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赵丽君 《成才之路》2023,(16):45-48
早教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0岁~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质量。对眉山市55所早教机构和185名0岁~3岁婴幼儿家长进行调查,发现眉山市早教师资人才总体数量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早教机构和0岁~3岁婴幼儿家长对早教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理念和师德素养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高职院校申办早期教育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建议从国家层面制定《早期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规范高校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校企深度融合,构建早教教师职前职后贯通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2.
王颖蕙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7(8):111-113,125
0-3岁早教师资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幼儿园教师摇身变成早教机构教师,育婴师直接成为早教机构教师,早教机构缺乏统一的教师准入标准,在职教师缺乏专业成长的环境。主要原因是:职前培养滞后,制约早教发展;职后培训杂乱,效果难如人意;政府投入不足,工作举步维艰。早教师资培养建议为:提供0-3岁婴幼儿早教专项经费,制定0-3岁婴幼儿早教机构教师的职业资格准入标准,建立0-3岁婴幼儿早教机构教师职前培养体系,探索0-3岁婴幼儿早教机构教师职后培养渠道。  相似文献   

3.
师幼互动是0-3岁早期教育的核心,本研究基于CLASS评价工具对50个0-3岁私立早教机构早教课程视频进行内容分析,了解早教课程师幼互动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情感支持、班级组织、教育支持质量均未达到良好水平。样本显示早教课程中的师幼关系本质上是市场机制引导下的师幼关系,早教师资专业素养、质量监控等因素影响师幼互动水平。因此,建议制定和完善早期教育的政策法规,规范早教市场;建立早期教育共同体,解决早期教育供给侧矛盾;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正确选择科学合理的早教机构;明确教师准入机制和培训系统,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4.
随着脑科学的发展,从实证角度确立了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可能,早期教育迅速发展。然而,专业师资的匮乏成为制约我国早期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促进早期儿童发展的角度出发,厘清早期教师专业素养对提升早教师资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早期儿童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情感为先"、"适时顺应"、"教养相融"、"行动学习"、"教育同步"。基于早期儿童发展的内在要求,早教教专业素养可从"专业情感"、"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5.
《早期教育》2011,(7):17-18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核心家庭的日益普及,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重视。本文通过对早教机构的发展政策及现状进行剖析,拟阐明目前我国早期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动0岁-3岁婴儿早期教育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0—3岁是人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对一生发展极为重要。从心理发展角度进行审视,早期教育不等于智力开发,早期教育并非越早越好,早期教育也并非早教机构效果好。开展0—3岁家庭早期教育,应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关注孩子全面发展,遵循心理发展规律进行适度教育,并且应尊重孩子的发展特点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7.
示范性幼儿园0~3岁早教骨干师资的“培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0~3岁早教师资极缺的现时期,把示范性幼儿园骨干教师培植成为0~3岁早教骨干教师是最行之有效和最快捷的应对措施。优势互补的专业共同体研究与实践的环境是培植的肥沃土壤。根植0~3岁早期教育服务的先进理念,认清幼儿园骨干教师所需要加强和提升的早教专业素质是培植取得成功的关键。运行教师发展的内驱动力、外在保障和交互作用的联动系统能有效、快捷地促进0~3岁早教骨干教师自主成长。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自编《宁波市0-3岁早期教养指导教师专业能力与家长满意度问卷》,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方式对宁波市早教机构中193位家长进行调查。运用SPSS16.0进行描述统计分析,了解家长对0-3岁早期教养指导教师所提供有形及无形服务的满意程度。根据结果,从早教机构、教师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深度访谈法对我国南北四省市的30名03岁婴儿家长的早期教养观念和早教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所有家长均认为早期教养很重要,但对如何实施早期教养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家长认为早教机构有作用,但是对早教机构的作用认识不清,对早教机构和幼儿园之间的区别也认识不清。针对以上情况,从家长自身、早教机构几方面提出了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开办的早教基地、亲子园一般肩负着指导社区内0~3岁婴幼儿家庭科学育儿的功能,面对1岁前婴儿家庭,大多采取入户指导的方式。早教老师如何提升自身的入户指导能力呢?关键是要把握住影响1岁前婴儿成长的家庭要素,比如母婴互动。教师可以通过提升母亲互动质量,提高母亲的育儿水平,改善婴儿所处的家庭环境,从而间接促进婴儿的健康成长。从这个角度而言,早教老师有必要了解一些关于母婴互动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