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入与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及其学说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传入中国,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却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入"与"传播"具有显著区别。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正式创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入与传播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需要阶级基础、群众基础;中国人民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  相似文献   

2.
学风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质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根本需要.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不断适应与超越现实社会的一种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实践对象,因此,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与思想政治教育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理论内容,其中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以及关于人的主体性学说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何以可能"、"何以必须"和"何以实现"提供了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和合能动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含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作为过程,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是否结合或结合得好不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来说至关重要。对结合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解,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论"的由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论"有三个维度:中国实践、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结合论"关乎我们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来源、路径等根本问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论"的不同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化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5.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结晶,具有较强的文化导向功能、文化整合功能和主体塑造功能,从其根本属性上,具有文化导向功能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质上就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具有文化整合功能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质上就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文化形式;而具有主体塑造功能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质上就是一种注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人学理论。  相似文献   

6.
在有人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今天,一定程度上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存在的价值质疑。马克思主义为何能够在中国存在?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本质属性,中国本土思想文化的主要精神及其固有的"化"之功能等诸方面来考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存在不仅是由于政治原因,而且还有思想文化意识方面的原因;不是一种僵化的存在,而是一种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所"容"所"化"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世界观、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观、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内容和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是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重要基础。世界观、方法论及其运用和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马克思运用世界观、方法论对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使世界观、方法论集中体现在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的有机结合上,集中体现在唯物史观与共产主义理论相统一上。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与共产主义理论三者的相互贯通,使世界观、方法论走向完善和成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必须自始至终贯穿世界观、方法论。  相似文献   

8.
"人类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生成、创新发展和向前推进的根本之源。解读人类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生成的逻辑内核;结合人类实践中的具体情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根本基础;思考把握人类实践中的和谐状态是当今马克思主义理论向前推进的现实要求。论证"人类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渊源,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对我们更好地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当代中国美学与"西马"美学在理论指向上也有某种一致性。但是,不能因为有这种理论指向上的一致性,就混淆马克思主义美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本质区别,更不能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取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以"西马化"取代"中国化"。这种倾向是值得注意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发展存在阶段性,各个阶段的主题均是面对中国国情更好地进行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经历了萌芽阶段、形成阶段、成熟阶段和发展阶段。在萌芽阶段,中国革命者就认识到了将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重要性,并通过"理论"化和"实际"化的方式进行具体内容的思考和转化;革命胜利阶段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有了实践的依托,从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本形成;邓小平理论不断地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规律来规划中国社会发展,并在探索世界发展格局的前提下,做出了时代性的中国发展前景规划;"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相统一,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用学术话语揭示和阐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逻辑,构建体系完整、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话语体系,实现学术理论和知识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我国设立和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现实任务,也是凝聚民族共识、提振民族精神、繁荣民族文化的时代课题。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中国经验"、贯穿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中国模式"、反映当代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中国道路",是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话语体系的实践基础和致思取向。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是当代社会主义的主题与要旨。马克思主义法学在指导中国法学理论建设和法治实践的过程中,也烙上了中国特色的印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使之在东方国度结出了累累硕果,其理论成果构成了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依法治国,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在中国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3.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学说活的灵魂,这一思想的重要地位具体表现在:它是马克思所要表达的基本思想,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整性与统一性;它是马克思学说的根本价值取向,是马克思划分人类社会分期的基本标准之一,是马克思评判社会制度进步与否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学说是建立在自然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 ,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神鬼 ,要同有神论思想做坚决地斗争。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新中国五十年的历程总体上就是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不懈探索、创造的过程;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都与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最高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面貌有着深刻的联系;要透过现实社会主义的经历和命运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及其发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经过了近几十年的》文本核对" 和实践检验之后,我们要更加自觉、明确地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经验教训,探索、开拓其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儒家民本思想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本思想,中国古代历史上将民众视为治国安邦根本的政治学说,是一种关注、重视人民利益的政治学说。它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基础,也是其根本与核心。在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文化中,儒家民本思想一直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借鉴和学习儒家民本思想的精华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施拉姆的理论视域中,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并且前者在本质上占据主导地位.上述理论判断消解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质性规定,过高估计了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理论地位,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为以传统文化取代、改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从本质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理论构架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功能经历了从形式向内容的转变,并且上述功能的发挥必须将传统文化置于基本国情之中才能正确加以把握与理解.  相似文献   

18.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特质,作为马克思主义根本政治立场的新时代表达,始终贯穿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体系之中作为守恒的价值归置。文章从这一背景出发,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理论中的人民主体性思想,继而整合百年历程中党关于文化建设、文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总结,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归纳出“以人民为中心”文化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途上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从理论逻辑视角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国化的百年理论成就及其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从而深化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发展内在规律的把握,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理论研究任务。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国化百年行程中逻辑地依次发展出以革命性逻辑为主题的毛泽东国家观、以建设性逻辑为主题的邓小平国家观和以强国逻辑为主题的习近平国家观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一是注重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思维方式;二是注重时代特点和国情分析;三是注重将坚持"老祖宗的书"和"创造新的理论"相结合;四是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五是注重"走自己的道路"的主体性自觉等。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西文化"结婚论"者,梁启超以中国文化为根本,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吸纳与扬弃,中国文学"尚用""教化"的传统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其"文学工具"论建构的基础,而中国传统文化也为梁启超的文学启蒙思想提供了哲学背景和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