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品读,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文本语言的神韵,让语文课堂散发美味。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品读,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文本语言的神韵,让语文课堂散发“美味”。  相似文献   

3.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这一表述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为"语言文字的运用"。语用价值,是文本的核心价值。学语言,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怎样挖掘文本的语用价值,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呢?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在个性化阅读中增强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而品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个性化阅读与品读的有效结合就是个性品读,通过个性品读,可以使学生有效品味文本语言、触摸文本意境、体验文本情感,从而让阅读课堂更高效。一、在个性品读中品味文本语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很多课文都是一些文字优美的名家名篇,这些课文,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强调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也就是说,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围绕“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如何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一门实践性课程”这一核心来开展教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开展多种教学实践的基础学  相似文献   

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可以看出,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应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语用价值,是文本的核心价值。学语言,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而"得言"。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怎样挖掘文本的语用价值,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呢?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可以看出,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应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语用价值,是文本的核心价值.学语言,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而“得言”.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怎样挖掘文本的语用价值,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呢?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引领学生关注文本语言入手,逐渐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创造,从而把语言文字训练的目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这样表述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最为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是语文课堂训练活动的重点。但事实上,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文字运用这个层面,还应关注其它四大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并且强调“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学生应该以一种欣赏的心态去品读语言文字,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语文。笔者愿意用一种漫步的心态去指导学生学习、积累和使用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到底应该让学生学什么?《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要求:“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无疑,这触及到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即以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为根本任务,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突出母语文化传承的生命高度。“内化”是语言运用的前提,即只有当学生把文本“消极语言”内化为“积极语言”时,才能流淌于口头、笔端,为我所用。观照时下一些名师的语文课堂,无不注重文本语言的内化,采取多种手段和策略使学生与文本达到“与我为化,人文合一”的境地。一、读中悟:在文本语言的徜徉中实现由外到内的吸纳“读”是…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虽然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但是.也应引导他们品读苏教版教材中的散文、童话,品味文本中的修辞手法、人物语言等,让他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能逐步培养他们运用文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语文课就是“读读写写”,而品读则是学生感悟文本语言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陈晨 《小学教学研究》2023,(30):33-34+37
语文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低年级语文课堂是语言文字学习的启蒙阶段。文化对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文化育人是新时代语文课程的应然追求,是语文课程理念的指向,是语文课程内容的规定。教师要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中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透析文本,寻找文化的内核;辨析汉字,寻找文化的源头;创设情境,结合生活的体验这三条文化育人路径,让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过程同时成为育人的过程,实现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5.
2011年版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程性质将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直指"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而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认真研读文本,找准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引领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提高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王海燕 《考试周刊》2013,(78):37-38
2011版课标强调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了语文课程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核心目标。文章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聚焦"语言文字运用",提高语文教学实效:一是咬文嚼字,挖掘语言训练点;二是二次开发,捕捉语言表达点;三是关注篇章,寻求语言内容共生点。只有精研文本,关注"语用",才能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才能构建真正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如何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下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性,是小学语文教师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运用突出的问题,着重从在课堂中渗透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结果评价的研究等方面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在领悟文章情感中感受美,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感情。在教学中,要通过激情式导课,触发学生情感;要引导学生通过深情式品读,融入文本情感;还要通过情感式结课,延伸文本情感。  相似文献   

19.
<正>这几年,我在教学中尝试运用"长效积累——优效预习——高效阅读——实郊训练——有效延伸"的五步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它一语道明了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那么,如何将“语用”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如何凭借现有的文本资源,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者的意图,加强语言文字运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我们结合《巨人的花园》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我们的做法及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