报》2月10日发表的《节日追踪问菜价》一文则从“大、空、陈”中跳了出来,别具特色:1.以小见大。该文题目语不惊人,看似涉及一些生活小事,不如有关...  相似文献   

9.
东流 《新闻导刊》2006,(4):46-46
龚永泉同志的小通讯《擦鞋者说》.长不过800字,却令人过目不忘,《人民日报》在今年3月19日一版发表了.还加了“编后”,可见编辑部很看重。不少新闻同行看了,皆说不错、不错。我阅读后感想有三,作简评之。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1997,(12)
用“萃”还是用“粹”文/雷智勇先看报刊三例:1、华龄出版社声明:我社出版的《中国现代爱情小说精粹》一书,书名因故错为《中国现代性爱小说精粹》,现正采取措施更正。(《新闻出版报》1996.2.2第3版)2、《当代杂文选粹》第4辑即将问世。至此,这套由严...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信息     
人民日报召开首都大学生座谈会人民日报青年学习研究小组和《编采业务》编辑部于3月24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首都大学生面对新闻改革的思索”座谈会。座谈会上,同学们争相发言,就当前中国新闻界的现状和人民日报调正版面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有益的建议。同学们对改版后的人民日报一二版比较赞赏,认为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以前看人民日报的不多,现在有了很大的改观,有的还争着先睹为快。会上,同学们真诚地希望人民日报今后进一步贴近读者、贴近生活,变“教导性”为“服务性”,尤其希望人民日报在振奋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2.
代表作:《县委书记刹“三风”》(2001年6月7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反响:安徽省委领导约见和打电话给记者表示感谢。他们说,江总书记到安徽考察期间,强调要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人民日报的及时报道,反映了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政治敏锐性,也反映了编采人员工作的仔细和深入。人民日报阅评小组在评点该文时说,“这是一篇文风有改进的好报道”,好就好在它“开门见山,朴实无华,文字精练,叙述清楚。”  相似文献   

13.
推波助澜形成高潮阶段   在 80年代中期,受众调研出现了高潮。   (一)中央党报采用抽样法调查读者   1986年 7月 2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题为“我们的心愿——就人民日报改版三十周年致读者”的编辑部文章。文章指出:“人民日报进行改革,就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和发挥党中央机关报的性质和功能。”“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要,而且从内容到形式,都办出自己的特色来,使读者感到可读、可信、可亲,真正成为他们的益友和知音,这就是我们决心在探索和改革中加以解决的问题。”这篇文…  相似文献   

14.
兀立 《新闻三昧》2006,(3):17-17
新闻报道基本事实应交待清楚,否则读者看了会觉一头雾水。比如1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报头版报道“渝怀铁路正式通车”,并登了一幅喜气洋洋的彩照,但彩照旁的文字说明中,在写到这列火车从“重庆”开出,终点的“怀”是何处,却不作任何交待,以致读者对这条“渝怀铁路”缺乏一个完整的认识。后来看了当日的人民日报报道,才知此“怀”,即湖南的“怀化”。其实人民日报也是用的新华社发的照片与文字说明,关键是人民日报保留原来文字说明中的一句“这条铁路西起重庆,东到湖南怀化”,然后再述其他事实。这样交待,读者看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见编辑…  相似文献   

15.
郭建义 《记者摇篮》2004,(10):10-10
一报在手.读者头一眼肯定先看标题。让标题“跳”出来,去吸引读者的“眼球”,读者才会继续往下读,不然的话,文章写得再好也起不到该起的作用。题好文一半.要想出精品,就要从标题抓起。从平时通讯员的来稿看,在标题的制作方面应注意克服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闻报道基本事实应交待清楚,否则读者看了会觉一头雾水。比如1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报头版报道“渝怀铁路正式通车”,并登了一幅喜气洋洋的彩照,但彩照旁的文字说明中,在写到这列火车从“重庆”开出,终点的“怀”是何处,却不作任何交待,以致读者对这条“渝怀铁路”缺乏一个完整的认识。后来看了当日的人民日报报道,才知此“怀”,即湖南的“怀化”。其实人民日报也是用的新华社发的照片与文字说明,关键是人民日报保留原来文字说明中的一句“这条铁路西起重庆,东到湖南怀化”,然后再述其他事实。这样交待,读者看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见编辑…  相似文献   

17.
从一封信想到的人民日报记者部副主任卢小飞9月24日下午,我收到一封信,打开一看,是老党员平杰三同志写的。信中说:“送来的照片已经收到,您在党的十五大开幕及闭幕式上对我的关照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并祝您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成绩。”这是一封短信,但拿在手里...  相似文献   

18.
赞“随手抓拍”江畅6月14日,人民日报第四版右上角刊登了一幅照片:题目早《总书记关心新闻记者》,受到社内外的好评,被誉为“近期人民日报最好的一张真正的新闻照片”。这张照片是人民日报摄影部记者盂仁泉拍的。6月13日下午,总书记以国家主席的身份,在人民大...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1995,(Z1)
人决定着期刊的一切文/陈德宝报刊是特殊的商品。人──生产商品,也消费商品、需要商品.从“需要原则”来论证,埃斯库罗斯说得好:“需要的力量是无法抗拒的.”我们是否倾听到这“需要”的呼声?我们在生产“垃圾”,还是在制造“商品”?我们,作为“商品”的生产者...  相似文献   

20.
钱江 《新闻与写作》2006,3(7):24-26
“笔走龙蛇二十年,分明非梦又非烟。”是1959年邓拓离开人民日报时念的一首律诗。这里所指的“二十年”,当是在晋察冀日报与人民日报工作的两个十年。这两个十年,邓拓都身居要职:他分别任晋察冀日报社长兼总编辑、人民日报社长兼总编辑。[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